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李鴻章諡號

李鴻章諡號

李鴻章於1901年11月7日逝世,諡號是文忠。李鴻章,本名章銅,字漸甫,中國清朝晚期軍事將領、政治家、外交家,被世人稱為“李中堂”,他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同時西方有視之為“當世三傑”者。李鴻章的主要成就有:操練淮軍、太平天國運動及捻軍起義、積極倡建近代海軍、建立北洋水師。

李鴻章諡號

資料擴展

李鴻章的作品,主要收錄於桐城吳汝綸主持編纂的《李文忠公全書》。吳汝綸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抱着“止謗”(詆譭時人對李鴻章的唾罵)的目的編輯此書,其時間跨度自同治元年(1862年)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全書一百六十五卷,六百餘萬字,是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有同治金陵書局刻本。

《李文忠公全書》所收並非李鴻章的全部作品,尚有大量未刊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已續有刊印。如年子敏編《李鴻章致潘鼎新書札》,江世榮編《李鴻章信稿補遺》(收入《捻軍史料叢刊》第3集)等。2007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戴逸、顧廷龍主編《李鴻章全集》,收錄李鴻章的奏摺、電報、公函、私人信件、詩文等,其中近三分之二為首次發表,內容較此前各書更為豐富。



李鴻章和張之洞死後各封了什麼諡號

李鴻章諡號文忠,張之洞諡號文襄。

1、李鴻章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北洋水師,官至東宮三師、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爵位一等肅毅伯。

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太平天國運動、鎮壓捻軍起義、洋務運動、甲午戰爭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辛丑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為“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視為“再造玄黃之人”。

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死後追贈太傅,晉封一等肅毅侯,諡號文忠。

2、張之洞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範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

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擴展資料:

清朝大臣的諡號從大到小如下:

諡號定為二字,且有嚴格規範,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諡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在次為文成,然後是文忠。以上四個為最高的諡號。

在往下是: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張之洞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李鴻章

文忠是誰的諡號呢?

文忠是誰李鴻章的諡號呢。

1901年,李鴻章病逝於北京賢良寺,享年79歲。李鴻章病逝後,朝廷追贈太傅,諡號“文忠”,併入祀賢良祠。由於昭忠祠的主殿在1900年被八國聯軍炮火轟毀,因此李鴻章沒有享受到入祀昭忠祠的待遇。

介紹

清朝時期,能夠得到“文忠”諡號的大臣並不多。我們比較熟悉的人物,除了前面提到的李鴻章外,還有索尼、傅恆、林則徐、文祥、周天爵、駱秉章、胡林翼、沈兆霖、榮祿、樑鼎芬等人,獲得過“文忠”的諡號。

在“文忠”之後的諡號,還有“文獻”“文端”“文定”“文簡”“文懿”“文肅”“文毅”“文憲”“文莊”“文敬”“文裕”“文節”“文義”“文靖”“文穆”“文昭”“文恪”“文恭”“文襄”“文清”“文修”等幾十個諡號。在這裏,左宗棠的“文襄”諡號已經排到了第二十三位,在級別上遠遠不及李鴻章所獲得的“文忠”諡號。

李鴻章諡號是什麼,曾國藩諡號什麼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

曾國藩(晚清名臣)諡號:

文正

標籤: 諡號 李鴻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p6m1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