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司馬昭之心是什麼意思?

司馬昭之心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司馬昭之心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司馬昭之心

成語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成語解釋: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成語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高貴鄉公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成語繁體:司馬炤之心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路人皆知 查看更多司馬昭之心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清 梁啟超《新民論 論民族競爭之大勢》:“豈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者耶?”



司馬昭之心是什麼意思(簡單的説一下)

司馬昭之心是來説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

拼音:sī mǎ zhāo zhī xīn

造句:

1、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不要為他掩飾。

2、別再拿班做勢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3、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4、十年動亂中,“四人幫”篡黨奪權的野心有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5、然而,處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特定歷史年代,黑暗險惡的政治局勢使其理想志向無從實現。

6、泰爾親王都不敢往下想了,那表情,真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7、小姐,趙珏謀叛,行跡昭彰,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故今前往襄陽王府,無異於飛蛾赴火,自陷龍潭虎穴,兇險非同尋常。

8、你還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資料拓展:

曹丕建立魏國時,得到大將司馬懿的支持。曹丕死後,魏明帝曹睿即位,司馬懿和他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專權時,篡位野心日益顯露,魏帝曹髦曾氣憤地對大臣説:“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他來奪走皇位。”

不久,曹髦策劃除掉司馬昭,結果事情敗露,反被司馬昭殺死。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從此,在曹魏政權中,再也沒有人敢公開反對司馬氏的統治了。

司馬昭之心什麼意思

司馬昭之心:篡魏自代的野心。

司馬昭是三國時魏臣,繼其父及其兄之後,繼續發展司馬家族勢力權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盡皆知。其黨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馬炎後來篡魏自立。後來,人們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説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彥士,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國時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

曹髦即位前為高貴鄉公,司馬師廢齊王曹芳後,身為宗室的曹髦被立為新君,但曹髦對司馬氏兄弟的專橫跋扈十分不滿,於甘露五年(260年)召見王經等人,對他們説“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帶領宂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授予鎧甲兵器,率領僮僕數百餘人討伐,然而此次行動卻被司馬昭知曉,在司馬昭心腹賈充的指使下,曹髦被武士成濟所弒,年僅20歲。

司馬昭之心什麼意思?

司馬昭之心釋義: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司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基本釋義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 處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傳》:“高貴鄉公卒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例 句

清·梁啟超《新民論·論民族競爭之大勢》:“豈所謂~,路人皆見者耶?”

典 故

司馬懿殺了曹爽,掌握了魏國實權。他死後,他兒子司馬師又掌了權。司馬師對反對他的大臣大開殺戒,廢除了魏少帝曹芳,改立曹髦。對不服從的地方勢力東征西討。司馬師死後,他弟弟司馬昭做了大將軍。司馬氏父子三人,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專橫。魏帝曹髦忍耐不住了。

有一天,曹髦對三個近臣説:“司馬昭的野心,過路人都知道了,我不能再忍受了。今天和你們一起去討伐他。” 從懷裏掏出一道寫好的詔書,扔在地上,説:“我已經下了決心,就是拼個死也不怕。”説完他進宮去了。這三個近臣當中,有兩個人馬上溜出去向司馬昭報信。當二十歲的曹髦集合了宮內的禁衞軍和侍從太監,吵吵嚷嚷的從宮裏殺出來,就被司馬昭的人馬保圍。曹髦最後被殺。

司馬昭之心是什麼意思

“司馬昭之心”的意思是:野心非常明顯。完整的成語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為野心非常明顯,為人所共知。成語用法:作賓語、分句,指人所共知的野心。

典故:

司馬昭是三國時魏臣,繼其父司馬懿及其兄司馬師之後,繼續發展司馬家族的勢力,權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後率人討伐司馬昭,被其黨羽刺死(見司馬昭弒君),而司馬昭未受追究,後來更被封為晉王,死後其子司馬炎篡魏自立(見魏晉禪代)。

寓意:

人們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來説明陰謀家的野心非常明顯,已為人所共知。

標籤: 司馬昭之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p4j0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