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我的長征觀後感

我的長征觀後感

長征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是民族成長的見證。長征是沉重的,因為它讓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各種感動一路相隨,看完了《我的長征》這部電影,各種情節歷歷在目,那不畏千難萬險的革命的長征精神繚繞着我的心靈。那腥風血雨的場景使我震撼,他們不怕苦難、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無法忘懷。

我的長征觀後感

《我的長征》講述了王瑞老人回憶了年輕時跟隨紅軍長征的故事。那時,王瑞一家全參加了長征,湘江之戰中,無數架飛機在空中轟炸,槍林彈雨,炮火連天,王瑞的父親被慘烈的炮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在大渡河中,自己的姐姐、姐夫和最敬重的連長,都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下,倒在血泊中,目睹了那一條用血和肉鑄就的漫漫長征之路。最終,他還是重新振奮起來,繼續“跟着走”。

最令人震撼的是飛奪瀘定橋。當接到在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的命令時,紅軍便開始了飛一般的長途跋涉。他們翻山越嶺,沿路還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天黑了,戰士們一整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沒顧得上吃一點東西,沒想到連天空也不做美,竟下起了傾盆大雨,這真是雪上加霜啊!為了在天亮之前到達瀘定橋,戰士們毫不畏懼,終於在29日清晨趕到瀘定橋,為了取得這次戰鬥的勝利,戰士們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最終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紅軍那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用血肉之軀譜寫了一曲人類戰爭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歌啊!

我們要始終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堅定報國之志,揚起理想的風帆;學習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要勇敢面對,百折不撓,要學會在失敗與挫折中磨練自己堅強的意志,我們要把長征精神發揚光大,腳踏實地,遵紀守法,團結協作,甘於奉獻,奮發圖強,開拓進取!



《我的長征》觀後感800字

《我的長征》觀後感

打仗是最令老百姓痛苦的事。打仗,會費盡人力、財力。這還不是最恐怖的。最要命的是多少人會因此喪命;多少家庭會因此破裂;多少人會因此失去至親……難道,他們(日本人和國民黨)為了地位,為 了金錢,就可以不顧一切了嗎?他們也有家庭,也有朋友,也有至親,難道,為了金錢和地位,他們連家,連朋友都可以放棄?

而最受苦的是中國老百姓,他們什麼都沒做錯,為什麼也要忍受家破人亡,失去摯友的痛苦?不過,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會出現大批的英雄。他們不為個人的生死,誓死效忠共產黨。他們的精神是多麼令人震驚啊!不管敵人使用了多少惡毒的酷刑來嚴刑逼供,他們直到犧牲也不會透露半點兒消息。是他們震撼了中國人,震撼了全世界的人。是他們的喚醒了中國人民,使他們懂得大膽地拿起武器對抗日本和國民黨。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他們不再受到欺壓;從此,他們成了中國的主人……

這個過程是多麼的漫長、觸目人心啊!其中,有我們熟悉的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最震撼我的是飛奪瀘定橋。當接到“在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的命令時,紅軍便開始了飛一般的長途跋涉。他們翻山越嶺,沿路還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天黑了,戰士們一整天都在跟時間賽跑,沒顧得上吃一點東西。沒想到連天空也不做美,竟下起了傾盆大雨,這真是雪上加霜啊!為了在天亮之前到達瀘定橋,戰士們不管三七二十一,連再惡劣的天氣,再泥濘的小路,再艱難的地理環境都毫不畏懼……終於,他們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瞧,這麼艱險的自然環境紅軍都不怕,那他們還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瀘定橋離水面有十幾米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並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上面搖搖晃晃,就像盪鞦韆一樣。現在連木板都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山峽裏傾瀉下來,衝到巖石上,飛濺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聲震耳欲聾。對面就是瀘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門正堵住橋頭。而守城的敵人早已在城牆和山坡上築好了工事。看,這麼危險的環境,紅軍到底能否戰勝呢?真為他們捏了把汗。

戰鬥開始了。紅軍發起了總攻。號手們吹起了衝鋒號,所有的武器一齊開火,一霎時,山谷傳來了一陣陣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喊殺聲。二連擔任突擊隊,他們帶着各式各樣的武器冒着敵人密集的槍彈,攀着鐵鏈向對岸衝去。跟在他們身後的是第三連,他們還每人帶着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看樣子,紅軍有了一定的勝券。

突擊隊終於衝到了對岸,敵人見勢不妙就放起火來。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戰士們為了這次戰鬥的勝利,都奮不顧身地穿過熊熊大火,衝進城去,跟城了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激戰了2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餘的都狼狽地逃走了。啊,紅軍戰士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正因為紅軍戰士有着這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國才會解放,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的長征》

1934年8月,一位姓毛的偉人,帶着8.6萬人,在雄偉的中國地圖上,畫了一條長長的紅線。歷經2年2個月艱辛與磨難,流血與犧牲,人數鋭減成6500人。這條紅線,紅得鮮豔,紅得耀眼,紅得驚心動魄。它是由8萬多名戰士,用鮮血,彙集而成的河流。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紅軍所成就的一項偉大“工程”——長征。

電影記錄了這一歷史。我們也感受了這個歷史。

“在我的記憶裏,最幸福的是我的長征;最痛苦的也是的長征……”這是電影序幕拉開,在飛往長征之路的飛機上,王瑞老人回憶自已曾走過的長征歷程時所説的發自心底的一句話。

十五歲的紅軍小戰士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參加了長征。湘江突圍時,在敵機的狂轟濫炸中,他第一次認識了毛澤東,他的父親也在慘烈的炮火中犧牲了。殘酷的戰爭給他的心靈留下深深的創痛,父親和連長説過的一句話卻堅定着他的信念:“跟着走!”

“跟着走”的王瑞親眼目睹毛主席為了革命丟下自己的女兒,在彝族地區結識了好兄弟達爾火,參加了瀘定橋戰役。而他的至親的親人和最最敬重的長輩,卻在戰鬥中一個一個犧牲……

70年後,老人又站在了這條通向長征方向的大道上,淚流滿面。

親眼目睹了這一史實後,我欲哭無淚,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戰鬥畫面印在我心中,那種英雄氣概充斥着我的心靈。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瀘定橋邊的英魂,大渡河上的笙歌,金沙江畔的智慧,四渡赤水的堅毅,時刻激勵着我。戰士們前赴後繼,不畏犧牲;倒下的是肉體,直立的是靈魂。是什麼精神支持着他們?長征精神!

毛主席説過一句話:“有紅軍這樣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呢?”是啊,沒有什麼困難能阻擋他們。即使歷經磨難,他們仍是“三軍過後盡開顏”。這是一條用血汗灑成的路,它總長二萬五千裏,穿過了11個省,長征,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壯舉,人們靠着自己神聖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完成了這一偉大的壯舉。中國工農紅軍,那是一支正義的,強大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隊伍。

艱難困苦的長征過去了,又一個新的漫長的“長征”到來了。毛主席義無返顧地,帶領着戰士們,走着自強不息的道路。八年抗戰,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趕跑了;國共內戰,擊潰了國民黨的反動勢力,迎來了天安門城樓上那莊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然而百廢待興,百姓依然窮困潦倒。他,又領導着人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這就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長征。站在瀘定鐵索橋上,思索着當時戰士們心中的意念:前進,不要懼怕。我們就要這種信念,去克服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突破每一個障礙,為着目標矢志不渝地前進。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也仍應謹記這一段歷史;過着幸福生活,也仍應時刻銘記先輩的教誨。然而,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已忘卻了長征給人們帶來的精神的啟迪,他們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甜蜜中:逛街、聊天、上網、遊戲。他們也每天抱怨學習的艱苦,作業的繁重,卻不知先輩們的艱苦。他們時常認為歷史是乏善可陳的,也不屑一讀。對此,他們是該好好好好反思了:一個對歷史一無所知的人,又有什麼權利去評價歷史呢?又何談愛國愛鄉愛民呢?又何談去做一個有為青年呢?

如今,黨的十七大的順利召開,“神五”“神六”相繼上天,“嫦娥工程”也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標誌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取得新的進步。而我們也需調整自己的思想,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前進。或許,當你一生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走完,它就成了另一個輝煌的長征。

電影結束了,卻意猶未盡。

我們都是參加長征的先輩們的子孫,我們為他們深感光榮和自豪。所以,我們應在心中時時為自己鼓勁:“加油,我行!”,踏上屬於我的“長征”之路。

望採納(*^__^*)

我的長征電影觀後感

看完《我的長征》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我的長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少年紅軍王瑞一家四口都參加了長征,可是殘酷的戰爭相繼奪去了他父親、姐姐和姐夫的生命,痛苦和艱險磨礪着少年的心,一直關心着他的主席用長輩般的慈愛撫慰和激勵着他,使少不更事的王瑞在炮火和硝煙中真正成長了起來。

整部影片充斥着苦難與抉擇、充斥着光榮與犧牲,並藉助王瑞的成長曆程再現了紅軍長征這段神奇的歷史。

電影雖然結束了,但片中一幕幕氣勢磅礴的影像卻歷歷在目。當二十多名戰士身掛衝鋒槍,背插馬刀,冒着槍林彈雨,爬着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的那一刻,我震驚了,紅軍戰士們在那樣險峻與艱難的環境下,競還能以血肉之身搏以敵人的那數以千計的武器,那是一種怎樣偉大的精神啊!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革命先烈用血肉豎起了一座萬世矚目的豐碑,英雄們的鬥爭精神也將靠我們這些後世子孫去延伸,我們只有發奮學習,做一個正直、勤勉的人,才能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而艱鉅的歷史責任。

觀看《我的張徵》觀後感作文

應該是《我的長征》

首頁

讀後感正文

導航

電影我的長征觀後感

字號:大

黨課期間,再次重温了《我的長征》這部電影,不知道怎麼的,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總是會在裏面找到自己需要的那份精神支柱,然後不斷堅持奮鬥下去。

“人的一生常常生活在對往事的回憶中,有幸福的回憶,也有痛苦的回憶。我最幸福的回憶是我的長征,我最痛苦的回憶也是我的長征。”這是影片開頭王瑞老人對其一生總結的肺腑之言,之後鏡頭便轉向了被敵人狂轟濫炸的戰場上,從一個小紅軍的視角見證了《我的長征》。

長征是幸福的:“往哪走?跟着走。”一個十五六歲孩童瑞伢子的成長與長征緊密結合在一起,血戰湘江、遵義會議、婁山關戰、烏江大捷、過彝區、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一場場浴血的奮戰,一次次敲響鬼門關的門鈴,每一次脱胎換骨的成長都是建立在無數先烈血肉之軀上的,當湘江的水映紅那片天時,當面對槍林彈雨匍匐瀘定橋時,一起吃苦、拼搏、死戰到底、永不言棄的幸福,為了全國人民美好生活而去奮鬥的幸福,是啊,長征是幸福的,是為了是屬於少數人的幸福屬於更廣大的人民,瑞伢子身處其中自然幸福,特別是最後老人家在一羣小紅領巾的簇擁下點燃那見證幸福的三根紅蠟燭頭。

但長征也是痛苦的:試想瑞伢子身邊的父親、姐姐、連長、姐夫先後犧牲,還有親眼目睹了那麼多一個個倒下的先烈,成功的代價太大了,試想讓一個小孩如何、如何去一下子接受,但瑞伢子挺過來了。正是在如此的磨練中一個個像瑞伢子這樣的小紅軍戰士在痛苦中成長為真真正正的紅軍戰士,並揮筆寫下了那個時代乃至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篇章。

標籤: 觀後感 長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8ygww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