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2023年農曆潤幾月

2023年農曆潤幾月

2023年農曆潤幾月的答案是:閏二月

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曆年的矛盾,防止農曆年月與迴歸年即四季脱節,每2~3年置1閏。古代曾採用十九年置七閏的閏周,到唐代的《麟德歷》時廢除了固定閏周,採用無節令月置閏,因此是該閏時置閏。

農曆是我國的傳統曆法,所採取的傳統農曆是一種以陰曆為基礎,同時又融合陽曆成分而形成的歷法,即為陰陽合曆。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為一回歸年而制定的。陰曆則以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而制定,根據月相確定日期和月份。一個陰曆朔望月平均為29.5306天,12個朔望月為354天或355天,與陽曆迴歸年(約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計的時間差距會超過一個月。因加入了陽曆成分,故農曆是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屬陰陽合曆。由於純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陰曆年與陽曆年之間的天數,於是農曆便通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兩者年總天數相適應。

2023年農曆潤幾月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即每隔兩年到三年,就必須增加一個與上一個月相同的農曆月份,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置閏法的規則是依據與陽曆迴歸年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來定的。一個迴歸年分為二十四節氣,如果二十四節氣從立春排到大寒,那麼單數個就叫做節氣,雙數個叫中氣。農曆用十二箇中氣分別表徵一年的十二個月,中氣與中氣之間的平均相隔相較一個陰曆朔望月會多出近一天。長此以往,總會出現中氣在月末的現象,那麼接下去的一個月必然會沒有中氣而只剩節氣了(也就是下一個中氣位於之後第二個農曆月的月初)。於是這個沒有中氣的農曆月份就被稱作上一個月的閏月。

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漢武帝發現之前的顓頊歷,以建亥(即農曆十月)為歲首已不適用,遂任命司馬遷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孫卿、壺遂及歷官鄧平、落下閎、天文學家唐都等二十餘人,改革曆法。經這批專家通力合作,反覆計算、選擇,終於在這年五月頒佈新曆《太初曆》。

《太初曆》改以正月為一歲之首(秦歷以十月為一歲之首),一月的日數為29.53天,一歲一年的日數是354.36天,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也是中國曆法史上進行的第一次大改革。

農曆年中月以朔望月長度29.5306日為基礎,所以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為保證每月的第一天(七年級)必須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過嚴格的觀測和計算來確定。因此,農曆中連續兩個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還出現過如1990年三、四月是小月,九、十、冬、臘月連續四個月是大月的罕見特例。

最好的辦法就是求出迴歸年日數與朔望月的日數的最小公倍數:我們希望m個迴歸年的天數與n個朔望月的天數相等,也就是應有等式:

m × 365.2422=n × 29.5306。

標籤: 幾月 農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yjp0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