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古代行房禮描述

古代行房禮描述

中國是禮儀之邦,我們看到一些早期的歷史著作都與禮有關。比如:《周禮》、《禮記》、《儀禮》等等。先秦的很多著作都以禮為重,特別是儒家的典籍。時至今日,禮儀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禮之重要,不僅對於個人,對於整個社會都是非常重要的。

古代行房禮描述

“行房事”,這個詞用在夫妻之間的性事上,已經很文明瞭。但我國古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這個詞還不夠高雅。因此,古人為“行房事”取了一個非常高雅的稱呼—“敦倫”。“敦倫”最早是指新婚夫婦依禮行事,後來泛指夫妻之間行房事。

在“敦倫”的解釋中,有“依禮行事”四個字。這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古代男子在“敦倫”之前是要徵求妻子的意見的,假如妻子不允許,那就不能“敦倫”,得到妻子的允許之後,男子才能與妻子“敦倫”。這是什麼?這是尊重,這是禮儀。

看到這裏,大家肯定不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古代是男權社會啊,女性地位不高啊,“敦倫”還需要徵求妻子的意見?不同意就不“敦倫”。其實,這沒有什麼奇怪,在古代就是如此。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古代男性,在與妻子“敦倫”之前,還要先向妻子道歉。翻閲史上的一些筆記雜談之後,節選了幾條:

一、傳宗接代

夫:“娘子,你能嫁給我,我很感激。本不應與你發生那齷齪不堪之事,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為了我張家的傳宗接代,夫君在此冒犯了。還請娘子理解,娘子若是不同意,夫君決不強求。”妻:“我的郎,嫁入張家,就是你張家的人,為你張家傳宗接代是應該做的。你不必過分自責,吹燈安歇吧。”

二、直奔主題説

夫:“娘子,我欲行雲雨之事,不知娘子願意否?”妻:“官人隨心所欲吧。"

三、跪禮道歉

男子邊倒退邊説:“夫人,在此給你行禮了。”然後跪下就拜。女子趕緊向前扶起丈夫,夫説:“夫人,你不嫌我貧窮低賤,下嫁於我,甚是感激。本不該對你做出齷齪之事,奈何夫妻之間既已結婚,那事不做不可。我這一跪,既向你表達敬意,又向你表達歉意。” 妻:“我的郎,您不必自責,既已嫁你,那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要作甚,做便是了,一切依你。”



在古代夫妻房事之前,都需要講究哪些禮儀呢?

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古人特別講究禮儀,可以説時時處處都要講究禮儀的規範。甚至古代夫妻房事的時候,也要講究禮儀。意不意外,驚不驚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古代夫妻房事禮儀的那些事,很值得我們借鑑喲!

徵得女子的同意

古代夫妻子房事前,按照禮數,男子必須徵得女子的同意,正所謂夫妻雙方自願。明馮夢龍《古今譚慨·迂腐部·敬妻》記載:“唐薛昌緒與妻會,必有禮容,先命女僕通語再三,然後秉燭造室,高談雅論,茶果而退。或欲就宿,必請曰:‘昌緒以繼嗣事重,輒欲卜一嘉會。’候報可,方入,禮亦如之。”

預先向妻子道歉

據史料記載,古人行周公之禮前還要預先向妻子道歉,請求原諒:“昔有某教官五十續絃,……教官頂戴袍褂入房,移雙燭於牀前,將新娘扶坐牀上……退三步,恭對長揖者三,祝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某老矣,今日不負蘀突夫人,而施及下體。”

通過上文可知,唐朝的薛昌緒和某教官想要和妻子行房,以“繼嗣”大業為藉口來徵得妻子的同意,這樣才可以正常進行。這雖然看起來有點迂腐但是形象地説明了古代行夫妻房事前要徵得妻子同意的禮數。很多人將這些事當成笑話來看,認為他們是假道學,虛偽。實際上,在古代凡事都要講究禮教的時代,一言一行就要注意禮數,夫妻之間如此這樣也很正常。

即使是自己的妻子,也絕不霸王硬上弓。實際上,古代男尊女卑,自己的丈夫敬妻,講禮教,她們自己心裏也有數,也會按禮數走,不會駁了丈夫的面子。夫妻之間講禮儀,可使雙方更容易儘快地進入賞心悦目、身心愉快的夫唱婦和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代夫妻房事又叫周公之禮。

當然,這些禮儀並非是所有人都會遵守的,更多的是一些讀書人的做法,其他大部分人可沒有這麼斯文了,特別是一些色痞子霸王硬上弓,也不在少數。

結語

古代夫妻房事前的禮儀,看似非常的迂腐,但其實,這恰恰最能反映出對妻子的尊重,也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夫妻雙方的和諧,共享人倫之樂。特別是他們走在行周公之禮前,徵得妻子同意的做法,非常好,你情我願,其樂融融。我們現在人都應該學習這一點,不僅可以讓夫妻關係更和睦,而且還能避免所謂的“婚內強姦”的發生。

同房,在中國古代的時候為何被叫做“周公之禮”?

同房,在我國語言文化裏可以被稱為洞房花燭夜,還可以稱為周公之禮。

在我國古代時期,對於同房有很多講究,。而在西周時期,人們文明開始不久,對婚姻這方面就很混亂。

周公覺着這樣下去不行,要杜絕男女交接混亂不堪場面,於是周公開始研究婚姻方面問題。

周公把男女之間決定結婚開始,到説親嫁娶劃分為七個環節。分別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

周公開展這個婚儀七禮後,人們對婚姻開始重視,一個男人要娶一個女人回家,就絕對不能少了這些步驟。

其中敦倫就是我們所説同房,周公想要給百姓們演示這個婚儀七禮,想讓妻子一起配合,可是他妻子不願意在外人面前演示如何男女歡愛事。

畢竟這種事情是沒有辦法讓外人看見,周公妻子拒絕後,周公看見自己兒子正在玩葫蘆,他一下有了靈感。

於是周公就在講學時,用被切開葫蘆來做演示,告訴大家,一對夫妻就像一個完整葫蘆,只有切開之後才有男女之分。

夫妻結婚之後就像把分開葫蘆結合在一起,這樣做就是陰陽結合,乾坤有序。

夫妻也應該是一夫一妻,才能算一個完整葫蘆,後來大家把分開葫蘆一個上面系一條紅色綢子,一仰一合放在新房裏面。

新婚夫妻在舉行完儀式後,回到新房裏面還要坐在牀邊,接受來自長輩和吉祥婆婆祝福。

之後新婚夫妻可以進行男女歡愛之事,同房之事説起來有點羞恥,所以大家根據這件事是周公發明,創造出禮儀來就把這件事改成行周公之禮。

在古代就開始一直流傳着,同房之事就是行周公之禮。這樣説比較文雅一點,也不會讓人覺着羞恥。

古人在行房前有什麼儀式

古代夫妻行事前需得女方同意

古代夫妻敦倫時,男子必須徵得女子的同意。明馮夢龍《古今譚慨·迂腐部·敬妻》記載:“唐薛昌緒與妻會,必有禮容,先命女僕通語再三,然後秉燭造室,高談雅論,茶果而退。或欲就宿,必請曰:‘昌緒以繼嗣事重,輒欲卜一嘉會。’候報可,方入,禮亦如之。”

清遊戲主人《笑林廣記·腐流部·行房》載:“一秀才新娶,夜分就寢,問於新婦曰:‘吾欲雲雨,不知娘子尊意允否?’新人曰:‘官人從心所欲。’士曰:‘既蒙俯允,請娘子展股開肱,學生無禮又無禮矣。’”即使是自己的妻子,也絕不霸王硬上弓。夫妻禮儀有加,可使雙方更容易儘快地進入賞心悦目、身心愉快的夫唱婦和的最高境界。

  2.古代夫妻行事前向妻子道歉

據有的史料記載,有人敦倫前還要預先向妻子道歉,請求原諒:“昔有某教官五十續絃,教官頂戴袍褂入房,移雙燭於牀前,將新娘扶坐牀上,舉手扞其褲,分其兩腿,高舉之,詳視其私,點頭讚歎,於是退三步,恭對長揖者三,祝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某老矣,今日不負蘀突夫人,而施及下體。”

那個教官和薛昌緒想和妻子行房,都不約而同地以“繼嗣”大業為藉口,其實並不奇怪,《禮記》對婚姻的解釋就是“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有些人總是把他們的故事當笑話來講,説他們是假道學,虛偽。但我認為,在大男子主義盛行的封建時代,能這樣對待妻子,也着實不易,值得今天的有些丈夫學習學習在學習,尤其是那些把妻子簡單當成生育工具的丈夫更應該學習這些禮儀。

中國古代夫妻有什麼禮儀?

1、過大禮

訂親之最隆重儀式,約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進行。男家擇定良辰吉日,攜帶禮金和多種禮品送到女家。

2、安牀

擇定良辰吉日,在婚禮前數天由好命佬將新牀搬至適當位置。然後,在婚禮之前,再由好命婆負責鋪牀,將牀褥、牀單及龍鳳被等鋪在牀上,並撒上各式喜果,如紅棗、桂圓、荔枝幹、紅綠豆。安牀後任何人皆不得進入新房及觸碰新牀,直至新人於結婚當晚進房為止。

結婚當晚,新人進新房後可讓小孩在牀上食喜果,稱為“壓牀”,取其百子千孫之意。新郎的同輩兄弟可以鬧新房,古時認為“新人不鬧不發,越鬧越發”,並能為新人驅邪避兇,婚後如意吉祥。

3、嫁粧

收到大禮後,女家的粧套須最遲於結婚前一天送到男家。這批大箱小箱的嫁粧,為女家身份與財富之象徵。嫁粧除珍貴的珠寶首飾外,主要是一些象徵好兆頭的東西。

如:剪刀(蝴蝶雙飛)、痰盂(子孫桶)、尺(良田萬頃)、片糖(甜甜蜜蜜)、銀包皮帶(腰纏萬貫)、花瓶(花開富貴)、銅盆及鞋(同偕到老)、龍鳳被、牀單及枕頭一對、兩雙用紅繩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蓮子、龍眼(豐衣足食)。

3、上頭

男女雙方在婚禮前夕,擇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個時辰,即一小時前),進行上頭儀式。這種儀式須由“好命佬”及“好命婆”(分別是男女雙方的長輩或親友,擇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雙方各自家中舉行。

4、迎親

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攜着花球迎接新娘。當抵達女家後,第一關便是“入門”。若要順利接得美人歸,必須經過一連串智力及體能測試,必要時還加上歌情話,但最重要的還是豐厚的“開門利是”,眾姊妹滿意後才開門。

5、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新人再向雙親奉茶跪拜(若依照舊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見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是新人應站着奉茶給岳父岳母。不過現時已沒有這麼講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新娘準備兩封利是,分別為威旺金及滿堂利是,過門後交予家姑。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婚姻禮儀

古代的夫妻同房,為什麼要叫做“周公之禮”?

古人特別重視家庭的傳承,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夫妻雙方的禮貌。古人有一張瘦削的臉,很容易害羞。“性”這個詞永遠不能説,所以慢慢地,“周公的禮物”成了性的同義詞。周公的初衷是整頓民風,完善國家管理體制,教育人民,他老人家可能從未想到他創作的儀式音樂“周公之禮”會成為婚姻事務的同義詞。

“周公之禮”通俗指夫妻同房,做愛,發生性關係。“周公之禮”是漢語中關於性關係的一種委婉説法,有點戲謔的意味。 相傳西周初年男女濫情,但是周公發現這樣不行,於是規定:男女在結婚前不能隨便發生性關係,除非到了結婚當天才行。後來人們管這個叫“周公之禮”。

相傳西周初年,婚俗混亂,輔佐天子執政的周公為整飭民風,親自制禮教民。周公格外重視婚禮,從男女説親到嫁娶成婚,共分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敦倫七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具體細緻的規定,合稱“婚義七禮”、“士婚義七禮”,為讓“士”人理解如何執行“七禮”,周公遂與妻子一起演禮,現身説法。

周公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標籤: 行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p4k1k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