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哪條河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哪條河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哪條河的答案是:黃河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哪條河

這是一句廣泛流傳的諺語,用來形容世事盛衰興替,感歎世事變化無常。黃河河牀較高,泥沙淤積嚴重,古代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經常氾濫,所以黃河經常改道,改道後,一個以前在河西岸的村子,變到東岸去了。 所以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氣勢,我是親眼看見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勝似一年”。

1、河東、河西因為水患隨時可以變化

首先明確的是這裏的河東、河西所説是黃河。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又因善徙善決被列為大患,宋太祖趙匡胤當上皇帝不久,就召來大臣端拱討論黃河水患,稱“自古匈奴、黃河,互為中國之患。”竟然把匈奴和黃河並列,可見黃河水患的嚴重。

黃河曾有“三十年一氾濫,百年一改道”説法。崇禎二年春,黃河在山東曹縣十四鋪口決堤,四月睢寧決堤,七月睢寧城被淹。河令率全城遷居避難,在邳州主動挖開堤壩泄水,使黃河流入故道,堵塞曹家口匙頭灣,使水向北流,最終解了睢寧的水患。

這次黃河改道,讓曹家口兩岸數萬户村民搬離家園,等黃河退去才再迴歸故土。但黃河的河身搖擺不定,從哪裏決口就從哪裏奪道入海,這就造成河東、河西兩岸隨河而變的現象。今年你的家在河東,也許明年大水一來,你的家就跑河西去了。

2、“河東河西説”是民間對辯證法的樸素認知

因黃河水患造成的河東、河西隨時變化的自然現象,經過民眾口口相傳,演變成一句俗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其實,這裏面藴含了樸素辯證法,是説一切事情和事物都在不斷運動、變化和發展中,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特殊的運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wlmz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