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湖北古時候叫什麼國

湖北古時候叫什麼國

鄂國。

湖北省,位於中國中部偏南、長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省會武漢。湖北介於北緯29°05′至33°20′,東經108°21′至116°07′,東連安徽,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北接河南。湖北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部為“魚米之鄉”的江漢平原。

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部,簡稱鄂。地跨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東鄰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全省土地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湖北古時候叫什麼國

全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佔56%,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為四大塊。西北山地為秦嶺東延部分和大巴山的東段。秦嶺東延部分稱武當山脈,呈北西~南東走向,羣山疊嶂,嶺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處為武當山天柱峯,海拔1612.1米。大巴山東段由神農架、荊山、巫山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神農架最高峯為神農頂,海拔3105.4米,素有“華中第一峯”之稱。荊山呈北西~南東走向,其地勢向南趨降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帶。巫山地質複雜,水流侵蝕作用強烈,一般相對高度在700~1500米之間,局部達2000餘米。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其間,形成雄奇壯美的長江三峽,水利資源極其豐富。西南山地為雲貴高原的東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婁山和武陵山,呈北東~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000米,最高處獅子堖海拔2152米。東北山地為綿亙於豫、鄂、皖邊境的桐柏山、大別山脈,呈北西~南東走向。桐柏山主峯太白頂海拔1140米,大別山主峯天堂寨海拔1729.13米。東南山地為蜿蜒於湘、鄂、贛邊境的幕阜山脈,略呈西南~東北走向,主峯老鴉尖海拔1656.7米。

丘陵。全省丘陵主要分佈在兩大區域,一為鄂中丘陵,一為鄂東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荊山與大別山之間的江漢河谷丘陵,大洪山與桐柏山之間的水流域丘陵。鄂東北丘陵以低丘為主,地勢起伏較小,丘間溝谷開闊,土層較厚,宜農宜林。

平原。省內主要平原為江漢平原和鄂東沿江平原。江漢平原由長江及其支流漢江沖積而成,是比較典型的河積~湖積平原,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整個地勢由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佈,河網交織。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東沿江平原也是江湖沖積平原,主要分佈在嘉魚至黃梅沿長江一帶,為長江中游平原的組成部分。這一帶注入長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積狹窄,加之河間地帶河湖交錯,夾有殘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積收縮,遠不及江漢平原平坦寬闊。

湖北省境內除長江、漢江干流外,省內各級河流河長5公里以上的有4228條,河流總長5.92萬公里,其中河長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條。長江自西向東,流貫省內26個縣市,西起巴東縣鯿魚溪河口入境,東至黃梅濱江出境,流程1041公里。境內的長江支流有漢水、沮水、漳水、清江、東荊河、陸水、灄水、倒水、舉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漢水為長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內由西北趨東南,流經13個縣市,由陝西白河縣將軍河進入湖北省鄖西縣,至武漢匯入長江,流程858公里。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稱。境內湖泊主要分佈在江漢平原上。現有湖泊755個,湖泊水面面積合計2706.851平方公里。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長湖、梁子湖、斧頭湖。

標籤: 古時候 湖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44yd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