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恭州改重慶是誰

恭州改重慶是誰

恭州改重慶是宋光宗,趙惇。

恭州改重慶是誰

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後登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擴展:

重慶,古稱巴,原本是一個古老的部落屬地,其歷史迄今已逾3000年。西漢時改稱江州,隋、唐、五代、北宋時稱渝州。北宋末期曾有短暫時期稱恭州,至南宋光宗趙淳,先封恭王,後繼帝位,所謂“雙重喜慶”是也,與登基當年下詔書改恭州為重慶府。



改恭州為重慶的是誰

改恭州為重慶的是宋光宗趙惇。

南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宋光宗趙惇是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朝第三位皇帝,臨安府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為成穆皇后郭氏。

趙惇繼位之初,確有革故鼎新之意,能聽取臣下諫言,也裁汰了一些不肖者。但他“宮闈妒悍”,懼內心理嚴重,以致後期荒廢朝政;又聽信讒言疏離趙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機。趙惇在位五年,“乾淳之治”的成果漸消,南宋開始由盛轉衰。

重慶的風俗民情

重慶有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遊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範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

由於古時候重慶地域閉塞,道路坎坷,氣候濕熱,巴渝人在衣食住行娛樂等生活方式與習俗上,又帶有自己十分獨特的色彩,爽直中帶幾分魯莽,熱情中帶幾分狡黠,幽默中帶幾分土俗,認真中帶幾分滑稽,閒逸中帶幾分急躁,寬容中帶幾分排外。重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及羣眾節令活動等,也頗能反映巴渝風俗民情。

改恭州為重慶的是誰?

改恭州為重慶的是宋光宗,北宋崇寧元年(1102),渝州(今重慶)改名為恭州,公元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登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

重慶是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又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

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擴展資料:

重慶,一座滿城飄着火鍋香味的城市,古名稱“巴”。從“巴”到“重慶”,名稱屢經歷史變遷。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國,置巴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

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後更名荊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恭州

改恭州為重慶的是誰 改恭州為重慶的人

1、下令改恭州為重慶的是宋光宗趙惇。南宋淳熙十六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2、宋代,重慶先後短暫屬西川路、峽西路(也叫峽路,治奉節)管轄,大部分時間則屬於夔州路(治奉節)管轄。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後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迄今已有800餘年。

3、恭州是重慶古稱,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圖中今重慶主城附近,標註為“恭”,治巴縣,在今重慶境內標註有涪、夔、黔等40餘處地名。北宋崇寧元年,因國子博士南平(現綦江)僚人趙諗被人告發“謀反”,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遂改為“恭州”,取恭順之義。

4、重慶是中國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又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改恭州為重慶的是哪一位皇帝 改恭州為重慶的皇帝

1、重慶得名至今已有800餘年.下令改恭州為重慶的是宋光宗。800年前---南宋時,趙敦封恭州王,後即帝位,就是歷史上的宋光宗,他即位後,自詡“雙重喜慶”,遂於1189年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2、趙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即宋光宗(1189年—1194年在位),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趙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標籤: 恭州 重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l9d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