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生活

> 民兵是什麼意思

民兵是什麼意思

民兵是什麼意思

“民兵”一詞,在中國迄今所見最早的記載是南北朝時期。據《魏書》卷五十一記載,北魏文成帝興安二年,淮陽公皮豹子在抵禦氐羌時曾上表曰:“臣所領之眾,本自不多,唯仰民兵,專恃防固。”唐朝武后萬歲通天元年,曾在邊境地區建立民眾武裝,稱團結兵,主要任務是配合軍隊守衞邊疆;唐玄宗開元八年,團結兵擴展到關內各道;團結兵一般“選丁户殷贍,身體強壯者充之”。北宋時,民兵遍及各地,戰鬥力較強。神宗熙寧三年,王安石推行新政,為革除募兵弊病,變募為徵,曾倡行保甲,訓練民兵。熙寧五年,民兵隸屬兵部,列為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

民兵是什麼意思 第2張

明朝在軍籍之外,一直兼行民兵制,組織各種名目的民眾武裝,如民壯、義勇、鄉兵等,用以維持地方治安,守衞邊防。清朝亦普遍建立有鄉兵。民兵有事則戰,無事則耕,暇則講武,衞國保家,其制度是寓兵於農的有效形式;國家投入少,受益多,對於加強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為抵禦外侮、反抗侵略而組織起來的人民羣眾武裝,如明嘉靖年間在東南沿海地區抗倭鬥爭中的義兵;清道光年間,廣州三元里人民為抵抗英軍而自動組織起來的義勇隊伍等,功不可沒。

民兵是什麼意思 第3張

民兵工作的任務是:①建立和鞏固民兵組織,提高民兵軍政素質,配備和管理民兵裝備,儲備戰時所需的後備兵員。②發動民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組織民兵擔負戰備勤務,維護社會治安。③組織民兵參軍參戰,支援前線,抵抗侵略,保衞祖國。

標籤: 民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sh/q3jj1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