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退避三舍什麼意思

退避三舍什麼意思

退避三舍什麼意思

退避三舍”的三舍”是九十里的意思。

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衝突。

該成語出自於:左丘明·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意思是:晉國和楚國交戰,在中原相遇,主動退讓九十里。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聽信讒言,殺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十幾年。經過千辛萬苦,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認為重耳日後必有大作為,就以國君之禮相迎,待他如上賓。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敍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

重耳略加思索説: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説: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説,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主持朝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里,駐紮在城濮。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成語寓意:

兩軍交戰時,一方退讓,情況大致有二:一是另一方實力較強,暫時避其鋒芒,二是麻痺另一方,使其放鬆警惕,起到驕敵的作用。隨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戰勝之。成語中晉文公的退避三舍,便屬於後者。此外,晉文公此舉還有回報當年楚王知遇之恩的意思。退避三舍,即你來,我先退,給你警告。再來,再退,再給警告。但事不過三。成語告訴人們,退並不一定代表軟弱可欺,相反應該謹慎,以防有詐。而在遇到棘手的事情時,懂得繞個彎,退一步,還是會有更寬廣的路。

成語辨析:

退避三舍”與委曲求全”意義相近,都有退讓的意思。區別在於退避三舍”側重於避開衝突,不與人爭高低,委曲求全”則是側重於為了大局忍讓求全,成全別人委屈自己。

近義詞:

1、委曲求全

解釋:委曲:曲意遷就。勉強遷就,以求保全。也指為了顧全大局而讓步。

出自:班固·東漢《漢書·嚴彭祖傳》:何可委曲從俗,苟求富貴乎!”

譯文:為了顧全大局而讓步,追求富貴。

2、望而生畏

解釋: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出自:孔子·春秋《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譯文:君子穿戴整齊,收人仰視,要是讓人們看見了都害怕,這不也是威嚴而不兇猛嗎?

3、望而卻步

解釋:卻步:不敢前進,向後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討厭,使人一看就往後退縮。

出自:秦牧·現代《象和蟻的童話》:凡這一切,都很可能使某一部分有條件從事這種工作的人望而卻步。”

4、低聲下氣

讀音:dī shēng xià qì

釋義:形容説話時態度卑微恭順的樣子。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三更瘦小低聲下氣,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諱。”

譯文:更加表現瘦小,態度卑微恭順,關照他的生活起居,迎合他所喜歡的,避免他所忌諱的。

造句:他先前怕孩子們比孩子們見老子還怕,總是低聲下氣的。近來可也兩樣了,能説能鬧,我們的大良們也很喜歡和他玩。

造句:

1、面對他們的無理取鬧,我只能退避三舍。

2、球場上實力説話,一切與籃球無關的都給我退避三舍。

3、見有警察來,他立即退避三舍。

4、這種惡霸出現,任誰都要退避三舍。

5、她太潑辣,許多人見了她都要退避三舍。

6、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退避三舍,養精蓄鋭。

7、今天對方來勢洶洶,且讓我先退避三舍,思謀良策。

8、像臭豆腐之類的食品,很多亞洲人很愛,但味道讓西方人聞了就退避三舍。

9、不用走進去看,僅聽到它的嘶吼就足夠令人退避三舍。

10、他是大老粗,我退避三舍,不跟他爭。

標籤: 退避三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nrd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