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端午節有哪些名稱

端午節有哪些名稱

端午節主要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草藥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二十多個別稱。

端午節有哪些名稱

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端午節的別稱有: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莒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

上古干支紀元法,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干地支。最初端午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曆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初五日。

端午節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説法。

龍舟競渡最早是江浙地區吳越部族祭龍祖的一種祭祀活動形式,古代的百越民族是以龍為圖騰的,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分,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江河水裏祭祀龍神,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端午節

端午節有哪些稱呼

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端午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因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擴展資料:

端午節與春節等古老傳統節日一樣,是一個集祈福消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端午習俗活動圍繞敬龍酬龍、祈福納祥、壓邪攘災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

具體習俗活動主要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洗草藥水、放紙鳶、盪鞦韆、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龍、龍船飯、睇龍船、點艾條、薰蒼朮;

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採藥製茶、立蛋、佩豆娘、貼五毒圖、遊旱龍、劃喜船、九獅拜象、搶青、馬拉溜、掛鐘馗像、品花宴等等。

節慶食品諸如粽子、五黃、艾草糕、艾餈、打糕、煎堆、茶蛋、五毒餅、菖蒲酒、雄黃酒、午時茶等等。

端午節別稱是什麼?

端午節別稱有: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浴蘭節、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等。

據統計,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端午節的名稱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最初的“端午”為千支歷的午月午日,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一之後的歷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曆五月五日。

文化內涵

端午的起源有很多種説法,也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

文化意藴:關於端午祝福是該説“快樂”還是“安康”的討論,背後其實是民眾對節日精髓、傳統面目的探尋,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還原端午節的文化意藴。

愛國之情:人們紀念屈原,不只是因為他的藝術造詣,更是因為他偉大的靈魂和深沉的愛國之情。

家國情懷:端午節裏的家國情懷,更有大力弘揚的必要。對於很多人來説,端午節是個小長假,但對於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客運工作者、環衞工人等許許多多奮戰在一線崗位的人來説,依然是“戰鬥”的節奏,正是他們的默默堅守和負重前行,才有了“安康”的端午節。他們的行為本身,就是對家國情懷的詮釋,也值得全社會感念。

標籤: 端午節 名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3gqpy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