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四個又叕怎麼念什麼意思

四個又叕怎麼念什麼意思

讀音:zhuó;yǐ;lì;jué;意思:連綴;短、不足。

叕是多音字,有四個讀音,分別是:zhuó、yǐ、lì、jué。叕本意是連綴,如“聖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還有短、不足的意思:“聖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

[zhuó]

1.連綴。

2.短,不足:“聖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

[yǐ]

張網的樣子。

[lì]

1.止。

2.系。

[jué]

速。

叒叕、又雙叒叕

文言版《説文解字》: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從又。

白話版《説文解字》:又,手。像手抓握的形狀。字形只畫三根手指的原因,是五根手指排列起來太多,因此略去其二,使字形上手指不超過三個。所有與又相關的字,都採用“又”作邊旁。

四個又叕怎麼念什麼意思

一個漢字是兩個字節。可能有人會想為什麼1個字母是1個字節,而1個漢字需要2個字節。主要可以是説我們中文漢字比字母多很多,使用字母那套編碼無法兼容完我們的漢字。

一個字節是8個位(bit),最多可以表示256個對應字符(2的8次方),如果是2個字節則是16個位(bit),最多可以表示65536個對應字符(2的16次方)。同時也是為了計算機系統原有電子邏輯,則採用2個字節的漢字編碼。

ASCII碼:一個英文字母(不分大小寫)佔一個字節的空間,一箇中文漢字佔兩個字節的空間。一個二進制數字序列,在計算機中作為一個數字單元,一般為8位二進制數,換算為十進制。最小值0,最大值255。如一個ASCII碼就是一個字節。

UTF-8編碼:一個英文字符等於一個字節,一箇中文(含繁體)等於三個字節。

Unicode編碼:一個英文等於兩個字節,一箇中文(含繁體)等於兩個字節。

符號:英文標點佔一個字節,中文標點佔兩個字節。舉例:英文句號“.”佔1個字節的大小,中文句號“。”佔2個字節的大小。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通行。

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者,中國曆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創制漢字。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他語言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製定了《常用漢字表》,韓國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礎漢字》,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現今已廢棄漢字。

標籤: 四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8jd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