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行百里半九十出自哪裏

行百里半九十出自哪裏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出自西漢·劉向的《戰國策·秦策五·謂秦王》:“詩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原文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越要堅持到最後。常用於以勉勵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行百里半九十出自哪裏


“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句話出自哪裏?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謂秦王》

1、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的讀音是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意思是能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了一半。

2、原文

謂秦王曰:“臣竊惑王之輕齊易楚,而卑畜韓也。臣聞,王兵勝而不驕,伯主約而不忿。勝而不驕,故能服世月塞入不忿,故能從鄰。今王廣德魏、趙,而輕失齊,驕也戰勝宜陽,不恤楚交,忿也。驕忿非伯部之業也。臣竊為大王慮之而不取也。

“《詩》雲:‘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與終。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瑤殘範、中行,圍逼晉陽,卒為三家蓄吳王夫差棲越於會稽,勝齊於艾陵,為黃池之遇,無禮於宋,遂與勾踐禽,死於幹隧樑君伐楚勝齊,制趙、韓之兵,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後子死,身布冠而拘於秦。三者非無功也,能始而不能終也。

“今王破宜陽,殘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國,徙兩週之疆,而世主不敢交陽侯之塞取黃棘,而韓、楚之兵不敢進。王若能為此尾,則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為此尾,而有後患,則臣恐諸侯之君,河、濟之士,以王為吳、智之事也。

“《詩》雲:‘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今大王皆有驕色,以臣之心觀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韓以拒秦,四國之兵敵,而未能復戰也。齊在繩墨之外以為權,故曰先得齊、宋者伐秦。秦先得齊、宋,則韓氏受獎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齊,則魏氏鑠魏氏鑠,則秦孤而受兵矣。若隨此計而行之,則兩國者必為天下笑矣。”

3、譯文

有人對秦王説:“我不明白大王為何要小看齊、楚,輕慢韓國。我聽説:‘王者,出兵取勝而不驕傲霸者,主持盟約而不暴躁。戰勝了不驕傲,所以能使諸侯誠服結盟而不暴躁,所以能使鄰國順從。’理在,您大大地施惠於魏、趙,而輕易地失掉齊國,這就是驕傲在宜陽打了勝仗,而不顧楚國的邦交,這就是暴躁。驕傲、暴躁絕不能成就霸王的事業。我為大王考慮,這種做法實不可取。

“《詩經》上説:‘萬事都有個開始,但很少能夠善始善終的。’所以先王看重的就是善始善終。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從前智伯瑤滅掉範氏、中行氏,又圍逼趙都晉陽,趙、魏、韓三國聯合,終於殺了智伯瑤,而智氏被三國所恥笑。吳王夫差囚困越王句踐於會稽山,又戰勝齊國於艾陵,更大會諸侯於黃池,對宋國無禮,終於被勾踐所擒,死於幹隧。梁惠王進攻楚國,戰勝齊國,制服了趙、韓之兵,率領十二諸侯,朝拜周天子於孟津,但後來,太子申被戰死,自己也敗於齊國,做了俘虜。智伯瑤、吳王夫差、梁惠王三人並非無功於國,可是,都因只能善始而不能善終啊!

如今秦國攻破宜陽,佔領三川,使得天下策士惶恐震懼、閉口無言隔絕諸侯之間的呼應,使東、西二週疆界因秦兵的進逼而屢屢更改,使各路諸侯不敢聚合策劃圖謀秦國還奪取了黃棘這地,使韓、楚之兵不敢西進。既已取得這樣的成就,大王如果兢兢業業,謹慎到底,王霸之業可指日而待。假如慎始而不能克終,就會後患無窮。臣擔心諸侯之君,河、濟一帶的有識之士會認為大王步夫差、智伯之後塵。

《詩經》上説:‘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還只是一半。’着重指出走最後一段道路是十分艱難的。如今大王常常有驕傲的情緒,臣曾經留心觀察,方今天下之事,根據諸侯的心意,不是聯合對付楚國,就是併力收拾秦國。何以見得?秦人援魏抗楚,楚人援韓抗秦,只因勢均力敵,正處在相恃不下的局面。而宋、齊兩國置身四國之外,就顯得舉足輕重。因此可以斷言秦、楚兩國誰先爭取到宋、齊,誰就能取得最後的成功。秦國如果爭得兩家外援,就能遏制削弱韓國韓國受到遏制,那麼楚國便孤立無援而遭到打擊假如楚國先得到齊國的援助,魏國就會衰敗,魏國衰敗之後,秦國就會陷入孤立,飽受戰禍。如果按這條路走下去的話,那麼秦、楚兩國必然有一方遭受敗亡之辱。”

行百里半九十出自哪裏

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漢劉向的《戰國策-秦策五-謂秦王》,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即使走到九十里,也只能夠算是才開始一半。

行百里半九十這句話,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勵志警言,其實這句話是有典故出處的,那麼行百里半九十出自哪裏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詳細內容01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的讀音是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意思是能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了一半。

02

《詩》雲:‘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今大王皆有驕色,以臣之心觀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韓以拒秦,四國之兵敵,而未能復戰也。齊在繩墨之外以為權,故曰先得齊、宋者伐秦。秦先得齊、宋,則韓氏受獎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齊,則魏氏鑠魏氏鑠,則秦孤而受兵矣。若隨此計而行之,則兩國者必為天下笑矣。

03

電話的發明家貝爾只不過是在物理實驗中把一個旋鈕多旋了幾圈,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就這樣誕生了。而在這之前愛迪生及許多科學家都認為電話不可行而放棄了實驗。

04

在日常生活中,中華民族先哲們深深體會到事業成就之艱難,越到最後階段,往往越艱難,越容易失敗。《尚書》説“為山九仞,功虧一簣”,要堆一座九仞高的山,就算只剩最後一筐土石沒倒上去,山的高度也達不到,仍然意味着失敗。孟子説:“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想有所作為就好比挖井,就算挖得很深,只要見不到泉水,仍是一口廢井。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老子很深刻地指出:“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

05

幹事情越接近完成時越艱難、越關鍵。很多人開始的時候總是雄心壯志,宏圖遠大,可是隨着時間的進行,慢慢的就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毅力,沒有了決心。到最後草草了事。

“行百步者半九十”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裏?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謂秦王》,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越要堅持到最後。

全文(節選)如下:

《詩》雲:‘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今大王皆有驕色,以臣之愚觀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

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韓以拒秦,四國之兵敵,而未能復戰也。齊、宋在繩墨之外以為權,故曰先得齊、宋者伐秦。

秦先得齊、宋,則韓氏鑠;韓氏鑠,則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齊,則魏氏鑠;魏氏鑠,則秦孤而受兵矣。若隨此計而行之,則兩國者必為天下笑矣。

譯文如下:

《詩經》上説:‘走一百里路,即使走了九十里還只是一半。’着重指出走最後一段道路是十分艱難的。如今大王常常有驕傲的情緒,臣曾經留心觀察,方今天下之事,根據諸侯的心意,不是聯合對付楚國,就是併力收拾秦國。何以見得?

秦人援魏抗楚,楚人援韓抗秦,只因勢均力敵,正處在相恃不下的局面。而宋、齊兩國置身四國之外,就顯得舉足輕重。

因此可以斷言秦、楚兩國誰先爭取到宋、齊,誰就能取得最後的成功。秦國如果爭得兩家外援,就能遏制削弱韓國;韓國受到遏制,那麼楚國便孤立無援而遭到打擊;假如楚國先得到齊國的援助,魏國就會衰敗,魏國衰敗之後,秦國就會陷入孤立,飽受戰禍。

如果按這條路走下去的話,那麼秦、楚兩國必然有一方遭受敗亡之辱。

擴展資料:

《謂秦王》出自《戰國策》

《戰國策》是中國古代的一部歷史學名著。它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是第一部)又稱《國策》。是戰國時期遊説之士的著作。

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行百里者半九十

行百里者半九十整句詩

“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整句詩:虧功一簣,未成丘山。鑿井九階,不次水澤。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濟濡其尾。故曰時乎,時不再來。終終始始,是謂君子。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五·謂秦王》:“詩云:‘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此言末路之難也。”原文的意思是:能走完百里路程的人,比走完九十里路程的人少了一半。

後人將“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改為“行百里者半九十”,去掉一個“於”字,意思就又可以理解為: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開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難,越要堅持到最後。該成語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定語。常用以勉勵人做事情要堅持到底不鬆勁。

標籤: 行百里 九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yyoj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