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歷史意義何在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歷史意義何在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歷史意義何在的答案是: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歷史意義:國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國革命前進的步伐;北伐戰爭的迅猛發展,威懾了帝國主義列強和北洋軍閥;黨大大地拓展了成員數量和組織,建立了一定數量的工農武裝;合作失敗後,使黨開始成長成熟,懂得了進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裝的重要性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誌着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後來,全國反帝反封的國民革命運動迅速開展起來,北伐戰爭就是其中之一國共合作團結了一切可團結的階級,共同反帝反封,壯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於黨的不成熟,輕易地放棄了武裝,導致後來的反革命事變。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歷史意義何在

第一次國共合作,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的第一次合作,從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歷時三年半。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着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極大地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但是,革命統一戰線僅維持了三年半時間,在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即將取得國民革命勝利之時,國民黨右派卻突然叛變革命,1927年,蔣介石製造四一二政變,汪精衞製造七一五政變,瘋狂屠殺共產黨員,革命羣眾和國民黨左派,國共合作宣告破裂。雖然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民大革命失敗 ,但它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

1、在列強的操縱下,封建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愈演愈烈,“打倒列強,剷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這樣的革命形勢和歷史任務要求國共兩黨齊心掀起大革命。

2、共產黨認為在中國當時的政黨中,還只有國民黨算得上是真的民主派。而且孫中山及其領導的國民黨在當時人們的心中,有崇高的威望。孫中山在多次革命後也認識到依靠軍閥搞革命是不行的。所以國共合作也是兩黨共同的願望。

3、共產國際的幫助和推動。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

以國共兩黨合作為特徵的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加速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出現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後期,1927年,由於蔣介石和汪精衞控制的國民黨右派不顧以宋慶齡為代表的國民黨左派的堅決反對,宣佈與共產黨決裂,發動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公開叛變革命,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失敗,對中國共產黨來説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也讓中國共產黨吸取經驗教訓,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沿着這條道路人民革命最終走向勝利。

國軍自成立開始,就是由各路軍閥組成的,所以造成了其內部派系眾多,山頭林立,蔣介石也是憑着黃埔軍校校長的身份才積攢了一定勢力的。國軍內部大致分為5個派系。以蔣介石為首的中央軍,李宗仁的桂系軍,張學良的東北軍,馮玉祥的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綏軍。其他小派系更是不勝枚舉,就連蔣介石的中央軍還要分個嫡系和旁系。

這些派系使得國軍內部矛盾重重,戰時互相扯後腿,相互打壓。比如蔣介石就喜歡剋扣其他派系部隊的軍餉和武器裝備。作戰時總是讓雜牌部隊先上當炮灰,消耗非己派系的力量。因此國軍在作戰時,不僅要面對解放軍,還要時刻提防着友軍,怕被算計。有句話叫做“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可以説是很好地反應了國軍作戰的畸形程度。

標籤: 國共 何在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xyqm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