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前南斯拉夫分為幾個國家

前南斯拉夫分為幾個國家

前南斯拉夫分為幾個國家的答案是:七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首都貝爾格萊德。

該國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着“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故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1945年,約瑟普·布羅茲·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共產黨建立起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4月改憲法,易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兩個共和國脱離南斯拉夫聯邦宣佈獨立。

1991年10月15日,波黑宣佈為主權國。

1991年11月20日,馬其頓宣佈獨立。

1992年2月12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領導人舉行最高級會議,決定組成新的國家。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憲法正式通過,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共和國聯合正式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是約瑟普·布羅茲·鐵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

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鐵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

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鐵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鐵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鐵托本人生長於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地區。

前南斯拉夫分為幾個國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屬於戰勝國陣營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合併,同時吸收了戰敗的奧匈帝國幾個以斯拉夫人為主要居民的行省。黑山失去1878年以來的主權國家地位。

1929年,新國家更名為南斯拉夫。

1941年,納粹德國橫掃南斯拉夫,宣佈塞爾維亞為被佔領土,在克羅地亞族和波斯尼亞族聚居區建立傀儡政權。南斯拉夫其餘領土為德國盟友瓜分。

1945年,在鐵托領導下,建立南斯拉夫聯邦。

1974年,南斯拉夫修改憲法,6個加盟共和國獲得自治地位。塞爾維亞境內阿爾巴尼亞族聚居的科索沃省和匈牙利族聚居的伏伊伏丁那省成為擁有較多自治權的自治省。

1991年,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和馬其頓宣佈獨立,遭到塞爾維亞和黑山的反對。

1992年,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黑)宣佈為主權國家。由於穆族和克羅地亞族贊成獨立,塞爾維亞族抵制投票,波黑三族間爆發了歷時三年半的戰爭。

同年,在全民公決後,塞爾維亞和黑山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1943年11月29日,鐵托於亞伊採的會議上宣佈建立臨時政府—“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否定流亡的王室政府,並在會議中決定國家將採取聯邦制。

1944年12月,共產黨與流亡政府簽下《鐵托-雪巴西茲協定》,規定在南斯拉夫的軸心軍被驅逐後三個月內舉行自由選舉,決定新政府的型態,在此之前先由共產黨管理軍隊、警察、司法和交通。然而,本次選舉僅具有象徵性,共產黨不但運用恐怖暴行操縱選舉,還將其政敵扣上“通敵者”之名而相繼除去,最終組成的聯合政府裏,共產黨掌握了幾乎全部的重大職位。

1945年11月29日,國家制憲會議舉行,決議廢除君主制,建立一個獨立共和國,該日也成為南國的國慶日。

1946年1月30日,制憲會議通過憲法,將南斯拉夫定名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由六個共和國——塞爾維亞、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馬其頓、黑山以及兩個自治省—科索沃與伏伊伏丁那所組成。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國旗

藍、白、紅是斯拉夫人喜愛的顏色。三色旗曾是塞爾維-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聯合王國的國旗。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增加一枚黃邊紅五角星,象徵人民自由解放。

1992年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後,重新啟用三色旗。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國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國徽四周是麥穗,麥穗的下端由一條藍色帶子束連,上面寫着1943。兩束麥穗上端的中央是一顆紅五角星。國徽的中央是6把熊熊燃燒的火炬,它象徵着南斯拉聯邦共和國的6個共和國。

標籤: 南斯拉夫 國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zj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