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什麼是亞麻子

什麼是亞麻子

概況

異名:胡麻子(《博濟方》),壁蝨胡麻(《綱目》),亞麻仁(《國藥的藥理學》)。

什麼是亞麻子

基源:為亞麻科亞麻屬植物亞麻的種子

原植物:亞麻Linum usitatissimum L.

餘項參見“亞麻”條。

生藥

採集:8~10月間果實成熟時割取全草,捆成小把,曬乾,打取種子,除淨雜質,曬乾。藥材主產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錫林郭勒盟,昭烏達盟,黑龍江拜泉、明水、望奎,遼寧昌圖、康平、法庫,吉林扶余、海龍、梨樹

鑑別

性狀:種子扁平卵圓形,長4~7mm,寬2~3mm,厚約1.5~mm;表面紅棕色或略偏斜;種臍位於尖端的凹入處,種脊淺棕色,位於一側邊緣;種皮薄,胚乳棕色,薄膜狀,子葉兩片,一面平,一面突起,黃白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種子的尖端。浸在水中,表皮中的粘液膨脹而成一粘液套,包圍整個種子。無臭,嚼之有豆腥味。以飽滿、光亮、色紅棕者為佳。

顯微 種子橫切面:表皮細胞較大,類長方形,壁含粘液質,遇水膨脹顯層紋,外面復有角質層。下皮為1~5裂薄壁細胞,纖維層為1列排列緊密的纖維,略徑向延長,直徑3~5μm,壁厚,木化,胞腔較窄,頹廢層細胞不明顯。色素層為扁平薄壁細胞,內含棕紅色物質。胚乳及子葉細胞多角形,內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徑7~14μm,含擬晶體及擬球體1~2個。(圖見《中藥志》.第3冊.第2版.圖211) 粉末: ①內種皮色素層細胞 連接成片,有的與種皮其它層次組織重疊。表面觀色素細胞呈類長方形、長方形或多角形,直徑13~36μm,壁薄,有的稍厚,並隱約可見細胞孔溝,細胞中均充滿紅棕色或黃棕色色素,並形成色素塊。 ②內種皮厚壁細胞 成羣,有的與下層組織垂直交錯或與上層組織重疊。單個細胞細長,呈纖維狀,直徑7~15μm。壁厚,多可見細密的孔溝。 ③外種皮下皮細胞 淡黃色,呈類圓形,直徑25~35μm,壁薄或稍增厚。 ④種皮角質碎塊 不規則塊狀,表面可見大的裂紋。 ⑤子葉薄壁細胞 多角形,細小,壁扉薄。粉末中細胞多因磨碎而不明顯,聚集成絮裝團狀,其中散在有黃棕色色素塊和細小油滴,並可見糊粉粒。(圖見《中藥粉末顯微鑑別手冊》.第2卷.47頁B)

理化:取樣品粉末0.1g,加乙醚2ml,冷浸20分鐘,濾過,濾液揮去乙醚,加氯仿0.5ml溶解,點於硅膠G-0.5%CMC板上,以正己烷-乙醚-冰醋酸(7 30.1)為展開劑,展距10cm,用碘蒸氣顯色。(圖見《中藥材薄層色譜鑑別》.圖290)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貯藏:置乾燥處,防蛀,防鼠。

化學性質

含脂肪油30%~48%,蛋白質18%~33%,粘質5%~12%,糖12%~26%,有機酸,少量亞麻苦甙(Linamarin)。常温中壓榨的油中含亞麻酸21%~45%。亞油酸25%~59%,油酸15%~20%及棕櫚酸,硬脂酸等甘油酯,阿魏二十烷基酯(Eicosyl ferulate)[1]。並含牻牛兒基牻牛兒醇(Geranylgeramnol)、膽固醇、油菜甾醇、豆甾醇、谷甾醇、△5-燕麥甾醇、環阿烯醇(Cycloartenol)、24-亞甲基環阿烷及二十烷的阿魏酸酯等[2]。

參考文獻

[1]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852。
[2] 長白山植物藥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670。

標籤: 亞麻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2w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