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二十四節氣是誰總結的

二十四節氣是誰總結的

二十四節氣是誰總結的的答案是:鄧平

二十四節氣是誰總結的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廿四節氣藴含着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上古先民通過觀察天體運行結合地理氣候;物候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農耕生產與地理氣候資源息息相關,優越的地理氣候資源是誕生農耕文明的重要條件。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的西岸地區,有着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冬季受來自內陸的乾冷氣流的影響,天氣寒冷,乾燥少雨;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温潮濕多雨。光照充足;降水豐沛;高温濕潤的雨熱同期是我國非常優越的氣候資源。高温期與多雨期一致,水熱搭配好,對農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氣候要素包括光照;氣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氣候重要的一個要素。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規律,在古代農耕生產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立春,為廿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長。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誌着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

雨水,是春季第2個節氣。雨水和穀雨;小滿;小雨雪;大雪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是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雨水節氣標示着降雨開始,適宜的降水對農作物的生長很重要。進入雨水節氣,我國北方地區陰寒未盡,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有春天氣息;南方地區大多數地方則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驚蟄,是春季第3個節氣,它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温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驚蟄”標誌着仲春卯月的開始。作為全年氣温回升最快的節氣,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

標籤: 二十四節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ny1g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