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乾隆下一個皇帝是誰

乾隆下一個皇帝是誰

愛新覺羅·顒琰。顒琰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祕立為皇儲。

乾隆下一個皇帝是誰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七年級,清高宗禪位於顒琰,但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誅殺權臣和珅,罷黜、囚禁和珅親信死黨。

詔求直言,廣開言路,祛邪扶正,褒獎起復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詔罷貢獻,黜奢崇儉。要求地方官員對民隱民情“纖悉無隱”,據實陳報,力戒欺隱、粉飾、怠惰之風。

但其對內政的有限整頓,未能從根本上扭轉清朝政局的頹敗。終嘉慶一朝,貪污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倒更加嚴重。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

這時期發生了白蓮教起義、天理教起義,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了中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61歲。

廟號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在政治上,面對乾隆末年的種種弊端,顒琰也努力扭轉。乾隆末年權臣當道,言路堵塞。顒琰首先“詔求直言,廣開言路”,鼓勵大家向皇帝提意見。

還褒獎起復了部分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乾隆後期吏治敗壞,貪污腐敗嚴重。嘉慶五年(1801年)十月,他在上諭中指出:“整飭吏治,以清廉為本”,“貪墨之風,首當嚴懲”。對此,顒琰一方面繼續重用乾隆後期重用的王傑、朱珪、董誥等清廉的老臣,他還聽從老師朱珪“身先節儉,崇獎清廉”的建議,限制地方向他呈送寶物,“詔罷貢獻,黜奢崇儉”,平時生活也比較節儉,五十大壽禁止民間演戲慶賀,六十大壽又禁止給他送金珠玉器。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駕崩,和珅失去靠山,初四日,顒琰發出上諭:解除和珅死黨福長安的軍機處大臣職務,命和珅與福長安晝夜守靈,不得擅離,切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繫。並削奪了和珅的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步軍統領、九門提督的軍政大權。初九日,革除和珅、福長安的職務,下刑部大獄。查抄和珅家產,並會同審訊。

十一日,宣佈和珅二十大罪狀,考慮到他曾任領班軍機大臣,為了朝廷體面,賜他自裁。顒琰懲治和珅案沒有株連,也沒有擴大化,這是嘉慶的聰明之處;但他只把和珅當作個案處理,而沒有把“和珅現象”當作制度性的弊端去解決,進行制度性的改革,這是顒琰的平庸之處。

乾隆的下一個皇帝是誰

乾隆的下一任皇帝是嘉慶帝,名叫愛新覺羅·顒琰。嘉慶帝顒琰,清高宗弘曆的第十五子。

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

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嘉慶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

這時期發生了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等問題也日益凸顯,鴉片亦流入中國。清朝出現了中衰。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廟號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

擴展資料清昌陵是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和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的陵寢,位於清西陵的泰陵之西。它的神道在泰陵聖德神功碑亭南與之相接,是唯一與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沿途三孔平橋一座,西行300米北折,建有清朝最後一座聖德神功碑亭。

往北部分與泰陵皆同。唯隆恩殿地面獨具特色。清代皇陵都是皇帝本人或嗣皇帝為先皇建造的,只有昌陵是嘉慶皇帝的父親 乾隆皇帝為他督造的,是 父親給 兒子造陵。

清昌陵的建築形式與佈局,跟泰陵基本一致,其豪華富麗亦不亞於泰陵。隆恩殿大柱包金飾 雲龍,金碧輝煌,地面用貴重的花斑石墁地,黃色的方石板上,帶有紫色花紋,光滑耀眼,好像滿堂 寶石,別具特色。

乾隆的下一位皇帝是誰生的?

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號嘉慶,在位二十五年。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漢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擴展資料:嘉慶生母介紹:孝儀純皇后(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漢族血統的皇后,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

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祕密立儲;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

乾隆之後的一位皇帝是誰

乾隆之後的下一位皇帝是(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嘉慶。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在位二十五年(1796-1820年在位),年號“嘉慶”。

顒琰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祕立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為和碩嘉親王。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七年級,清高宗禪位於顒琰,但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61歲。廟號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清西陵之昌陵。擴展資料嘉慶地軼事典故:改名揭祕嘉慶的名字本來叫永琰,後改“永”作“顒”。

清朝規定,只是在《實錄》、《玉牒》等特定文獻出現的御名上貼黃(就是將名字用黃籤蓋上)。清帝名字避諱,從康熙帝開始。大致的情況是:康熙名字玄燁的“玄”字,避諱時缺末筆;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諱時缺末筆,同時,命他的兄弟將“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曆(當時寫作“弘歴”)的“弘”字,避諱時缺末筆。

到嘉慶永琰時,乾隆考慮君主名諱,“永”字為常用字,避諱不便,命將永琰的“永”字,改為不常見的“顒”字。永琰繼位之後,就改稱為“顒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將排輩分的字,改為特別的字,是從嘉慶開始的。

乾隆皇帝下一個皇帝是誰?

乾隆皇帝下一個皇帝是嘉慶皇帝。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在位二十五年,年號“嘉慶”。

顒琰出生於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乾隆三十八年冬至,被乾隆帝祕立為皇儲。乾隆五十四年,封為和碩嘉親王。嘉慶元年正月七年級,清高宗禪位於顒琰,但在位前四年並無實權,乾隆帝死後才獨掌大權。

面對乾隆末年危機四伏的政局,嘉慶帝打出“鹹與維新”的旗號,整飭內政,整肅綱紀。為政舉措:在政治上,面對乾隆末年的種種弊端,顒琰努力扭轉。乾隆末年權臣當道,言路堵塞。

顒琰首先“詔求直言,廣開言路”,鼓勵大家向皇帝提意見。還褒獎起復了部分乾隆朝以言獲罪的官員。乾隆後期吏治敗壞,貪污腐敗嚴重。

嘉慶五年十月,他在上諭中指出:“整飭吏治,以清廉為本”,“貪墨之風,首當嚴懲”。對此,顒琰一方面繼續重用乾隆後期重用的王傑、朱珪、董誥等清廉的老臣,他還聽從老師朱珪“身先節儉,崇獎清廉”的建議,限制地方向他呈送寶物,“詔罷貢獻,黜奢崇儉”,平時生活也比較節儉,五十大壽禁止民間演戲慶賀,六十大壽又禁止給他送金珠玉器。

乾隆皇帝下一任皇帝是誰?

嘉慶皇帝,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擴展資料清仁宗顒琰,清高宗弘曆第十五子。

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令貴妃魏佳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密建為皇儲。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為嘉親王。六十年(1795年),被正式宣佈立為皇太子。

第二年正月,受乾隆帝禪位繼帝位。在位二十五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

終年61歲。廟號清仁宗,諡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葬於河北易縣清西陵之清昌陵。

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清宣宗。第三子惇恪親王綿愷。

第四子瑞懷親王綿忻。第五子惠端親王綿愉。道光帝即位,於“孝恭”前加上“光裕”二字。

標籤: 乾隆 皇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o095k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