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是什麼

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是什麼

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是什麼的答案是:中國傳統本土地帶的路線為東段,東段的路線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陽關、玉門關。自漢以後,東段路線基本沒有大的變化,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而西域之外向西、向南的路線為西段。

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是什麼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絲路,漢武帝派遣的使節最遠到達了犁軒(今天埃及亞歷山大港,附屬羅馬)。西漢末年,絲綢之路一度斷絕,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的西域,羅馬帝國也首次順着絲路來到當時東漢首都洛陽。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

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東渡,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這條長約7000公里的漫漫長路是經過三百多年幾代人的努力而形成,歷代多有維護及延用。

“傳統絲綢之路”大致可分東、中、西三段。中國傳統本土地帶的路線為東段,東段的路線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陽關、玉門關。自漢以後,東段路線基本沒有大的變化,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而西域之外向西、向南的路線為西段。

陸上絲綢之路具體的路線:東起長安,經河西走廊,過玉門關、陽關,分南北兩路到疏勒(今新疆喀什)會合,越過葱嶺(今帕米爾高原和喀喇崑崙山):北上大宛(中亞費爾幹納盆地)和康居(錫爾河流域)到裏海北岸;南下身(yuān)毒(dú)(印度),西行大月氏(阿姆河流域),經安息(伊朗)轉運到條支(阿拉伯半島)和大秦(地中海東岸)。最南:大秦最北:裏海沿岸。

“傳統絲綢之路”最早源於張騫出使西域。他分別於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兩次出使西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張騫出使西域稱為“張騫鑿空”。張騫後來被譽為“東方的哥倫布”,某種意義上這個比喻只有不及而絕無誇飾。西行路漫漫,許多細節已經無法考證。

海上絲路起於秦漢,興於隋唐,盛於宋元,明初達到頂峯,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在唐安史之亂之前一直是路上絲路為主,而安史之亂後戰亂阻隔,轉向海上,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交流主通道,宋元時期尤其興盛,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主要載體。而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在空間上聯繫在一起的是京杭大運河。海上絲路的重要起點有泉州、番禺(今廣州)、明州(今寧波)、揚州、登州(今蓬萊)、劉家港等。

歷代海上絲路,亦可分三大航線: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朝鮮、日本;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東南亞諸國;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

標籤: 絲綢之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x19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