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三軍過後盡開顏是指哪三軍

三軍過後盡開顏是指哪三軍

“三軍過後盡開顏”中的“三軍”是指紅軍一方面軍、紅軍二方面軍、紅軍四方面軍。這句話出自《七律·長征》,《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結束前不久的途中。作為紅軍的領導人,作者經受了無數次艱險,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喜悦地寫下了這首詩。

三軍過後盡開顏是指哪三軍

原文: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白話譯文: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裏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着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着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裏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三軍過後盡開顏”的“三軍”指什麼

三軍: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

七律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⑽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白話譯文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裏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着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着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裏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七律·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選自《毛澤東詩詞集》,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悦的戰鬥豪情。

創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為粉碎國民政府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實力,也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這首七律是作於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勝利結束前不久的途中。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三軍過後盡開顏"的"三軍"指的究竟是什麼?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這句寫在《七律長征》裏的句子,則是在慶賀長征勝利。而“三軍”則指的是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並不是我們現在説的水、陸、空三軍。

在1934年10月,中共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脱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而開始了長達三年的長征,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雖然我們在長征期間犧牲了許多人,但是我們還是取得了勝利。

我們在長征期間共經過了14個省,翻越大山,跨過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裏,終於在1936年10月成功會師,標誌着長征的勝利結束。

我總是相信苦盡方得甘來,我們去的了長征的勝利,什麼樣的苦都吃了,都沒有打倒我們,那麼還有什麼能摧毀我們呢。

而《七律長征》則是毛澤東在紅軍長征勝利結束時寫下的一首詩,這首詩生動的刻畫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歷程,同時也讚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這首詩是中國詩歌寶庫中的燦爛明珠,並且無論對革命史而言,抑或對詩歌史而論,它都是里程碑之作。我們從這首詩瞭解到了長征的艱辛,卻不拋棄不放棄,再難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就會看到希望的曙光,就會成功的。

“三軍過後盡開顏”的“三軍”指什麼?

“三軍過後盡開顏”的“三軍”,作者自注:“紅軍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四方面軍。”

簡介:

這首七律是作於紅軍戰士越過岷山後,長征即將勝利結束前不久的途中。作為紅軍的領導人,毛澤東在經受了無數次考驗後,如今,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滿懷豪情地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七律·長征》寫於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原詩:

《七律·長征》現代: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釋義:

紅軍不怕萬里長征路上的一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都看得極為平常。

綿延不斷的五嶺,在紅軍看來只不過是微波細浪在起伏,而氣勢雄偉的烏蒙山,在紅軍眼裏也不過是一顆泥丸。

金沙江濁浪滔天,拍擊着高聳入雲的峭壁懸崖,熱氣騰騰。大渡河險橋橫架,晃動着凌空高懸的根根鐵索,寒意陣陣。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裏積雪的岷山,紅軍翻越過去以後個個笑逐顏開。

擴展資料:

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當時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長征即將結束。回顧長征一年來所戰勝的無數艱難險阻,他滿懷喜悦的戰鬥豪情。這首詩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的戰鬥歷程,熱情洋溢地讚揚了中國工農紅軍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開門見山讚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詩的藝術基調。它是全詩精神的開端,也是全詩意境的結穴。“不怕”二字是全詩的詩眼,“只等閒”強化了“不怕”“遠征難”這一段非凡的歷史過程,“萬水千山”則概寫了“難”的內外藴涵。

“只”加強了堅定的語氣,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對紅軍蔑視困難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強調,表現了紅軍在刀劍叢中從容不迫,應付自如,無往不勝的鐵軍風貌。首聯是全詩的總領,以下三聯則緊扣首聯展開。

“暖”和“寒”這一對反義詞,是詩人精心設計的兩個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現的是戰勝困難的歡快“寒”字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後的回味。兩個形容詞是精神的鉅變,又是感情的裂變,含不盡之意於其中,顯無窮之趣於其外,搖曳多姿,起伏跌宕,張馳有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律·長征

標籤: 三軍 開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d149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