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不勝感激是什麼意思

不勝感激是什麼意思

不勝感激是什麼意思

不勝感激”的意思是:對於某人某物有不盡的感動與感恩之情。對其懷有強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報答恩情。

不勝:經不起;不能承受。

該句出自於: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意思是: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激不盡。

由於此文是奏章,內容是諸葛亮出師伐魏前向劉禪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由於諸葛亮要讓劉禪知道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因而文中兼敍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又由於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無限忠誠,披肝瀝膽相待,因而言詞充滿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具體地説,前部分重在曉之以理,後部分重在動之以情。總的是以議論為主,融以敍事和抒情。全篇文字從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闢,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原文節選: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1,不效,則治臣之罪2,以告3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4,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5,以彰其咎6;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7,察納雅言8,深追先帝遺詔9。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10遠離,臨表涕零11,不知所言12。

譯文如下:

希望陛下把討伐曹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於先帝的英靈。如果不能進獻增進聖德的忠言,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的怠慢。以表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謀求自強,徵詢臣下的意見,考察並採納正確的言論,深思先帝的遺詔。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現在即將遠離,一邊寫表,一邊流淚,真不知該説些什麼。

相關注釋:

1、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把討伐曹魏復興漢室的任務交付給我。託:託付,交付;效:效命的任務。

2、不效則治臣之罪:沒有成效就治我的罪。

3、告:告慰,告祭。

4、興德之言:發揚陛下恩德的忠言。

5、慢:怠慢,疏忽,指不盡職。

6、彰其咎:揭示他們的過失。彰:表明,顯揚;咎:過失,罪。

7、諮諏(zōu)善道:詢問(治國的)良策。諏(zōu),詢問,諮詢。

8、察納:識別採納。察:明察;雅言:正確的言論,正言,合理的意見。

9、深追:深刻追念;先帝遺詔:劉備給後主的遺詔。遺詔:皇帝在臨終時所發的詔令。

10、當:在……時候。

11、臨:面對;涕:眼淚;零:落下。

12、不知所言:不知道説了些什麼。

創作背景:

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漢建興元年(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建興五年(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即這篇《出師表》。

作者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南縣)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早年避亂於荊州,隱居隴畝,藏器待時。建安十二年(207年)十月,劉備三顧茅廬,始出。諸葛亮對他縱談天下形勢,並建議劉備聯合孫權,抗拒曹操,以益州為基地,興復漢室,此後一直佐劉備。建安十三年即聯孫權,在赤壁打敗曹操,取得荊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漢,拜為丞相。建興元年(223年)劉備死後,後主劉禪襲位,諸葛亮盡心託孤,被封為武鄉候,主持朝政。諸葛亮志在北伐,於是東連孫吳,南收孟獲,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最後因病卒於五丈原。有《諸葛武侯集》。

標籤: 不勝感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k1po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