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最早採用人工呼吸法的醫生是誰?

最早採用人工呼吸法的醫生是誰?

最早採用人工呼吸法的醫生是誰?的答案是:東漢醫學家張仲景

最早採用人工呼吸法的醫生是誰?

早採用人工呼吸救人的是東漢醫學家張仲景,它並不是從國外流傳過來的,而是中國古老的醫學手段,後由於封建社會禮數制約,導致這項技術險些失傳。人工呼吸法,用人工方法,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和排出肺臟,達到維持呼吸,解除組織缺氧的目的。常用方法有口對口人工呼吸法、仰卧壓胸法、仰卧壓背法等。進行人工呼吸前,應先解開傷員領釦,緊身衣服、褲帶,清除口腔的泥土、雜草、血塊、分泌物或嘔吐物等。有假牙者應取出,保持呼吸道通暢。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將傷員下頜托起,捏住鼻孔,急救者深吸氣後,緊貼對準傷員的口,用力將氣吹入,看到傷員胸壁擴張後停止吹氣,之後迅速離開嘴,如此反覆進行,每分鐘約20次。如果傷員的口腔緊閉不能撬開時,也可用口對鼻吹氣法。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牀大夫的重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裏十分難受。

回到家後,由於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研究,他研製了一個可以禦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當初其實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裏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麪皮煮熟。

麪皮包好後,樣子像耳朵,又因為功效是是為了防止耳朵凍爛,所以張仲景給它取名叫“嬌耳”。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常為老百姓看病,很受羣眾的愛戴。退休以後,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去看望。

俗話説,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乾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説,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裏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幹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説:“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着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裏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託,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並且都説,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代表食品,但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1jxpj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