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黃梅戲劇種起源是什麼

黃梅戲劇種起源是什麼

黃梅戲劇種起源是什麼

黃梅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據史料記載,早於唐代時期,黃梅採茶歌就很盛行,經宋代民歌的發展、元代雜劇的影響,逐漸形成民間戲曲雛形。至明清,黃梅縣戲風更盛。

黃梅戲前身即採茶調、採子、黃梅調等,後稱黃梅戲。

起源於黃梅縣多雲山區、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採茶調,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流播於長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蘇等省周邊的廣袤區域。

邢繡娘、餘海先等一批先輩藝術家為黃梅戲的形成、發展和流播作出過傑出的貢獻。

黃梅縣地處長江北岸,舊時大部分地勢低於江岸,有“江行屋上,民處泊中”之説,自然災害頻繁,水災更為突出。

頻繁的災害,迫使黃梅人紛紛學唱黃梅戲,以適應災年逃水荒、打連廂、唱道情行乞他鄉求生存的需要。

這就大大促進了黃梅戲由山區向江湖平原地區的發展,向鄂贛皖毗鄰地區的輻射。

約從清乾隆末期到辛亥革命前後為黃梅戲發展的早期。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採茶戲”,是十八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

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被稱為“懷腔”或“懷調”。

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黃梅戲從起源到發展經歷了獨角戲、三小戲、三打七唱、管絃樂伴奏4個歷史階段。

前3個階段均在湖北黃梅完成,為黃梅戲大劇種的最後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先決條件。

黃梅戲發源於黃梅,發展於安徽,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安徽省黃梅戲劇團將黃梅傳統劇目《董永賣身》改編成《天仙配》搬上銀幕後,黃梅戲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

1920年的安徽《宿松縣志》上記載有“邑境西南,與黃梅接壤,梅俗好演採茶小戲,亦稱黃梅戲。

”《中國戲曲曲藝詞典》黃梅戲條目為:“黃梅戲,戲曲劇種。

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區,源於湖北黃梅一帶的採茶歌。

”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編、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戲曲選集》序中寫道:“黃梅戲源於湖北黃梅縣的採茶歌,清道光以後流入安慶地區。

”中國戲曲史家、戲曲理論家周貽白在《中國戲曲史發展綱要》中説:“黃梅戲,源自湖北黃梅縣採茶戲。

”1958年,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武漢洪山禮堂觀看黃梅縣黃梅戲劇團演出的黃梅戲《過界嶺》,毛主席看完戲後,有疑問地説:“你們湖北的黃梅戲怎麼跑到安徽去了?”當時的湖北省委副祕書長梅白向毛主席彙報了有關情況之後,毛主席恍然大悟地説:“原來你們的黃梅戲是大水衝到安徽去的啊!”毛主席還稱讚説:“你們黃梅人還是演自己的土戲好,鄉土氣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黃梅佬。

”1995年2月,黃梅縣被湖北省文化廳命名為“黃梅戲之鄉”。

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國“黃梅戲之鄉”稱號。

2019年1月,黃梅縣憑藉黃梅戲入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標籤: 黃梅戲 劇種 起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pn8j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