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田忌賽馬的啟發是什麼

田忌賽馬的啟發是什麼

“田忌賽馬”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發是:即便身處劣勢環境,我們也要細心觀察,發現自己的優勢,並且要敢於相信自己所擁有的優勢,學會知己知彼,轉換思維,在充分了解敵方實力情況後,懂得藏拙,以免喪失先機。田忌賽馬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田忌賽馬的啟發是什麼

“田忌賽馬”故事的主角是田忌、孫臏和齊威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事例。

田忌:戰國初期齊國名將,曾率兵先後在桂陵、馬陵大敗魏國軍隊,封于徐州,深受齊威王的信賴和喜愛。他和孫臏軍事上是合作伙伴,生活上互相關心的好朋友。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孫武后代。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除去膝蓋骨),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



田忌賽馬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田忌賽馬的寓意是:我們要在劣勢中找到優勢,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懂得揚長避短,方能取得勝利。遇到事情可以嘗試新的思路,沒必要循規蹈矩去做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要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懂得揚長避短。

2、量變和質變的相互轉化,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田忌採用孫臏之計,只是將自己參賽的馬與國王的馬在等級上進行了調整,事物的結構有了變化,就發生了量變,這種量變最終轉化為質變,就是以弱勝強。

擴展資料

田忌賽馬出自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原文:

齊使者如樑,孫臏以刑徒陰見,説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

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

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譯文:

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祕密拜見,勸説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覺得此人是個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載回齊國。齊國將軍田忌非常賞識他,並且待如上賓。

田忌經常與齊國眾公子賽馬,設重金賭注。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馬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對田忌説:“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讓您取勝。”

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來賭注。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説:“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用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用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

三場比賽結束後,田忌一場敗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因此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了兵法,於是把他當成老師。

田忌賽馬的啟發是什麼

《田忌賽馬》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面對問題時,我們要學會變通,不要總是使用同一種辦法來解決問題。有時試着換一種思路去解決問題,也許就能豁然開朗,達到新的境地。

《田忌賽馬》的譯文

齊國使者到大梁來,孫臏以刑徒的身份祕密拜見,勸説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覺得此人是個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載回齊國。齊國將軍田忌非常賞識他,並且待如上賓。田忌經常與齊國眾公子賽馬,設重金賭注。孫臏發現他們的馬腳力都差不多,馬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對田忌説:“您只管下大賭注,我能讓您取勝。”田忌相信並答應了他,與齊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來賭注。比賽即將開始,孫臏説:“現在用您的下等馬對付他們的上等馬,用您的上等馬對付他們的中等馬,用您的中等馬對付他們的下等馬。”三場比賽結束後,田忌一場敗而兩場勝,最終贏得齊王的千金賭注。因此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他請教了兵法,於是把他當成老師。

《田忌賽馬》的原文

齊使者如樑,孫臏以刑徒陰見,説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田忌賽馬的啟示

導語:《田忌賽馬》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事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田忌賽馬的啟示,歡迎大家閲讀參考!

田忌賽馬的啟示 篇1

齊使者如樑,孫臏以刑徒陰見,説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五千金。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這就是《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記載的《田忌賽馬》故事,也是一篇國小課文,講的是在一場賽馬娛樂中,運用創新思維,將原本是上對上、中對中、下對下肯定不能贏的局面,被孫臏改成了下對上、上對中、中對下後卻贏了,它告訴人們要善於利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取勝利。

這本來是一個正面的勵志故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居然成了我們國人善於權謀、不遵守規則的傳統證據,受到了過多的批評和責難,不可思議!

(一)這個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齊國田氏是在魏文侯的幫助下取代呂氏成為了諸侯,公元前370年,韓趙聯軍破魏,即將亡國的魏國,因為韓趙兩國在魏國後續管理問題上的分歧,獲得了再生之機。魏國第三任國君魏惠王在龐涓大將軍的輔佐下,逐漸的又強盛了起來。

公元前355年,在墨子的舉薦下(史書記載到裏時,出現了不同,有説是墨子將孫臏推薦給了齊威王,有説是墨子將孫臏推薦給了魏惠王,這都説明孫臏是出山是被推薦出來的,不是自己應聘的),孫伯靈(齊國人,孫臏的原名)來到了魏國。此時的秦國,在商鞅的主持下,準備開始變法。

有本事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的要出人頭地,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機會,是找到識貨的主子,至於手段嗎,可以有很多種。如:靠祖上蔭功的,投親靠友的,毛遂自薦的,金錢開路的,甚至於還有殺妻求將的,殺子獻食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方式,不勝枚舉。鬼谷子老先生的學生們確實厲害,除過孫臏是投親靠友,其他人幾乎都是毛遂自薦獲得了重用。正是因為被人舉薦,快速提升的孫臏因年輕不經事,識人不清禍上身,結果攤上了一個小肚雞腸的兄弟,因遭妒忌,沒有謀成富貴,差點丟掉性命,還因受臏刑獲名孫臏。被整得實在沒有辦法了他,只能揣着明白裝糊塗,裝瘋賣傻騙夥計,忍辱含羞的硬扛下來,九死一生的逃到了齊國,被大將軍田忌收為門客。

當時齊國,國內政權穩定,君臣關係比較融洽,田忌既是齊國的大將軍,更是齊國田氏宗族,沒有出現君弱臣強的問題,全民體育娛樂活動搞的特別好,最著名、最盛大、最有影響的體育盛事就是賽馬,看着屢賽屢敗的伯樂田忌,孫臏給田忌出了一個“調換賽馬出場順序、以總分優勢獲取勝利”的主意,田忌意外獲勝,威王有了疑惑,孫臏被召見,隨後被王奉之為師,故事圓滿結束。

(二)這場比賽中間,有一些容易被人們所忽視的信息。

一是,賽馬比賽是齊國王室貴族之間開展的一項性經常性的娛樂活動,不只是田忌自己和齊威王兩個在賽馬,肯定還會有其他的王公貴族參與進來,自然會有一些約定成俗的規則,只有大家都在這個規則之下活動,才能保證這項活動有效的開展下去,才會讓人有興趣。

二是,在比賽中在背後耍賴或者搞那種偷偷摸摸的行為,偶爾為之,還説得過去,如果被公之於眾,對於名聲的影響肯定很大。這種情況,如果放在咱們這些小老百姓打個撲克牌這種小娛樂中,都會被人看不起,更何況轟動齊國的比賽盛事?

三是,作為大將軍的田忌,也是經常在輸,歷史中也沒有他曾經搞過指鹿為馬類欺主事件的記載,君臣之間就是賭着玩,圖的是高興。

四是,田忌既然能夠答應孫臏的提議,那就説明規則是允許的,或者是當時的規則還不約束到這類問題,最多隻能説是制度有漏洞。

五是,説是強馬對強馬,弱馬對弱馬,但到底哪些馬是強馬,哪些馬是弱馬,故事中沒有給出標準,問題出現了,這就是所謂參賽馬匹的定級問題,是按體重、馬齡、負重、品種、體高、長相定級呢,還是好壞由自己定?在那個時候,弄到一匹馬,品評定級是靠人為的感覺,那有今天賽馬比賽中的那些條條框框。所以,馬級是由自己定的,自己認為好就好,自己認為不好就不好,與別人無關,更與興奮劑等補充規則無關。你出三匹,我出三匹,連賽三場,勝出場數多的獲勝,這才是比賽的終極規則。

六是,孫臏是在透徹的分析了規則之後,通過對戰術的.靈活運用,才反敗為勝的,這種例子在今天的世界性體育盛事中也經常被應用和宣揚,並把它説成是對教練戰術的貫徹執行,從這就能説明該方法本身並不違規。

七是,春秋時期的貴族身上可能還有很多的貴族精神,即使就是那個讓後世嗤笑的宋襄公,他的貴族精神也不是一般的高貴,肯定不像我們今天看到了那些富人那樣,這個故事之所以能夠被記載並流傳下來,更多的是因為他正面的教育啟發意義,因為那時的人們之間還可能是講誠信的,還受着道德的約束,做事還是有底線的,只是越往後,國人越來越奸詐了,開始以小人之慮度君子之心。

(三)田忌最後的結局,説明他根本沒有破壞規則。

很多人總是糾結與田忌是否破壞規則的原因,多在故事描述之中找答案,扣字眼。如果從田忌在齊國的一系列表現和最後的結局來看,我認為,田忌肯定是沒有破壞比賽規則。理由如下:

一是,從齊威王來講,雖然相對於那些想稱霸的君王來説,可能稍微差了一些,但他也給我們也留下了不少故事,尤其是語文教材裏出現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的齊王就是他,他至少不是昏君,只是開始時太貪玩,也能及時改正。他沒有因玩誤國,反而在玩中發現和重用了不少的人才,通過“脱口秀説笑話”發現了淳于髡,通過“鼓瑟彈琴”得到了鄒忌,通過“賽馬”發現了孫臏……齊威王在位36年,以善於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齊國在他執政期間,國力還是得到了發展的,他算得上是一個守成之君。史稱:“威王始以齊強天下”、“齊最強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

二是,從孫臏來講,他在齊國的華麗現身,是在落難之後發生的,初次就給人主出讓大王出醜的騷主意,恐怕不符合常理。輸了比賽的齊威王也沒有生氣,只是因為好奇才詢問了田忌原因,在知道了孫臏的戰術後,不僅沒有怪罪,反而重用了他,這或許也可以從側面證明,孫臏沒有破壞規則,而是有創新的堅持了規則,贏得光明正大,羸得讓人心服口服,至少是讓輸家齊威王心服口服。

三是,從田忌來講,他羸老大齊威王,如果關係到國家體面的問題,如果背後有深層次的含義,那就是辱君,估計他不敢胡來,代價太大。我們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方面,在美國人們可以拿特朗普的裸體雕像在街上惡搞,在中國那可是最大的忌諱,後果真的會很嚴重。不信的話,你試着到自己領導前面去搶個風頭試試,親身體驗一下後果?當一堆人圍在威王跟前嘀咕時,語言的殺傷力再一次暴露出來了,傳播出來的信息決定了事實,事實本身是什麼,在於那些有心計的人的設計。受到了陷害的田忌,他所有的戰功都被忽視了,有關的事實都被歪曲了,曾經的功績頃刻間變成了壞事,再好的關係也被離間了。有個性且忠勇的他,在亡命楚國之後,在宣王時又重新安然的回到了齊國為相,或許能夠再説明些什麼?

四是,從鄒忌等人來講,他的陷害反而更加能夠説明田忌一直都沒有欺主。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睦,互相猜忌。公孫閈獻計給鄒忌説:“閣下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敗,田忌假如不死在戰場,回國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鄒忌認為他説得有理,於是勸説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誰料田忌三戰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閈商量對策。公孫閈就派人帶着十斤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凶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閈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引起了齊威王對田忌的猜疑。威王認為田忌謀反,遣使召率兵在外的田忌回臨淄。孫臏當時也在田忌軍中,他認為田忌回臨淄必死無疑,勸田忌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攻打臨淄,或許能夠死中求生、敗中求勝。田忌依孫臏之言,率兵攻打臨淄。鄒忌早有準備,田忌攻城不勝,棄軍逃亡楚國,孫臏也不知去向。這也是當時齊國最嚴重的一次將相失和事件。

我們還是不要輕易地用今天的一些觀點來隨意的解讀和謾罵歷史人物了,也不要用有色眼鏡來看周圍的人和事了,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當時所處的環境,不知道他們曾經需要面對的困難。世界本沒有那麼黑暗,會不會是我們自己的心變髒啦?心中常有一朵蓮花,俗念必會敬而遠之。

田忌賽馬的啟示 篇2

《田忌賽馬》是我們國小的時候就讀到的一篇著名的文章,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這個故事還要從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被同門師兄弟龐涓陷害,受了酷刑成為了殘疾人,但是他沒有氣餒,立志要報仇。

他聽説齊國的齊威王禮賢下士、善於納諫,於是就偷偷説服齊國的使者,帶他去齊國。當時齊威王有個寵信的將軍叫田忌,很喜歡和齊威王賽馬,可是他的馬比不上國王的馬,所以每次都輸了,非常沮喪。

孫臏看到後覺得這是個推薦自己的機會,於是他找到田忌,讓他用千金為賭博跟齊威王賽馬,保證能贏,田忌生氣地説,你也要挖苦我嗎,孫臏説我怎麼敢戲弄將軍呢,我看到將軍的馬比大王的馬的資質其實差不多,但是您每次都是上等馬對上等馬、中等馬對中等馬、下等馬對下等馬,這樣下去當然都是輸啊。為什麼不用您的上等馬對大王的中等馬、用您的中等馬對大王的下等馬,然後用您的下等馬對大王的上等馬,這樣雖然輸了一局,但是比賽是三局兩勝的,最後您肯定能贏啊。

田忌有些遲疑,不過既然已經輸了那麼多次了,不妨聽孫臏的試一試,即便是又輸了也沒什麼丟人的,於是就採用的孫臏的計謀,果然最後贏了兩場比賽,贏了齊威王的很多黃金。田忌很是得意,他覺得孫臏雖然是個殘疾人,但是的確是個人才,於是就推薦給了齊威王,齊威王也是求賢若渴,很快就任命孫臏為軍師,孫臏的軍師才能得到了施展。

田忌賽馬的啟示

田忌賽馬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廣為流傳,是中國人熟知的智慧故事之一。田忌賽馬的故事給我們很多的啟示。我們看到孫臏其實並沒有更換田忌的馬,還是原來的馬,只不過是比賽的時候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能贏得比賽。

因為他知道田忌的馬跟齊威王的馬是差一些,但是差別不太大,所以他就利用馬的比較優勢,改變原來的比賽方式,用田忌的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用田忌的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最後再用田忌的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這樣雖然輸了一局,但是因為比賽是三局兩勝,田忌最終贏得了比賽。

這説明事物的優劣是相對的,在相差不太大的情況下,只要用自己的優勢對對方的劣勢,那麼即使在不如對方的情況下,也有可能取得勝利。孫臏之所以有這個計謀,就是因為他事先把齊威王和田忌的馬以及比賽規則瞭解的很清楚,知道齊威王的馬與田忌的馬的優點和缺點在哪裏,並且合理利用比賽規則,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才敢讓田忌與齊威王用千金做賭博,並且最後贏得了比賽。

還有一個啟示就是要知人善任,如果田忌因為孫臏是個殘疾人,以貌取人,那麼就算孫臏有天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來,也就沒有田忌賽馬的故事了還有就是在孫臏來齊國之前,田忌的馬從來沒有取勝過,田忌以為是自己的馬不行,準備要換掉它們,但是孫臏發現其實這些馬的能力並不差,只有合理的利用一樣可以取得勝利,這些馬也算找到自己的伯樂了。

田忌是一個怎樣的人

田忌是戰國初期齊國的大將,是當時齊國最著名的良將,名震各國。他作戰勇敢,很有軍事才能,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後世把他和白起、樂毅、趙括等戰國時期的著名將領相提並論,認為他是中興齊國的關鍵人物,可惜這麼一個忠臣良將最後的結局卻是非常悲催的,可難道就是強勢英雄的宿命嗎?

田忌不僅在軍事上才華出眾,打過很多勝仗,同時也是一個知人善任,善於發現人才,推舉人才的伯樂。他在賽馬的過程中發現了孫臏這個軍師。原來孫臏在魏國受到龐涓的陷害,已經是個殘廢的人了,他帶着半條命來到齊國,也是想碰碰運氣,就是想活命。他原先只是一個不知名的門客,因為身體殘疾不受重視,直到有一次因為向田忌獻計,幫助田忌贏了賽馬比賽,受到田忌的賞識,孫臏才在齊國受到重用。

此後,田忌與孫臏配合默契,先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打敗了魏國,魏國國力大損,齊國趁機取得了東方霸主的地位。孫臏預料到田忌因為功高蓋主,難免會受到小人的猜忌,擔心他會受到陷害。可是田忌雖然是軍事上的良將,但是政治上卻不夠成熟,他不會使用計謀,更沒想到別人會用陰謀詭計害他,果然被孫臏預料到,田忌在回國後不久就遭到國相鄒忌的反間計的陷害,被迫逃到楚國。最後齊宣王即位,認識到田忌是被陷害的,將他接回了齊國,並且給他官復原職。

《田忌賽馬》課文的啟示是什麼?

田忌賽馬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事例。那麼《田忌賽馬》課文的啟示是什麼呢?

1、 啟示: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學習的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的總和;它是內隱的規則系統和外顯的程序步驟的統一;是決定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鑑別會學與否的標誌,是衡量個體學習能力的重要尺度。它決定着學習者的總體方向,制約着學習的效率和學習效果。

2、 田忌賽馬:出自《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長處去對付對手的短處,從而在競技中獲勝的事例。主要講述了齊國的大將田忌與齊威王進行賽馬比賽反敗為勝的故事。《田忌賽馬》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科書第十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

3、 田忌賽馬的原文:齊使者如樑,孫臏以刑徒陰見,説齊使。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數與齊諸公子馳逐重射。孫子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於是孫子謂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勝。”田忌信然之,與王及諸公子逐射千金。及臨質,孫子曰:“今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既馳三輩畢,而田忌一不勝而再勝,卒得王千金。於是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

關於《田忌賽馬》課文的啟示是什麼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

標籤: 田忌賽馬 啟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8ydr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