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文書是什麼意思

文書是什麼意思

文書是什麼意思

文書:現在大多指公文、書信、契約等,或從事公文工作的崗位,文書的外文名是document。

具體釋義:

1、文字圖籍。

2、書籍,文章

3、公文,案牘。

4、字據,契約。

5、書札。

6、從事書信、公文工作的人。

7、文章和書法的合稱。

8、彈詞的別稱。參閲清代範祖述《杭俗遺風》。

中國上古到清代末年各歷史時期使用的文書。其發展過程大體可分三個階段,戰國以前屬於前期,秦代到南北朝為中期,隋、唐到清代為後期。

前期的文書比較簡單,中期的各種文書逐漸形成專用的文種名稱,各文種也開始有了特定的程式。後期通用文種的載體都已使用紙張,文書處理程序更加嚴密,各文種的程式也日臻成熟。

文種:

秦代以前沒有專門的文種名稱,統稱為書,通常用文書載體的名稱來區別它們的重要程度。春秋戰國時期文書開始有了按使用目的加上的籠統稱謂:刑法典稱刑書;結盟文書稱為盟書或載書;君王發佈命令的文書稱為命書;上級官員告誡屬下的文書稱為語書,等等。

秦代開始制定按不同文件責任者的身分等級和行文目的使用文書的專名,使文書區分為許多不同的種類,稱為文種。秦、漢以後形成的許多文種,可以概括為三大類:一是皇帝使用的各文種,稱為詔令文書;二是臣僚上書皇帝使用的各文種,稱為奏疏;三是各官府相互行文使用的各文種,稱為官府往來文書。

從唐代開始,國家對文種的名稱有了明確的規定,以後宋、元、明、清各代也都有新的規定。清代規定的詔令文書文種名稱有詔、誥、敕,是沿用明代文種;經常使用處理政務、告誡臣僚的文書稱為諭旨,是新增的文種;制書在明代是文種名稱,清代則只作為發佈詔令的一種文體。

清代奏疏沿襲明制,使用奏本和題本,康熙年間又新增一種稱為奏摺,而奏本則在乾隆年間停止使用。明代官府往來文書下行文有札付、帖、照會、故牒等文種,上行文有諮呈、呈狀、申狀、牒呈、牒上等文種,平行文有諮、關、牒等文種。清代基本上沿襲明制,並且把明代下行文經常使用的牌文定為法定文種,中葉以後又增添程式比較簡便的札文作為下行文種之一,把明代上行文使用的呈狀簡稱為呈,把申狀分為評文和驗文二種。

標籤: 文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pn1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