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城濮之戰雙方是誰

城濮之戰雙方是誰

城濮之戰雙方是誰的答案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和楚國

城濮之戰的雙方是春秋時期的晉國和楚國。城濮之戰,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在衞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

晉文公兑現當年身處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最終楚軍大敗,楚國大將子玉羞憤自殺。

晉國(公元883年-公元923年),是唐朝末年與五代前期李克用建立的政權,部分史學家稱其為"前晉",是後唐的前身,都太原,歷2主,國土長期大體位於今山西中北部、河北一帶。

公元883年,沙陀首領李克用為朝廷平定黃巢之亂有功,被任為河東節度使,從此割據一方。891年,李克用被封為晉王,建立晉國,都太原。由於李克用與朱温結仇甚深,晉與後梁進行長期爭戰,史稱樑晉爭霸。908年,李克用死,子李存勖繼位。923年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同年12月滅後梁,定都洛陽,基本實現了對中國北方的統一。

城濮之戰雙方是誰

楚國(?~前223年),又稱荊、荊楚 ,是先秦時期位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國君為羋姓(金文中為奶姓 )、熊氏(金文中為酓氏 )。周成王時期(一説即前1042年~1021年 ),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

據《清華簡·楚居》記載,楚人立國之初,在鄀國盜牛祭祀一事 ,説明建國之初的貧弱狀況; 經過幾百年發展,楚國在春秋時楚成王之世開始崛起, 奄有江漢,不斷兼併周邊各小諸侯國,周天子賜胙,命楚國鎮守中南。 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 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楚懷王時期攻越國,盡得越國故吳地,越國因此而分崩離析。 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正式滅亡

城濮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32年,春秋時期,由於晉文公與楚成王為爭奪中原霸權而引發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

晉文公於二十年初率領軍隊攻佔楚國的附屬國曹國和衞國想要藉此讓楚軍撤離宋國,結果楚國並沒有上晉國的當,依舊攻佔宋國。面對這種情況,晉國又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宋國去賄賂楚國的同盟國齊和秦,讓這兩個國家勸説楚國撤出宋國。但是楚國並沒有聽取齊、秦的建議,反對撤離宋國。這樣一來,齊、秦對楚國傲慢的態度感到非常不滿,與楚國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深。齊、秦放棄與楚國進行結盟,轉而選擇與晉國結盟。晉國得到了齊、秦、宋三國的鼎力相助,楚國也逐漸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於是,楚成王帶領軍隊率先撤離宋國,以避免秦國在後面進行夾擊。楚國的將領子玉對此感到不服氣,並不聽從楚成王的勸告,竟然狂妄地認為自己能跟晉軍進行一番較量。在子玉極力勸説楚成王的情況下,楚成王才勉強派出一部分兵力去支援子玉。子玉得到兵力以後,便對晉國提出要求,讓晉國重新為曹、衞復國,晉國一面在暗中許諾幫曹、衞復國,又讓他們與楚國絕交,一面又把楚國的使者給扣押,這使得子玉非常憤怒。子玉果斷出兵,晉文公為了避開楚軍的鋒芒,於是退避三舍到了城濮。在城濮展開的戰爭中,晉軍先擊潰較弱的楚右軍,又誘惑楚左軍進行攻擊,把左軍擊潰。最後,子玉認為大局已定宣佈撤兵,又覺得自己無臉再回楚國便在半路上自殺了。

標籤: 濮之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3lzn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