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閲兵幾年一閲

閲兵幾年一閲

閲兵幾年一閲的答案是:十年

國慶大典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閲兵”的制度,所以國慶閲兵十年舉行一次。國慶節是我們的國家宣告獨立的日子,每年國慶節都會舉行慶典活動,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今,一共舉行了十五次國慶閲兵。

每年的國慶節對於我們所有人來説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日,這一天是我們祖國母親的生日。國慶閲兵儀式是大家最期待的慶典活動,但並不是每年的國慶節慶典都有閲兵,我國每逢五、十週年會有不同規模的慶典和閲兵。

國慶節閲兵儀式從1949年開國大典至今一共舉行了十五次國慶閲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實行“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閲兵”的制度。

閲兵幾年一閲

中國史書中,關於“閲兵”的最早記載,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塗山會盟了。《淮南子·原道訓》中就説,從前,夏部落的首領鯀建造了很高的城牆來保衞自己,大家都想離開他,其他部落對夏虎視眈眈。後來禹當了首領,拆毀城牆,填平護城河,把財產分給大家,毀掉了兵器,用道德來教導人民。於是大家都各盡其職,別的部落也願意來歸附。禹在塗山邀請諸侯會盟。

據説,在大會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裝飾的兵器,和着樂曲載歌載舞,表示對南方部落首領的隆重歡迎。而前來會盟的氏族部落首領都帶着玉器和絲綢一類的貴重物品,表示對禹的臣服。

塗山會盟中,儘管禹沒有發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懾諸侯,從而“化干戈為玉帛”。禹的行為,實際上也就是“閲兵”的雛形。

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在孟津舉行大規模的“觀兵”,同時宣稱伐紂,要替天行道。此後,武王親率大軍,東渡孟津,與商朝軍隊決戰於牧野,重挫殷紂王主力部隊,奠定了周朝立國的基礎。

從這可以看出,此時,“觀兵”作為一種檢閲部隊、震懾百姓或敵人的軍事手段,已經開始被有意識地,有計劃地使用。而所謂的“觀兵”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所説的“閲兵”。

標籤: 一閲 閲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glx5z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