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斟酌損益的益是什麼意思

斟酌損益的益是什麼意思

斟酌損益的益是什麼意思

斟酌損益”的益”的意思是:興辦,增加。斟酌:考慮;損:減少。

斟酌損益”的意思是:斟情酌理、有所興辦。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

這句話出自於: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意思是:至於處置日常之事,決定取捨損益,毫無保留地貢獻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的責任。

原文節選:

臣本布衣1,躬耕於2南陽3,苟全4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5。先帝不以臣卑鄙6,猥7自枉屈,三顧8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9,遂許先帝以驅馳10。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11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12。受命以來,夙夜憂歎13,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14,深入不毛15。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16,當獎率17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18,攘除奸兇19,興復漢室,還於舊都20。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21。至於斟酌損益22,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註釋:

1、布衣:平民;百姓。

2、躬:親自;耕:耕種。

3、南陽:當時南陽郡治南陽城。

4、苟:苟且;全:保全。

5、聞達:顯達揚名,揚名顯貴。

6、卑鄙:地位、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卑:身份低微;鄙:地處偏遠,與今義不同。

7、猥(wěi):辱,這裏有降低身份的意思;枉屈:枉駕屈就。

8、顧:探望。

9、感激:有所感而情緒激動。

10、許:答應;驅馳:奔走效勞。

11、有:通又”,跟在數詞後面表示約數。

12、臨崩寄臣以大事:劉備在臨死的時候,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諸葛亮。臨:將要,臨近。

13、夙夜憂歎:早晚憂慮歎息。

14、瀘:水名,即如今的金沙江。

15、不毛:不長草木,這裏指人煙稀少的地方。毛,莊稼,苗。

16、兵:武器;甲:裝備。

17、獎率:獎賞率領。

18、庶:希望;竭:竭盡;駑(nú)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駑:劣馬,走不快的馬,指才能低劣。鈍:刀刃不鋒利。

19、攘(rǎng)除:排除,剷除;姦凶:奸邪兇惡之人,此指曹魏政權。

20、還:回;於:到;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

21、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職責本分。所以:用來...的是。

22、斟酌損益(zhēn zhuó sǔn yì):斟情酌理、有所興辦。比喻做事要掌握分寸,(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損:除去;益:興辦,增加。

譯文:

我原本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只想在亂世裏苟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身。先帝不因為我地位、身份低微,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中來拜訪我。向我詢問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動奮發,而同意為先帝奔走效力。後來遭遇失敗,我在軍事失利之際接受任命。形勢危急之時奉命出使,從這以來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歎息。惟恐託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損於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瀘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我應當勉勵統率三軍,北定中原,以便竭盡我拙劣的能力。掃除奸邪、興復漢室、返還舊都。這是我用以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至於處置日常之事,決定取捨損益,毫無保留地貢獻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的責任。

《出師表》的作品賞析

全文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洛陽);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於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由於此文是奏章,內容是諸葛亮出師伐魏前向劉禪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由於諸葛亮要讓劉禪知道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因而文中兼敍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

又由於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無限忠誠,披肝瀝膽相待,因而言詞充滿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具體地説,前部分重在曉之以理,後部分重在動之以情。總的是以議論為主,融以敍事和抒情。全篇文字從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闢,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出師表》的介紹:

《出師表》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決定北上伐魏、克復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這篇表文以議論為主,兼用記敍和抒情。全文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後主要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此興復漢室 還於舊都(洛陽);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文章既不借助於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出師表》的創作背景:

漢章武元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漢建興元年,劉備病死,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濟措施,使漢境內呈現興旺景象。為了實現全國統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之後,於建興五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後主,即這篇《出師表》。

《出師表》的作者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卧龍,琅琊陽都(今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劉備依附荊州劉表時三顧茅廬,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佔據荊州、益州,聯合孫權共同對抗曹操的隆中對”策,劉備根據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漢政權,與孫權、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伐吳失敗後,劉備於永安舉國託付於諸葛亮。劉禪繼位後,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實現興復漢室的目標。終因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境內),享年五十四歲 。後主劉禪追諡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東晉桓温追封為武興王。

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盡職盡責,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標籤: 斟酌 損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jgx8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