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風雅頌賦比興分別指什麼

風雅頌賦比興分別指什麼

風雅頌賦比興分別指什麼

風雅頌”是詩的分類。指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三個組成部分,是根據地域和音樂的不同對《詩經》的分類。賦比興”是詩的表現手法。

風雅頌”分別指:

1、《風》

又稱《國風》 ,一共有15組,風”本是樂曲的統稱。15組國風並不是15個國家的樂曲,而是十幾個地區的樂曲。國風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衞、王、鄭、檜、齊、魏、唐、秦、豳、陳、曹的樂歌,共160篇。國風是當時當地流行的歌曲,帶有地方色彩。從內容上説,大多數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間歌手,但是也有個別貴族。

2、《雅》

對於《雅》的認識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指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音樂,雅”有正”的意思,把這種音樂看作正聲”,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樂的區別。也有人説雅”與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統治地區的稱呼。還有觀點認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樂。《雅》共105篇,分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雅》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內容幾乎都是關於政治方面的,有讚頌好人好政的,有諷刺弊政的。只有幾首表達個人感情的詩。但是沒有情詩。

3、《頌》

貴族在家廟中祭祀鬼神、讚美治者功德的樂曲,在演奏時要配以舞蹈。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共40篇。其中《周頌》31篇,認為可能是西周時的作品、多作於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魯頌》4篇,認為可能是魯僖公時的作品;《商頌》則認為是春秋以前宋國的作品。

賦比興”分別指:

1、賦

平鋪直敍,鋪陳、排比。相當於如今的排比修辭方法。如《七月》敍述農夫在一年十二個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賦。原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譯文: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一月北風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

2、比

類比。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點更鮮明。(這裏有兩種説法,分別是類比和比喻。而在比興”中,比”為比喻”之意。)以《碩人》為例: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譯文: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3、興

以其他事物為發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與詩歌內容有一定聯繫。比興手法可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韻味和形象的感染力。以《孔雀東南飛》為例: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譯文:孔雀舉翅東南飛,只飛五里就徘徊。我年十三能織絹,我年十四學裁衣。我年十五彈箜篌,我年十六誦詩書。

標籤: 風雅頌 比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z1kj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