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東漢時稱南海是什麼

東漢時稱南海是什麼

漲海。

東漢時期稱南海為“漲海”。根據記載,“漲海”一名一直被沿用到南北朝,南北朝時期稱其為“漲海”、“沸海”,清代時期被改為“南海”,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傳統經濟魚類的重要產卵場和索餌場。

南海位於北緯23°37′以南的低緯度地區,北抵北迴歸線,南跨赤道進入南半球,南北跨緯度26°47′,位於印尼的南蘇門達臘和加裏曼丹之間,北邊至中國廣東、廣西、福建,香港和澳門,東北至台灣島,東至菲律賓羣島,且包含呂宋海峽西半側,西南至越南與馬來半島,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匯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韓江以及中南半島上的紅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南海周邊國家(地區)從北部順時針方向有台灣地區、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中國(大陸地區)。

東漢時稱南海是什麼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又一個大一統的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兩漢。

新朝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西漢宗室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於鄗城,後定都於雒陽 ,延續"漢"的國號,史稱東漢。 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枱權力得到提升。 漢明帝、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 漢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以後,掃滅外戚,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史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豪強勢力大肆兼併土地。漢桓帝、漢靈帝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負,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 ,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董卓被殺死後,建安元年西歸(196年) ,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東漢在文化、科技、軍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鄭玄將經學推向高峯並開創鄭學,科技上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和渾天儀,軍事上迫使北匈奴西遷,佛教在此期間經白馬寺傳入中國。東漢豪強地主勢力擴張並形成門閥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內遷,北匈奴西遷後鮮卑人佔據漠北,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標籤: 時稱 南海 東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ls/04d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