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長江鮰魚是不是保護動物

長江鮰魚是不是保護動物

長江鮰魚不是保護動物。 初見鮰魚下身略帶粉紅,無鱗,粗長,腹部膨隆,尾呈側扁。

鮰魚是長江水產的三大珍品之一,學名“長吻鮰”,因與“回”同音,民間通稱“回魚”。

長江鮰魚是不是保護動物

鮰魚一般指長吻鮠。長吻鮠(學名:Leiocassis longirostris)是鱨科、鮠屬魚類。體延長,前部粗短,後部側扁。頭略大,後部隆起,不被皮膜所蓋;上枕骨棘粗糙,裸露。

吻頗尖且突出,錐形。口下位,呈弧形。

上頜突出於下頜。眼小,側上位,眼緣不遊離,被以皮膜。眼間隔寬,隆起。

鼻須位於後鼻孔前緣,後端達眼前緣。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

體光滑無鱗。背鰭短,骨質硬刺前緣光滑,後緣具鋸齒;其硬刺長於胸鰭硬刺,起點位於胸鰭後端之垂直上方。脂鰭短,基部位於背鰭基後端至尾鰭基中央偏後。

臀鰭起點位於脂鰭起點之後,至尾鰭基的距離與至胸鰭後端幾相等。胸鰭側下位,硬刺後緣有鋸齒。腹鰭小,起點位於背鰭基後端之垂直下方稍後,距胸鰭基後端大於距臀鰭起點。肛門約位臀鰭起點至腹鰭基後端的中點。

尾鰭深分叉,上、下葉等長,末端稍鈍。體粉紅色,背部暗灰,腹部色淺。頭及體側具不規則的紫灰色斑塊。各鰭灰黃色。

長吻鮠為底層魚類。常在水流較緩、水深且石塊多的河灣水域裏生活。白天多潛伏於水底或石縫內,夜間外出尋食。

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冬季多在幹流深水處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主要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甲殼類、小型軟體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分佈於中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以長江水系為主。

長吻鮠為底層魚類。常在水流較緩、水深且石塊多的河灣水域裏生活。白天多潛伏於水底或石縫內,夜間外出尋食。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冬季多在幹流深水處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

主要以水生昆蟲及其幼蟲、甲殼類、小型軟體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 長吻鮠屬温水性魚類,生存温度為0~38℃,生長適温為15~30℃,pH範圍6.5~9.0,最適pH7.0~8.4,不耐低氧,當池塘水質溶解氧低至2.5毫克/升時,則會浮頭。長吻鮠營底棲生活,喜集羣、畏光。

標籤: 長江 動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yjpyl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