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當成一家的私有。後指國家的一切都屬於人民。

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天下為公

成語發音:tiān xià wéi gōng

成語解釋: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當成一家的私有。後指國家的一切都屬於人民。

成語出處:西漢 戴聖《禮記 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成語繁體:天下為公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人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為,不能讀作“wèi”。

近義詞: 天下一家 

成語例句:萬古千秋業,天下為公器。(陳毅《湖海詩社開徵引》詩)

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天下為公的意思如下:

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美好社會的政治理想。

天下為公的漢語拼音是:tiān xià wéi gōng。

出處: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的造句如下:

(1) 真正的人民公僕,應以天下為公。

(2) 天下為公,是我國古代人民的一種美好的理想。

(3) 天下為公,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為響亮的口號之一。

(4) 天下為公,是中國共產黨的美德。

(5) 只有天下為公的時候,人們才能各得其所。

(6) 華夏大陸在大同會的統治之下,以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為最終理想。

(7) 實踐大學的中心思想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8 ) 馬英九表示,孫穗芳繼志述事,延續祖先長輩的偉大事蹟,尤其不忘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他很感動孫中山先生有這樣的孫女。

(9) 羅煥章等那人走了之後,才順着小院落的圓形門洞走了進去,迎面一間廳堂,上面掛着牌匾,仔細一看卻是草體寫就的四個字,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什麼意思 天下為公的意思

1、天下為公,漢語成語,拼音是tiān xià wéi gōng,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正確的社會政治理想。

2、出自《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3、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於人。

請問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原意是天下是公眾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後成為一種正確的社會政治理想。

出自:《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漢禮學家戴聖編著的《禮記》中的一篇散文。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閉,是謂大同。

白話譯文: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因此人們不僅僅以自己的親人為親人所贍養,不僅僅撫育自己的子女。

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壯年人能為社會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有人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

對於財貨,人們憎惡把它扔在地上的現象,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因此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户户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理想社會。

示例:天下為公,是我國古代人民的一種美好的理想。

擴展資料

孫中山眼中的“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的“公”字,照東漢經學家鄭玄的解釋,即是“共”的意思。“天下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

到了孫中山那裏,“天下為公”藴含的內容更深邃,更寬廣。他説:“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這樣的説法,人民對於國家不只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

一個“共”字,涵蓋面是那麼大,“國家”、“政治”、“利益”都在它的籠罩之下。國家為“人民所共有”,政治為“人民所共管”,所得的國家利益為“人民所共享”。

實現“天下為公”的途徑

孫中山力圖通過實行三民主義,做到“公天下”。他主張實行民族主義,即實行民族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恢復中華,把一家一姓的天下變成“公天下”。並在清王朝覆亡之後,繼續進行民族革命,反對官僚、軍閥的專權,把官僚、軍閥的天下,變成人民的天下。

同時將國內各民族融合成一個很文明、很強大的統一中華民族,以便抵抗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從列強手中奪回失去的土地和利權,使中國成為獨立、富強的國家。

孫中山深知,為實現“天下為公”,必須跟以天下為私的人作鬥爭。他指出:“共和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僕。

民國成立十年,那些公僕太壞了,把中國攪得不成樣子……”孫中山所説的攪亂民國的所謂“公僕”,指的是袁世凱、張作霖、曹錕、龍濟光等人,這些官僚、軍閥把軍隊當作私有,把政權當作私有,把國家當作私有。

所以他説:“以後不用革命精神來改造民國,再沒有別的希望。”對於全國統一、革命黨成為執政黨之後,將會出現的腐敗現象,孫中山不會沒有預料。他曾設想,採用外國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加上中國的考試權和監察權,造成一個“五權分立”的政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標籤: 天下為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p6m6x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