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寫給誰的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寫給誰的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寫給弟弟蘇轍的。此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中秋,當時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

詞以月起興,以與其弟蘇轍七年未見之情為基礎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之情納入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尋之中,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思念和美好祝願,也表達了在仕途失意時曠達超脱的胸懷和樂觀的景緻。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寫給誰的

這篇中秋詞以“大醉”為主體,“兼懷子由”為輔音,對官場的兇險經歷進行了昇華和概括。蘇軾和蘇轍熙寧四年(1071)在潁州失散後,六年未見。蘇軾曾經是杭州通判,因為蘇轍是濟南的祕書,他特意向北遷,但在密州時,他卻沒有機會見到他:“雖然不遠,卻也有千山萬水,人生在世,誰能知道他們的愛情?”(潁州初別子由)。當然,作為一名“尊主澤民”的作家,與國家的危難相比,兄弟之別和私人恩怨,只是一個次要的道德負擔,這一點,在書目中已經隱隱地暗示了。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宋代〕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 一作:偏向)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通宵痛飲直至天明,大醉,趁興寫下這篇文章,同時抒發對弟弟子由的懷念之情像中秋佳節如此明月幾時能有?我拿着酒杯遙問蒼天。

不知道高遙在上的宮闕,現在又是什麼日子。我想憑藉着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裏比得上人間煙火暖人心腸。月兒移動,轉過了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沒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生本就有悲歡離合,月兒常有圓缺,(想要人團圓時月亮正好也圓滿)這樣的好事自古就難以兩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都能平安健康長壽,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賞明月。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蘇轍(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時期官員、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祕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此後隨張方平、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

宋哲宗即位後,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位列執政。哲宗親政後,因上書諫事而被貶知汝州,連謫數處。宰相蔡京掌權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築室於許州。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

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諡“文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lqldq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