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古代計時方法

古代計時方法

地支計時法:古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時”字表示。十二時段計時法:把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段,每個時段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更點計時法:這種計時法出現較晚,專用於夜間計時。

古代計時方法

十時辰制

十進制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因此早期的歷法、時間才用了十進制。陰陽五行歷,屬於十月太陽曆;十時辰制,則是時間的十進制劃分。在十時辰的使用早期,選擇了若干關鍵性的自然現象、生物反射、生活習慣作為時間的節點,幫助人們認知時間。到後來,才逐漸轉變為使用數字、或天干等代碼來表述。

據《隋書.天文志》,白天的五個時間節點為:朝、禺、中、晡、夕;夜晚的五個時間節點為:甲、乙、丙、丁、戊。夜晚的五個時間節點,逐漸轉變為夜間安全巡邏時的附加授時節點,稱為五鼓、五更,一直延續到清末。

古代計時方法 第2張

百刻制

百刻制是十時辰制的進一步劃分,即把十時辰進一步劃分成均衡的一百刻。百刻制可能起源於商代,有出土的漢代日晷,盤面上的刻度為一百刻中可能用到的69刻。另一方面,人們對時間測量精度的要求及百刻制的提出,推動了銅壺滴漏的產生(畢竟百等分圓周,對於手工製作,難度不小)。

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明末歐洲天文學理論傳入再次提出九十六刻制,清代沿用該制度

標籤: 計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1j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