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什麼是人類遺傳性疾病

什麼是人類遺傳性疾病

由於遺傳物質改變所致的疾病,包括單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體病三類,是醫學遺傳學和臨牀遺傳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簡史

英國醫生A.E.加羅德於1902年首先發現表型正常人的後代可以是尿黑酸尿症患者,認為這現象符合隱性遺傳規律。1905年美國學者C.法拉比報道了短指畸形的遺傳符合顯性遺傳規律。此後各種遺傳病的報道日益增多。1959年法國臨牀醫生J.勒熱納首先報道了先天愚型或稱唐氏綜合徵患者的體細胞中多了一個近端着絲粒染色體,同年C.E.福德證實性腺發育不全或稱特納氏綜合徵女性患者的細胞中少了一個X染色體,法國學者P.A.雅各布證實先天性睾丸發育不全或稱克氏綜合徵男性患者的細胞中多了一條 X染色體。於是人們開始認識到另一類遺傳疾病──染色體病。

1965年D.S.福爾克對比了一般羣體和患者親屬中某些常見病的發病率,認為這類疾病的易患性受多對基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並把此病稱為多基因病或多因子病。那些受一對基因控制的疾病則稱為單基因病。

單基因病

受一對基因所控制的疾病。較為常見的單基因病有酶蛋白功能異常或缺乏所帶來的先天性代謝缺陷和蛋白質分子結構異常或缺乏引起的分子病。由於致病基因的位置不同的顯隱性差異,單基因病有各種不同的遺傳方式:

常染色體顯性

致病基因位於 1~22號常染色體上,雜合體是患者。系譜的特徵是:

(1)患者雙親中一方也是患者;

(2)患者同胞中約有1/2是患者,且男女患病機會均等;

(3)系譜中連續幾代都有患者;

(4)如果雙親是非患者,則子女一般不是患者。

常染色體隱性

致病基因位於 1~22號常染色體上,雜合體不是患者而是致病基因的攜帶者。系譜的特徵是:

(1)患者雙親可以都不是患者,但一定都是攜帶者;

(2)患者同胞中有 1/4機率是患者(但實際患者比例常偏高),且男女患病機會均等;

(3)系譜中不是連續幾代都有患者,患者的出現往往是散發性的;

(4)近親婚配的後代中患者增多。

X連鎖隱性

致病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而且是隱性的。由於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Y染色體上沒有等位基因,所以只有一個隱性致病基因的男子也是患者,而且他的致病基因一定來自母親,將來一定傳給女兒,這樣的遺傳方式稱為交叉遺傳(見基因定位)。系譜的特徵是:

(1)男性患者遠多於女性患者;

(2)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來自非患者母親;

(3)患者的兄弟、舅父、外甥、姨表兄弟中可能有患者;

(4)患者外祖父可能是患者(如果外祖父是患者,那麼舅父必定不是患者)。

X連鎖顯性

致病基因位於X染色體上而且是顯性的,所以女性雜合體是患者。系譜的特徵是:

(1)患者雙親中必有一方是患者;

(2)如果母親是患者,子女中各有1/2的機率是患者;

(3)如果父親是患者則女兒全是患者,兒子都正常;

(4)連續幾代中常有患者出現;

(5)女性雜合體患者的症狀常較男性患者輕。

多基因病

受多對微效基因控制並易受環境因素影響的疾病。各對等位基因間無顯性隱性的區分,每個基因的效應微小,但累加起來可形成明顯的致病效應。

在一個羣體中多基因病的易患性呈連續的正態分佈,易患性高過一定限度(閾值)的個體即發病。遺傳效應在易患性中所佔的比率稱為易患性的遺傳力(度),常用百分率表示。一般認為遺傳力大於60%者,遺傳因素在易患性中起主要作用;低於40%者,遺傳因素退居次要地位。

多基因病不能通過系譜分析而必須對一般羣體和患者親屬間發病率進行比較才能確認。在遺傳力(度)較高的多基因病中,患者的一級親屬(包括父母、同胞、子女)的發病率近於一般羣體發病率的平方根(圵)。例如脣裂在一般羣體中發病率(p)為0.0017,在患者一級親屬中的發病率為0.04。

多基因病包括一些常見病和常見的畸形(見表)。

什麼是人類遺傳性疾病

染色體病

見染色體病。

參考書目

l, lsky, Human GeneticsProblemsand Approach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New York,1979.

標籤: 遺傳性 疾病 人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8y2zy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