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兵不厭權是什麼意思?

兵不厭權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見“兵不厭詐”。

兵不厭權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兵不厭權

成語發音:bīng bù yàn quán

成語解釋:見“兵不厭詐”。

成語出處:《後漢書·虞詡傳》:“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厭權,願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成語繁體:兵不厭権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用於採用迷惑敵人的方法作戰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兵不厭詐 



兵不厭權成語解釋

【成語】:兵不厭權

【拼音】:bīngbùyànquán

【簡拼】:bbyq

【解釋】:作戰時儘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同“兵不厭詐”。

【出處】:《後漢書?虞詡傳》:“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厭權,願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近義詞】:兵不厭詐

【反義詞】:先禮後兵

【語法】:作主語、賓語;用於採用迷惑敵人的方法作戰

【英文】:In war there is no objection to deceit.

兵不厭權 成語接龍

【順接】:權傾中外 權傾天下 權變鋒出 權均力敵 權均力齊 權宜之策 權宜之計 權尊勢重

【順接】:兵不厭權 篡位奪權 篡黨奪權 獨攬大權 反經從權 反經合權 反經行權 負貴好權

【逆接】:安忍阻兵 按甲休兵 按甲寢兵 案甲休兵 罷戰息兵 百萬雄兵 敗將殘兵 材士練兵

【逆接】:兵上神密 兵不厭權 兵不厭詐 兵不接刃 兵不污刃 兵不污刃 兵不由將 兵不血刃

兵不厭權什麼意思?有什麼歷史典故?反義詞和近義詞是什麼?

編號 2431 成語 兵不厭權 注音 ㄅㄧㄥ ㄅㄨˋ ㄧㄢˋ ㄑㄩㄢˊ (變) ㄅㄧㄥ ㄅㄨˊ ㄧㄢˋ ㄑㄩㄢˊ 漢語拼音 bīng bù yàn quán(變)bīng bú yàn quán 釋義 義參「兵不厭詐」。

見「兵不厭詐」條。

典源 此處所列為「兵不厭詐」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非子.難一》晉文公將與楚人戰,召舅犯問之曰:「吾將與楚人戰,彼眾我寡,為之奈何﹖」舅犯1>曰:「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閒2>,不厭詐偽3>。

君其詐之而已矣。」

文公辭舅犯。

因召雍季而問之曰:「我將與楚人戰,彼眾我寡,為之奈何﹖」雍季對曰:「焚林而田,偷取多獸,後必無獸;以詐遇民,偷取一時,後必無復。」

文公曰:「善。」

辭雍季。

以舅犯之謀與楚人戰以敗之。

歸而行爵,先雍季而後舅犯。

羣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謀也。

夫用其言而後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君所知也。

夫舅犯言一時之權也,雍季言萬世之利也。」

仲尼聞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時之權,又知萬世之利。」

〔註解〕(1)舅犯:狐偃,字子犯,春秋晉人,生卒年不詳。

為晉文公舅,故亦稱為「舅犯」。

文公為公子時,出亡在外,偃與兄毛從之十九年;及文公歸國,乃以偃為大夫,信任不疑,言聽計從,後輔佐文公平周室之亂而成霸業。

(2)戰陣之閒:作戰的時候。

閒,音ㄐ|ㄢ,同「間」,時候。

(3)不厭詐偽:不排斥欺詐虛偽。

典故説明 此處所列為「兵不厭詐」之典故説明,提供參考。

春秋時,晉文公打算出兵攻打楚國,在開戰前他召見舅犯,詢問以少敵眾的辦法。

舅犯以「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閒,不厭詐偽」來回答晉文公,這句話的大意是:講求禮的君子,要求自己儘量的忠厚誠信;但用兵打仗時,不排斥以欺詐的方法來取得勝利。

文公再以相同的問題詢問雍季,雍季認為:燒燬山林以獵取野獸,是不留餘地的榨取一空;用欺騙的方式對待百姓,只能騙得一時的信任。

文公嘉許雍季的見解,卻採用舅犯的建議與楚人戰而得勝。

事後,班師回朝,封官授爵時,將雍季的功勞列在舅犯之上。

羣臣不解,文公解釋説:「你們有所不知!舅犯所言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雍季之言才是永久的利益啊!」後來「兵不厭詐」這句成語就從這裏演變而出,用來指作戰時不排斥以欺詐的方法來取勝。

亦用來比喻做事為了達到目的,不排斥使用詭詐的手段。

書證 01.《後漢書.卷五八.虞傅蓋臧列傳.虞詡》:「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

兵不猒(厭)權,願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用法説明近義詞:

反義詞:辨識 參考語詞 兵不厭詐

兵不厭權拼音

成語名稱兵不厭權

漢語拼音bīng bù yàn quán

成語釋義作戰時儘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敵人以取得勝利。同“兵不厭詐”。

成語出處《後漢書·虞詡傳》:“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厭權,願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使用例句無

兵不厭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典故?

今其眾新盛,難與爭鋒。兵不厭權,願寬假轡策,勿令有所拘閡而已。

--《後漢書·虞詡傳》

《後漢書·虞詡傳》中的這段文字,就是"兵不厭詐"這個成語的由來。意思是説用兵打仗,要儘可能地多采用一些迷惑敵人的辦法。不過,關於這個成語的最早文字記載,還有一處是在《韓非子·難一》中:

戰陣之間在,不厭詐偽。

這兩處的文字其實説的都是一個意思,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説的"兵不厭詐"。

東漢安帝年間,由於天災不斷,兵火連年,加上貪官污吏的不法行為,內憂外患迭起,各地農民起義不時發生,少數民族問題一直困擾着開始頹敗的後漢王朝。永初四年,活躍在青海一帶的一支羌族反叛,切斷了隴道,割斷了漢朝與西域的聯繫。當時臨朝聽政的是鄧太后,她使用了鎮壓和安撫相結合的策略,但未能奏效;幾次征討又都不勝而還,益州、漢中太守先後被羌族所殺。不久,這支羌族部隊又進攻武都,鄧太后得到這個消息後,想到了當時擔任朝歌長的虞詡。鄧太后召虞詡進宮,改任他去當武都太守,即日從洛陽到武都赴任。羌軍得到虞詡就任武都太守的消息後,便派一支精兵到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面),羌人準備在半路上攔截。虞詡當時只帶了幾千人馬,見羌軍是有備而來,當即下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安營紮寨。他故意讓將士們散佈説羌軍兵多,我們打不過。太守已向太后奏請援兵,等大軍到來後,再繼續進發。羌軍探聽到這一消息後認為,虞詡一兩天內不能進軍,也不可能向他們發起攻擊,就分兵進攻鄰縣去了。虞詡見羌軍中計,急忙命令軍隊不分晝夜火速前進,並且下令部隊每天都要增加行軍用的土灶數量。這時,他的部下中有人不解地問:"從前孫臏打仗時,每天減灶,為什麼你倒要增灶呢?兵法上規定行軍每天不過三十里,為的是要防止意外,為什麼我們每天要走一百多裏的路呢?"虞詡説:"敵軍人數多,我們人數少,走得慢了,會被敵人追上;走得快,每天又增加灶數,敵人以為我們部隊多,就不敢追了。"他又説:"從前孫臏減灶是'見弱',我增灶是'示強',彼此情況不同,對付的辦法當然就不能一樣了。"

這一説,大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當虞詡不過三千人的部隊和羌軍一萬多人對陣時,虞詡下令不準使用射得很遠的強駑,只用射得近的弱弓。羌軍認為虞詡的部隊戰鬥力很弱,就下令猛攻。虞詡等到羌軍逼近時,下令集中強駑射擊,把羌軍打得大敗。虞詡又派出人馬,埋伏在羌軍的退路上,進行襲擊,最後終於打敗了羌軍。之後,他在轄區修築了一百八十座營壘,賑濟貧民,武都郡從此得到了安定。

虞詡帶兵打仗靈活機動,"通權達變",不為前人兵法所束縛,值得學習,但他鎮壓羌人起義卻是應該給予批判的。虞詡一生多次沉浮。最終,他在永和初年,就是公元136年升為尚書令,不久就去世了。臨死之時,他對自己鎮壓農民起義,殺害無辜進行了反省,受到了良心的譴責。

今天,我們講的"兵不厭詐"這個成語,最初叫"兵不厭權"。"權",就是權宜、權變,因時因事而變通辦法,"兵不厭詐"這個成語是"從兵不厭權"演變而來的,其軍事思想就是為了迷惑敵人。

兵不厭詐是什麼意思 兵不厭詐的意思

1、兵不厭詐的意思:詐:矇騙。用兵作戰可以經常使用偽裝;以迷惑對方。在兵法中被稱作詐。比喻在作戰時戰勝敵人;要靠謀略。

2、讀音:[bīng bù yàn zhà]

3、出處:先秦 韓非《韓非子 難一》:“戰陣之間,不厭詐偽。”

4、例句:若説兵不厭詐,諸葛亦無如此之陣圖,若説幻不厭深,偃師亦無如此之機械。(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金聖歎批)

5、近義:兵不厭權

6、反義:先禮後兵

標籤: 兵不厭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56m1k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