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端午節紀念哪些人

端午節紀念哪些人

端午節主要紀念屈原、介子推、伍子胥和孝女曹娥。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説法是為了紀念投江自盡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秦軍攻破楚國都城之後,選擇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江自盡。百姓聽聞此事,紛紛來到江邊划船打撈屈原,卻一無所獲。後來,人們就將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以此紀念。

端午節紀念哪些人

端午節紀念哪些人

端午節主要紀念屈原、介子推、伍子胥和孝女曹娥。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説法是為了紀念投江自盡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在秦軍攻破楚國都城之後,選擇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江自盡。百姓聽聞此事,紛紛來到江邊划船打撈屈原,卻一無所獲。後來,人們就將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以此紀念。端午節紀念哪些人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紀念介子推説以及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等等。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人吳均《續齊諧記》中方記載了端午節紀念屈原説,樑人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也有類似記載。其中,關於端午節紀念的歷史人物中,有一位女子——孝女曹娥。傳説,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此事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節紀念誰

端午節主要有紀念屈原、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人物的説法。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説法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説,屈原經歷了國破家亡,痛心不已,在寫下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沿江百姓紛紛引舟渡前去打撈,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慢慢地便演變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端午節紀念誰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小説《續齊諧記》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數被附會上某些傳説作為“起源”,但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説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説,是五月五日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説,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誰的?

端午節用來紀念誰有以下四種説法:

一、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的

屈原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官至左徒、三閭大夫等。屈原為人正直,憂國憂民,一心致力於國家的變法圖強。

但是屈原卻屢屢遭受小人的讒言攻擊和迫害,再加上楚懷王昏庸無道,不辨忠奸,滿懷忠君愛民熱忱的屈原被疏遠了、被放逐了,最終在悲憤絕望中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他才有了端午節,才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二、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被無道的楚平王所冤殺,後來伍子胥逃到吳國,幫助吳國富國強兵,並且助吳伐楚,五戰而攻入楚國首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屍三百,以報父兄被屈殺之仇。

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國更加強大,攻打越國,一舉取得勝利,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此時的吳王夫差已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開始驕傲自大起來,聽不進逆耳忠言。伍子胥建議他徹底消滅越國,以絕後患,夫差非但不聽,反而輕信陷害伍子胥的讒言,逼迫伍子胥自盡。

伍子胥臨死前對鄰舍人説:“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隨後便拔劍自刎。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將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傳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三、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水亡於江中,打撈數日也找不到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她悲痛欲絕,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後抱着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

曹娥的孝行感天動地,在民間廣為流傳,當時的文人墨客紛紛作誄辭頌揚曹娥投江尋父的孝行。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江更名為曹娥江,而人們也就在曹娥投江尋父的五月初五這一天來祭奠她。

四、端午節是為了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的

秋瑾字睿卿、競雄,號鑑湖女俠,小字玉姑,浙江紹興人,幼年擅長詩、詞、歌、賦,且喜歡騎馬、擊劍,有當代花木蘭、秦良玉的美譽。28歲時參加革命,影響極大,預謀革命起義,不幸在開會時為清兵所捕,堅貞不屈,於光緒三十三年六月初五在紹興軒亨口英勇就義。

秋瑾雖然是六月初五殉國的,但是後人敬仰其詩、其人,復哀其忠勇事蹟,乃將其與愛國詩人屈原相提並論,合併舉行紀念,也在端午節這一天紀念這位女英雄、女詩人。

擴展資料

端午節的飲食習俗:

一、粽籺

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鹹兩種。

二、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於是古代人就認為雄黃可以剋制蛇、蠍等百蟲。

三、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裏,用長柄木捶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四、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户户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麪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説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説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端午節的由來: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

標籤: 端午節 紀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8o425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