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七夕節的節日風俗

​七夕節的節日風俗

七夕節的節日風俗有七夕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鬥巧、祈求姻緣、遊七姐水、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拜魁星、七夕觀星和結紅頭繩等。

​七夕節的節日風俗

七夕節有什麼風俗?

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始於中國漢朝。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天上的織女與牛郎會在鵲橋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那麼大家瞭解七夕節有什麼風俗嗎?

1、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傳在中國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四川省諸多縣誌以及貴州、廣東兩地,也有此風。許多地區的年輕姑娘,喜歡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兑水洗頭髮,不僅可以年輕美麗,而且對未婚的女子,可以儘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數女子與兒童們,在節日娛樂中的一種愛好,也與生育信仰有密切的關係。

2、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相傳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叫小巧,她非常同情牛郎和織女的悽美愛情,於是在每年的七夕之夜,小巧都會做一種精緻的小點心,焚香供奉,希望牛郎和織女能在天上相見。當地的土地公被小巧的誠心所感動,將此事彙報到了天庭。玉帝礙於天規無法赦免牛郎織女,但是非常感謝小巧的心意,於是令月老牽線,促成小巧的美滿姻緣。

此後,小巧和意中人廝守一生,夫妻不離不棄,和和美美,受到眾人羨慕。不少女孩子也向小巧學習,在每年的七夕製作形狀各異的小點心,祈求姻緣美滿,幸福一生,這種點心也被稱為“巧果”,流傳至今。

3、種生求子

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或將綠豆、小豆、小麥等浸於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藉以求子。種生求子實際上也是古代生育信仰的一種,寄託着中國勞動人民樸素的審美情趣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4、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為了祭奠老牛讓牛郎刨皮,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的犧牲精神。傳説中,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就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生前躬耕、死後奉獻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5、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鬥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以上就是我瞭解的七夕節的風俗了,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呢?

七夕的節日風俗

七夕節的風俗有祭月、穿針乞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拜織女等。

1、祭月

古時女子多有祭拜月亮的習俗,在傳統文化裏,月亮始終是女子的祥瑞。她們常常對月祈願或傾訴心事。先人於朔日祭月,本身就是一種乞求繁衍生息意願的反映,蓋因月之盈長暗喻了長生與興旺。

2、穿針乞巧

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乞巧節),根據傳統,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3、種生求子

在節日前利用若干種植物,如小麥、綠豆、小豆、豌豆等,放在器皿浸水,生芽數寸後,於七夕即日用紅藍綵線束紮起來,作為一種得子得福的象徵,還用蠟塑各種形象,放在水上浮游。

4、為牛慶生

兒童會在七夕之日採摘野花掛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説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5、拜織女

漢族歲時風俗,每年七夕節舉行。漢族民間傳説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標籤: 七夕節 風俗 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r6pq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