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大夢誰先覺是誰寫的

大夢誰先覺是誰寫的

大夢誰先覺是誰寫的的答案是:羅貫中

大夢誰先覺是誰寫的

《大夢誰先覺》是明代小説家羅貫中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該詩刻畫出了諸葛亮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大智大賢者的形象。本詩出自《三國演義》,無任何正史記載。與其説是諸葛亮詩,不如説是羅貫中詩。《三國演義》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不愧為中華文學史上的瑰寶,羅貫中亦不愧為小説大家,從這首小詩就能看出端倪來。首先,從寫作角度來説,此詩為諸葛亮的出場,做了大氣盤旋的鋪墊。那麼對於小説中的人物刻畫和場景氛圍渲來説,起到了先聲奪人的作用。

其次,此詩是為諸葛亮量身訂做的,不僅十分符合諸葛亮的身份,而且一開始就為諸葛亮戴上了一頂智慧的帽子。説到這裏了,就必須要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了。大夢,是道家對人生的一種詮釋,在道思想中,夢既指混沌迷濛的景象,又指人的感知與思想。“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結合《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來理解,意思就是在這亂世之中,人人迷茫,驚慌失措,但人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其中的緣由一直只有我才知道啊。

這裏為什麼是道教思想,而不是其他諸如佛教等教派的思想呢?明代小説家有一個通用的人物形象塑造定型,凡是智慧型的人物,都賦予道士身份,或者與道士形象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比如大家熟知的瓦崗寨軍師徐茂功、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温、梁山的軍師吳用及智慧人物公孫勝,等等。羅貫中塑造諸葛亮也是一樣,仙風道骨,呼風喚雨。因此,詩的第一句,基本上就給諸葛亮在小説中的形象定了型。還有一點,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詩句的意思正好與此呼應。

後兩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字面上的意思是,我在草堂春睡已足,我都已經從美夢中醒來了,可窗外的太陽還在慢慢吞吞的移動。這句更深層的意思是表達諸葛亮雖然超然物外,遺世隱居,卻從未放棄心懷天下、等待伯樂到來的雄心。用“日”來隱喻賞識自己的伯樂、未來的明主,用“日遲遲”形容明主的到來太慢了。實際上這是説給劉備聽的,他在埋怨劉備來得太遲了。因為戰亂年代,機會稍縱即逝,明主和賢臣相遇、相識、相知的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也相當的寶貴。

由此可見,羅貫中把這首詩放在此處、此時,何其高妙,簡直是神來之筆。

這首詩,僅從字面上看,前兩句與後兩句似乎沒有什麼內在的必然聯繫,但仔細玩味,一位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大智大賢者的形象便活現出來了。體現出了作者高超的文學造詣。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他所寫的小説很多,都是以亂世為題材,中國歷史上只有七個分裂的時代,羅貫中就寫了其中三個,除《三國演義》外,相傳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逐平妖傳》等著作,也曾參與了《水滸傳》的編纂、創作。他亦能詞曲,所作的雜劇,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種,後二種已佚去。羅貫中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目睹現實的紛爭,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比較瞭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認識。他從事小説創作的動機,一方面“無過於泄憤一時,取快四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當時話本藝術中存在的弊端,為民眾,為説話藝人提供一個好的、方便的説話底本。他從社會的、文學的需要出發,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説材,進行了蒐集、整理、充實等紮實的新創工作。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誌着中國古代小説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中國小説發展歷史嶄新的一頁。

標籤: 先覺 大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8l23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