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科普

> 三吏三別是什麼

三吏三別是什麼

三吏三別是什麼

三吏三別分別為《 新安吏》《 石壕吏》《 潼關吏》《 新婚別》《 無家別》《 垂老別》,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代表作品。

作品寫於安史之亂期間,此時詩人被貶,離開洛陽,途經新安、潼關、石壕,所經之處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引起了詩人感情上強烈的震動;於是實錄所見所聞,深刻寫出了民間疾苦及在亂世之中身世飄蕩的孤獨,揭示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達了作者對倍受戰禍摧殘的老百姓的困苦和對老百姓的同情。

拓展資料:

杜甫公元712年出生於河南鞏縣。746年赴京應試,落第後旅居長安京兆(長安)杜陵。杜陵在長安城東南,古為杜伯國,漢宣帝在此築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東南十餘里有小陵,稱少陵,為漢許皇后葬處。杜甫在詩中常自稱杜陵布衣、 少陵野老。因此後人亦稱杜甫為 杜少陵,杜甫草堂就又被稱為少陵草堂。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入蜀,在這裏築茅屋而居,前後住了四年,並寫詩240餘首,包括《蜀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等名篇。765年攜家經水路出蜀。後飄泊於荊、湘,以舟為家,770年病逝於湘江舟中,卒年59歲。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之。

標籤: 三吏 三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kp/gog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