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乾隆傳位給第幾個兒子

乾隆傳位給第幾個兒子

乾隆傳位給嘉慶,他是乾隆第十五子。1796年2月9日乾隆,傳位於愛新覺羅·顒琰,正式退位。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於1820年9月2日逝世,終年61歲,葬於清西陵之昌陵。

乾隆傳位給第幾個兒子

資料擴展

顒琰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祕立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七年級,清高宗禪位於顒琰,但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

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



乾隆第幾個兒子登基為皇帝

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做了皇帝。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七年級日,乾隆帝舉行禪位大典,顒琰即帝位。乾隆帝親臨太和殿授傳國玉璽。顒琰尊乾隆帝為太上皇。

其後,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頒詔天下,賜宴宗籓。立嫡福晉喜塔臘氏為皇后。並在寧壽宮舉行千叟宴,太上皇乾隆帝親自前往。

正月,辦理苗疆事務的大學士福康安等上奏攻克朗坡,進攻平隴。同時,湖北枝江、宜都地區的白蓮教匪暴動。二月,湖北當陽地區的白蓮教匪也起來暴動,並殺害了當地的官員。西安將軍恆瑞率二千兵馬前去剿滅。

嘉慶二年(1797年)正月,貴州苗夷王囊仙作亂,顒琰命總督勒保率兵圍剿。觀成奏報四川教匪徐添德侵擾達州、東鄉地區,顒琰命總兵朱射鬥等人前去剿滅。二月,皇后喜塔臘氏崩,奉太上皇乾隆帝的誥命,宮中穿素服七天,不摘纓。景安剿擒教匪有功,被晉為三等伯。

冊諡皇后喜塔臘氏為孝淑皇后。惠齡擒拿匪首劉起等人,押解到京師斬首。九月,勒保攻克仲苗賊巢,擒拿賊首王囊仙等人,押解到京師斬首。封勒保為三等侯爵。

嘉慶三年(1798年)八月,因為獲白蓮教匪王三槐有功,晉勒保以及和珅為公爵,福長安為侯爵。

張誠基上奏江西西寧州有教匪作亂,並派兵剿滅。

親政前期嘉慶帝在其書房內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帝崩,顒琰開始親政。

二月,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坤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

擴展資料:

執政生平:

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

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國內階級矛盾尖鋭,農民起義如火如荼。嘉慶帝即位後,傾盡全力,大舉圍剿鎮壓川、楚、陝農民大起義。更易統兵大員,嚴懲鎮壓不力的將吏。

嚴密軍事部署,實行剿撫兼施的兩手政策,分化瓦解起義軍。實行寨堡團練的堅壁清野政策,割斷了起義軍與人民的聯繫。嘉慶十年(1805年),川、楚、陝農民起義被鎮壓,清統治力量也受到嚴重削弱。嘉慶十五年(1810年),鎮壓了爆發於東南海疆的蔡牽起義軍。

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天理教起義,部分天理教徒,在太監接應下衝進皇宮,“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顒琰下詔罪已,同時嚴令對衝進皇宮的起義軍血腥屠戮,無一倖免,並捕殺在城外的頭目林清等。天理教起義被鎮壓。

在對外交涉中,嘉慶帝力主嚴禁鴉片,對英國侵略者在沿海的騷擾活動保持了高度警惕性,對英國提出的幫助清朝鎮壓起義軍,幫助澳門葡人抵禦法國的居心叵測的要求,明智地嚴辭拒絕。

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建立外交關係、開闢通商口岸、割讓浙江沿海島嶼的要求。而閉關鎖國的傳統觀念,也使其對外來事物採取盲目排斥態度。

嘉慶帝在內亂頻仍、外患漸逼中,傾力企圖維護清王朝的穩定鞏固,然而不可逆轉的歷史發展趨勢,使清王朝的敗落於嘉慶末年已完全表面化,並從此日漸走向衰亡。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終年61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愛新覺羅·顒琰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嘉慶

乾隆哪個兒子繼承了皇位

愛新覺羅·顒琰。

乾隆的兒子愛新覺羅·顒琰繼承了皇位。乾隆六十年(1795年),永琰被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第二年正月七年級,乾隆禪位於永琰,後者就是清朝歷史上的“嘉慶帝”。

乾隆皇帝有名號的四十一位后妃為他生了十七個兒子,十個女兒。嘉慶是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為什麼乾隆會讓他繼承皇位,其實原因並不複雜。之所以選擇十五子,是因為可供選擇的兒子實在是不富餘了。

嘉慶介紹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號“嘉慶”。

顒琰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祕立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七年級,乾隆帝禪位於顒琰,但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

乾隆哪個兒子繼位

乾隆的第十五子清仁宗嘉慶皇帝名顒琰,愛新覺羅氏。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年)十月六日生於圓明園天地一家春。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母貴妃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被正式立為皇太子。翌年正月七年級日,受乾隆帝內禪,即帝位,年號嘉慶。

拓展資料:

即位之初,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皇帝控制,顒琰暫時居住在毓慶宮。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死後,開始親政。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坤親信死黨。

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

參考資料:故宮博物院-宮廷世系-嘉慶皇帝

乾隆有幾個兒子?誰繼承了皇位?

乾隆作為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期間最長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時一共有十七個皇子,皇位最後傳位於第十五皇子愛新覺羅·顒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歷史上關於乾隆皇帝的文獻記載有很多,雖説沒有祖父康熙皇帝那麼厲害,但同樣是清朝少有的賢明君主。在他才登基為帝的時候,就採用了"改土歸流"的方法,限制了湘、黔等偏遠地區的土司勢力,嚴重改善了當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軍事上非常重視邊境地區的安全,當衞拉特蒙古準噶爾部內訌、衞拉特蒙古輝特部首領阿睦爾撒納發生叛亂的時候,直接率軍平定了這些叛亂,穩定了國家領土安全。

在位期間非常重視農業發展,鼓勵農民開荒擴大種植面積。特別是當土豆等一些類高產量的經濟作物流入中國以後,因受糧食產量限制的人後開始得到大幅度提升,出現人口暴漲的局面。除此之外,其實關於乾隆皇帝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關於他的風流趣事。

乾隆特別喜歡微服私訪,因此每到一個地方的時候總會留下一些跟他有關的趣事。更厲害的是他特別喜歡吟詩作對,一生寫下了四萬二千餘首,跟《全唐詩》當中的數量差不多。相當於他一個人生下的詩詞跟唐朝所有詩人留下來的一樣多,這是一件讓很多人都不可思議的事情。

最厲害的是,雖説他寫下了四萬二千餘首詩詞,但是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稀疏平常的,根本難登大雅之堂。如果不是因為他是皇帝的話,估計都沒人記得。在這四萬二千餘首詩詞當中,也只有一首《詠雪》算是經典之作。據説這首詩詞還是在其他人的提醒下才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來他的詩詞水平並不高,所以沒有什麼人承認他詩人身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kgjpg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