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鼷鼠飲河是什麼意思?

鼷鼠飲河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比喻慾望有限。

鼷鼠飲河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鼷鼠飲河

成語發音:xī shǔ yǐn hé

成語解釋:比喻慾望有限。

成語出處:戰國·宋·莊周《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成語繁體:鼷鼠飲河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多用於比喻句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 鼷腹鷦枝  偃鼠飲河 查看更多鼷鼠飲河的近義詞>>

成語例句:清·劉文培《南山虎》:“驅爾如羊爾首俯,鼷鼠飲河只滿腹。”



關於鼠的成語和詩句

1.關於鼠的成語和俗語

關於鼠的成語:

一、城狐社鼠

釋義:社:古時指土地神及其廟宇。以城牆為憑藉的狐狸;以土地廟為依託的老鼠。比喻仗勢作惡的小人。

出處:《晉書 謝鯤傳》:“對曰:‘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意思是最開始的禍患,就來自於仗勢作惡的小人。

示例:有些城狐社鼠之流,那是當然不能免的。

二、膽小如鼠

釋義:膽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膽小怕事。

出處:北齊 魏收《魏書 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意思是説話像有一百條舌頭,膽子像鼷鼠一樣。

示例:他們樣子往往很兇,其實膽小如鼠。

三、官倉老鼠

釋義:官倉:放公糧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惡人。

出處:唐·曹鄴《官倉鼠》:“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也不走。”

示例:他們都是一羣官倉老鼠。

四、目光如鼠

釋義:形容人眼神奸滑。

出處:魯迅《兩地書 致許廣平112》:“雖然他的目光如鼠,各處亂翻,我有時也有些覺得討厭。”

示例:誰願意做目光如鼠的人,只是嗅着鼻子前面的一點油香。

五、鼠竊狗偷

釋義:象老鼠少量竊取,象狗鑽油偷盜。指小偷小摸。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75回:“鼠竊狗偷之徒,何足慮哉。”意思是隻是些小偷小摸的人,沒有什麼讓人擔憂的。

示例:這些鼠竊狗偷的人讓人很是討厭。

關於鼠的俗語:

一、風箱裏的老鼠——盡受氣

二、狗逮老鼠貓看家 ——反常

三、鍋堂裏的老鼠 —— 灰溜溜

四、和尚廟裏的老鼠 —— 聽的經卷多

五、耗子進老鼠夾 —— 離死不遠

2.有關於鼠的成語,俗語,對聯,詩詞,諺語

有關“鼠”的成語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傷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顧忌。

【抱頭鼠竄】形容狼狽逃避的情形。

【梧鼠技窮】比喻技能雖多,而不能專一。

【鼠牙雀角】比喻與人爭誦。

【鼠肝蟲臂】指極為低賤微小的東西。

【鼴鼠飲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沒什麼了不起。

【獐頭鼠目】用以形容一個人的長相姦邪,如獐之頭、鼠之目。與“尖嘴猴腮”義近,但“尖嘴猴腮”僅形容面貌醜陋,而“獐頭鼠目”更強調其人之奸惡狡猾。

關於鼠的對聯

亥歲祝福歌九曲 子年盡興飲三杯

花香鳥語山村好 雨順風調鼠歲豐

火樹銀花迎玉鼠 山珍海味列金盤

吉祥鼠報豐收歲 科技花開富裕家

甲兵永戢書康樂 子庶同歌世共和

甲第宏開他造府 子年興旺我修樓

甲第連雲欣發展 子年遍地祝豐收

甲乙科名佳話在 子孫孝友古風存

甲子迎春多瑞靄 文明建國遍春風

嫁女畫圖呈喜慶 迎春燕子舞祥和

鳩婦雨添正月翠 鼠姑風裹一庭香

九州浪潮逐鼠去 萬里東風吹富來

老鼠娶親成故事 雄雞迎日報新春

老鼠娶親鳴鼓樂 羊毫蘸墨寫春聯麟角鳳毛增國譽 鼠須妙筆點春光

靈鼠跳枝月影晃 春牛耕地谷香飄

靈鼠迎春春色好 金雞報曉曉光新

龍國羣英興偉業 鼠須彩筆繪藍圖

綠酒添香甲子歲 雪花獻瑞大豐年

年畫喜人鼠嫁女 紅梅傲雪鵲鳴春

鵲喳梅放春迎户 鼠報年來福滿門

壬遇深恩心謝黨 子圖大業力描春

三春花雨潤甲歲 十億神州慶子年

有關鼠的詩句

蟲臂鼠肝猶不怪,雞膚鶴髮復何傷

不知龍神享幾多,林鼠山狐長醉飽。

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

風雨壞檐隙,蛇鼠穿牆墉。

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忌宛雛竟未休。

關於鼠的諺語

鳥鼠(即系老鼠)食油眼前光

鳥鼠泅過溪,人人喝拍

當鳥鼠驚弄破坩

棺材底鳥鼠吵死人

3.有關鼠的成語,諺語或詩詞

鼠臂蟣肝: 猶言鼠肝蟲臂。

謂或為鼠臂或為蟣肝,指人世變化無常 鼠竄蜂逝: 形容紛紛跑散 鼠竄狗盜: 像鼠狗那樣奔竄偷盜 鼠竄狼奔: 形容倉皇亂逃 鼠肚雞腸: 猶言鼠腹雞腸 鼠腹雞腸: 比喻人器量小,不能容人 鼠腹蝸腸: 猶言鼠腹雞腸 鼠肝蟲臂: ①語本《莊子·大宗師》:“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將奚以汝適?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原意為以人之大,亦可以化為鼠肝蟲臂等微賤之物。後因以“鼠肝蟲臂”比喻微末輕賤的人或物。

②指不可掌握的變化 鼠跡狐蹤: 比喻人行蹤鬼祟 鼠目寸光: 喻人眼光短,見識淺 鼠齧蟲穿: 鼠咬蟲蛀 鼠齧蠹蝕: 鼠咬蟲蛀 鼠憑社貴: 老鼠憑藉土神廟逞威。比喻君主近臣依仗君主威勢橫行無忌。

語本《韓非子·外儲説右上》:“君亦見夫為社者乎?樹木而塗之,鼠穿其間,掘穴託其中,薰之則恐焚木,灌之則恐塗陁,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吏不誅則亂法,誅之則君不安,據而有之,此亦國之社鼠也。”

鼠竊狗盜: ①比喻小偷小盜或小規模的搶掠騷擾。②指小股盜賊 鼠竊狗偷: ①同“鼠竊狗盜”。

②指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③比喻鬼祟卑鄙。

④指委瑣低劣 鼠雀之輩: 蔑視他人之詞。謂鄙陋卑微之徒 鼠雀之牙: 指爭訟之事 鼠入牛角: 比喻勢力愈來愈小 鼠屎污羹: 比喻加進了不好的東西,從而破壞了原來美的事物 鼠心狼肺: 形容心腸陰險狠毒 鼠穴尋羊: 比喻沒有功效的做法 鼠牙雀角: ①《詩·召南·行露》:“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獄……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誰謂女無家,何以速我訟?”原謂強暴侵凌引起爭訟。

後因以“鼠牙雀角”比喻強暴勢力。②指訟事或引起爭訟的細微小事 抱頭鼠竄: 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相 蟲臂鼠肝: 意謂造物賦形,變化無定,人亦可以成為微不足道的蟲臂鼠肝。

只有隨緣而化,才能所遇皆適。語本《莊子·大宗師》:“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成玄英疏:“歎彼大造,弘普無私,偶爾為人,忽然返化。

不知方外適往何道,變作何物。將汝五藏為鼠之肝,或化四支為蟲之臂。

任化而往,所遇皆適也。”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人或事物,人人痛恨 城狐社鼠: 城牆洞中的狐狸,社壇裏的老鼠。

比喻有所憑依而為非作歹的人。語本《晏子春秋·問上九》:“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往託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

鴟張鼠伏: 比喻時而囂張,時而隱蔽 痴鼠拖姜: 比喻不聰明的人自找麻煩 膽小如鼠: 語本《魏書·汝陰王天賜傳》:“言同百舌,膽若鼷鼠。”後以“膽小如鼠”或“膽小如鼷”形容膽量極小 鼷鼠飲河: 比喻慾望有限 奉頭鼠竄: 狼狽逃竄貌。

奉,通“捧” 狗盜鼠竊: 像鼠狗那樣的盜賊。比喻成不了氣候的反叛者 狗頭鼠腦: 喻奴才相 孤雛腐鼠: 比喻微賤不足道的人或物 過街老鼠: 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壞事 狐奔鼠竄: 形容狼狽逃竄之狀 狐憑鼠伏: 像狐鼠一樣憑藉掩體潛伏。

形容壞人失勢,膽怯藏匿之狀 蠖屈鼠伏: 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討好的樣子 稷蜂社鼠: 棲於稷廟的蜂、社廟的鼠。比喻仗勢作惡而又難以除掉的壞人 進退首鼠: 進退不定;猶豫不決。

首鼠,躊躇 狼奔鼠竄: 形容倉皇亂跑 狼奔鼠偷: 形容壞人到處擾亂 蛇入鼠出: 比喻行動隱祕 蛇行鼠步: 形容膽小謹慎 羅雀掘鼠: ①謂糧盡而張網捕雀、挖洞捉鼠以充飢。②比喻想盡辦法籌措財物 馬捉老鼠: 比喻瞎忙亂 貓哭老鼠: 喻假慈悲 貓鼠同眠: 亦作“貓鼠同處”。

貓和老鼠睡在一起或生活在一起。比喻上下串通一氣,朋比為奸 貓鼠同眠: 亦作“貓鼠同乳”。

亦作“貓鼠同處”。《舊唐書·五行志》:“扞大曆呴十三年六月戊戌,隴右汧源縣軍士趙貴家貓鼠同乳不相害,節度使朱泚籠之以獻。

宰相常袞率百僚拜表賀,中書舍人崔佑甫曰:‘此物之失性也……貓之食鼠,載在祀典,以其能除害利人,雖微必錄。今此貓對鼠,何異法吏不勤觸邪,疆吏不勤扞敵?’”《新唐書·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

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齧,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又:“天寶元年十月,魏郡貓鼠同乳。

同乳者,甚於同處。”古人認為貓捕鼠與官司捕盜性質相同,貓與鼠同處或同乳,即為官司廢職容奸之兆。

後以比喻上下沆瀣一氣,臭味相投 貓鼠同眠: 亦作“貓鼠同乳”。亦作“貓鼠同處”。

《舊唐書·五行志》:“(大曆)十三年六月戊戌,隴右汧源縣軍士趙貴家貓鼠同乳不相害,節度使朱泚籠之以獻。宰相常袞率百僚拜表賀,中書舍人崔佑甫曰:‘此物之失性也……貓之食鼠,載在祀典,以其能除害利人,雖微必錄。

今此貓對鼠,何異法吏不勤觸邪,疆吏不勤扞敵?’”《新唐書·五行志一》:“龍朔元年十一月,洛州貓鼠同處。鼠隱伏象盜竊,貓職捕齧,而反與鼠同,象司盜者廢職容奸。”

又:“天寶元年十月,魏郡貓鼠同乳。同乳者,甚於同處。”

古人認為貓捕鼠與官司捕盜性質相同,貓與鼠同處或同乳,即為官司廢職容奸之兆。後以比喻上下沆瀣一氣,臭味相投 貓鼠同乳: 貓和老鼠一起餵養。

亦以喻上下沆瀣一氣,臭味相投 貊鄉鼠攘: 舊謂民風澆薄。

4.關於;春的古詩句,鼠的成語,

關於鼠的成語:

膽小如鼠、老鼠過街,人人喊打、抱頭鼠竄、城狐社鼠、鴟鴉嗜鼠、蟲臂鼠肝、孤雛腐鼠、官倉老鼠、狐憑鼠伏、稷蜂社鼠、奸同鬼蜮,行若狐鼠、掘室求鼠、狼貪鼠竊、狼眼鼠眉、兩鼠鬥穴、羅雀掘鼠、貓鼠同眠、目光如鼠、窮鼠齧狸

描寫春天的古詩: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詠柳(賀知章)

碧玉粧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

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

鳥鳴澗(王維)

人閒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

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飛.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興(武元衡)

楊柳陰陰細雨晴,

殘花落盡見流鶯.

春風一夜吹鄉夢,

又逐春風到洛城.

題都城南莊(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江畔獨步尋花(杜甫)

黃四孃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希望最佳答案是我的!!!!

5.關於鼠的成語和俗語(不少於5條)

/ 這裏很多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形容處境艱難。

老鼠上秤錘——自稱自:形容自不量力。

老鼠窖裏倒拔蛇:形容頭緒紛繁,難以處理之事。

鼠狼生耗子——一代不如一代:鼠狼卻黃鼠狼,與鼠同類,但身型較大,體毛金黃,外觀口碑都比耗子好,它個生下耗子,當然是一種退步。

騎老鼠耍手藝——木人小馬使刀槍:喻氣勢不夠威風。

獅子捉老鼠——大材小用:形容不被子重用。

鼠舔貓屁——找死:比喻自討苦吃。

貓哭耗子——假慈悲:形容人之假仁假義。

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形容害羣之馬,因個人之弊壞了團體利益。

是個貓兒能逼鼠——是個男人能作主:形容各盡所能。

蒼蠅找烘缸——老鼠找米倉:形容什麼樣的人就喜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

湯潑老鼠——一個也跑不了

鼠擺尾巴——小玩意兒

6.有關鼠的詞語成語俗語

詞語:鼠年、老鼠、白鼠、松鼠、鼠籠……

成語:抱頭鼠竄 蟲臂鼠肝 城狐社鼠 鴟鴉嗜鼠 鴟張鼠伏

掉頭鼠竄 膽小如鼠 奉頭鼠竄 孤雛腐鼠 官倉老鼠

狗逮老鼠 狗盜鼠竊 過街老鼠 孤豚腐鼠 狗頭鼠腦

狗偷鼠竊 狐奔鼠竄 狐憑鼠伏 狐潛鼠伏 狐鼠之徒

稷蜂社鼠 掘室求鼠 奸同鬼蜮 行若狐鼠

狼奔鼠偷 羅雀掘鼠 兩鼠鬥穴 老鼠過街

狼貪鼠竊 狼眼鼠眉 目光如鼠 貓哭老鼠 貓鼠同處

貓鼠同眠 貓鼠同乳 貊鄉鼠壤 貊鄉鼠攘 馬捉老鼠

鳥駭鼠竄 鳥驚鼠竄 捧頭鼠竄 雀角鼠牙 雀目鼠步

窮鼠齧狸 雀鼠之爭 鼠臂蟣肝 鼠竄蜂逝 鼠竄狗盜

鼠竄狼奔 鼠盜狗竊 鼠肚雞腸 鼠腹雞腸 鼠腹蝸腸

鼠肝蟲臂 鼠跡狐蹤 鼠目寸光 鼠目獐頭 鼠目麞頭

鼠齧蟲穿 鼠齧蟲穿 鼠齧蠹蝕 鼠齧蠹蝕 鼠憑社貴

鼠竊狗盜 鼠竊狗偷 鼠雀之輩 鼠雀之牙 鼠入牛角

社鼠城狐 鼠首僨事 首鼠兩端 三蛇七鼠 十鼠同穴

鼠屎污羹 鼠屎污羹 鼠偷狗盜 蛇頭鼠眼 鼠心狼肺

鼠穴尋羊 鼠牙雀角 投鼠忌器 投鼠之忌 梧鼠技窮

梧鼠五技 梧鼠之技 鼷鼠飲河 相鼠有皮 飲河鼴鼠

蟻潰鼠駭 以狸餌鼠 以狸至鼠 以狸致鼠

以狸至鼠 偃鼠飲河 蠅營鼠窺 雉伏鼠竄 鴞鳴鼠暴

賊眉鼠眼 擲鼠忌器 捉鼠拿貓 獐頭鼠目 賊頭鼠腦

俗語:以狸致鼠,以冰致繩。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掘室求鼠 ,狼奔鼠竄

笑話:老鼠上廁所

老鼠去方便,見熊也在,嚇得不敢吱聲,熊看了老鼠一眼,説:“你掉不掉毛?”老鼠哆嗦了一下不語。熊又問:“掉不掉毛啊,你?”老鼠戰戰兢兢地説:“不掉……”

熊一把抓住老鼠擦擦屁股走了!

擦摩絲的老鼠

母老鼠懷疑老公有外遇,她跟蹤老公到草叢旁。一會兒,一隻刺蝟從洞裏鑽出來。母老鼠一把拽住刺蝟説:“死鬼,還説沒外遇?擦這麼多摩絲去勾引誰呀?”

貓和老鼠

因為經濟窘迫,貓被迫到狐狸開的酒吧去打工坐枱。一日,老鼠非要點貓陪酒,貓誓死不從,老鼠大怒道:“當初你追老子追得死去活來,現在我送上門來,你還假正經起來!”

外語真重要

有一次,一隻大老鼠和一隻小老鼠在洞外散步。突然,一隻貓堵住洞口,張牙舞爪撲來。老鼠拼命跑,貓就使勁追。就在山窮水盡時,小老鼠回過頭,衝着貓大叫一聲:“汪汪”。貓竟然被嚇跑了。大老鼠誇道:“行啊,還會一手,厲害!”小老鼠一抹汗,感歎説:“看來掌握一門外語非常重要啊!”

貓抓老鼠

一隻老鼠被貓追趕,誤入花店。老鼠發現無路可逃,順手抱起一束玫瑰花當武器,作頑強抵抗。貓一時驚呆了,立馬低下了頭,羞澀地説:“死鬼,太突然了……”

廣告:"鼠"不盡的快樂!

"鼠"不盡的收穫!

"鼠"不盡的鈔票!

"鼠"不盡的笑容!

"鼠"不盡的幸福!

"鼠"不盡的朋友!

"鼠"不盡的喜氣!

"鼠"不盡的財富!

"鼠"不盡的甜蜜!

"鼠"不盡的激情!

"鼠"不盡的活力!

"鼠"不盡的健康!

"鼠"不盡的榮譽!

“鼠”年“鼠”錢“鼠”不盡!

“鼠”不勝“鼠”.

誰知道中國十二生肖的由來?

在我們中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屬相,你屬虎,他屬兔,我屬龍等等。欲知一個人的年歲幾何,只要問一下他的屬相便大概知曉了。

每當新春佳節來臨,由於華夏民族的傳統習慣,人們都愛説今年是龍年,是屬龍人的本命年。明年是蛇年,後年則是馬年……。追溯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藴,自然地引出瞭如下的一些話題。

十二生肖的典籍記載

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於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遊牧的少數民族中。《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會考證雲:“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於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又見於《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説,究竟產生於何時?有史料雲:它最晚應形成於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雲:“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於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着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徵的文字。這一奇蹟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於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説: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於夏,流傳於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

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

鼷鼠飲河河不幹,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説。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後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説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後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並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餘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於為什麼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誌,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誌。宋代洪巽的《暘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遊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於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説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豔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後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卧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於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後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於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説法。據説天地生成於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於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説人生於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於是卯時便屬兔。傳説辰時正是羣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於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説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説羊吃了未時的草,並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於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暘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醜、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後足五趾,為奇。這樣,原是奇、偶全佔,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種動物首位了。

在陝西省臨潼驪山人祖廟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的形象,被稱為“十二像石”。這塊“十二像石”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説:古時候,先有天干與地支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在實踐中,我們的先祖覺得干支紀年法比較複雜,不易在民間流行。於是,有人建議以十二生肖來紀年,這一建議得到了黃帝的首肯並命倉頡具體承辦此事。這年正月七年級,即召令天下所有動物到黃帝宮殿前候選。動物們獲悉此訊,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後準備赴會。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腳遲緩,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離家動身,結果趕了個第一名。第二個趕到是虎,第三個是兔,第四是龍,後邊排着是蛇、馬、羊、猴、雞、狗、豬、鼠。龍本來生得威風凜凜,渾身鱗甲,閃光發亮;雙目溜圓,宛若明燈;銀髯金須,隨風飄拂;虎蹄鷹爪,駕霧騰雲。美中不足的是頭頂光禿禿的,似乎缺了點什麼。當龍剛從潭中躍出水面時,一眼發現了大公雞。只見大公雞不僅羽毛漂亮,而且頭上還長着一對美麗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動,上前向大公雞借頭上的角。大公雞搖了搖頭説:“不成,我明天還要參加生肖競選大會呢!”龍説:“你的角長在頭上也是多餘,就憑你那一身五彩斑斕的綵衣,就準能入選。”大公雞愛聽奉承聽好話,有心把角借給龍,但還是捨不得。正在這時,爬來一條大蜈蚣説:“雞大哥,你就把角借給龍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麼樣?”大公雞見有蜈蚣做保,便答應了。龍萬分歡喜,並滿口應承生肖競選大會後立即將角還給大公雞。再説老鼠與貓本來是一對好朋友。貓貪睡,臨赴會前,貓對老鼠説:“明天一早你叫我一聲好嗎?”老鼠點點頭説:“好,我一定叫你。”就這樣,貓放心去睡大覺了。老鼠一覺醒來,天已經不早了。它趕緊去叫貓,見貓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個競爭對手呢?便撇下貓獨自走了,結果是最後一個到場的。

生肖競選大會好不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樹上棲的全都聚到了一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黃帝從百獸百禽中挑選了十二種動物,給它們排次序。黃帝心想:牛雖笨拙,但身材魁偉健壯、力氣大,又來得最早,決定牛排首位。老鼠長得不起眼,來得也最晚,應當排在最後。黃帝話音剛出口,老鼠靈機一動,趕忙跳到黃帝面前説:“要説大,還得數我。不信請讓老百姓鑑定一下。”黃帝聽了老鼠的話,覺得好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便説:“我們既然是為百姓選生肖,自然由百姓來鑑定一下更好:”於是傳下旨意,讓十二種動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們對它很友好,有的摸摸頭,有的讚揚幾句,卻沒有一個人説牛大的。這時,老鼠突然竄上牛背,把人們嚇了一跳。只聽人羣中有人驚呼:“哎呀!從哪兒蹦出這麼大一隻老鼠!”這一喊讓老鼠得了逞,黃帝不好違言,只好將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競選大會上,老鼠不僅入選,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後,見貓剛剛睡醒,便説:“貓兄,生肖大會開完了,我被選為第一。”貓一聽急了,吼道:“什麼?你為什麼不叫醒我?你這個心術不正的壞東西。”説罷,便猛撲向老鼠。老鼠見貓真的翻了臉,嚇得慌忙逃回鼠洞。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對頭,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説大公雞被排在龍的後面,心裏很不服氣,後悔自己真不該把角借給龍。散會之後,大公雞急忙去找龍討要自己的角。龍見了大公雞自知理虧,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還給它,猛地跳進身邊的深潭,躲起來了。大公雞不會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説:“你還得找龍去討要你的角,他硬是不還,我有何辦法?”説完,蜈蚣也躲了起來。從此,大公雞頭上沒有了角,只留下紅紅的雞冠。每天早晨登上高處大叫:“龍哥哥,角還我!”平時,到處用爪子刨尋蜈蚣,只要見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選定並排列次序後,黃帝便命創造文字的倉頡,把十二種動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至今。

===============

十二生肖的來歷

我國古代根椐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徵,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説這是羣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於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説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於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説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着,甚至睡覺也站着,從不躺着。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説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癒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於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併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有誰知道十二生肖的來歷?

在我們中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屬相,你屬虎,他屬兔,我屬龍等等。欲知一個人的年歲幾何,只要問一下他的屬相便大概知曉了。

每當新春佳節來臨,由於華夏民族的傳統習慣,人們都愛説今年是龍年,是屬龍人的本命年。明年是蛇年,後年則是馬年……。追溯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藴,自然地引出瞭如下的一些話題。

十二生肖的典籍記載

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於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遊牧的少數民族中。《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會考證雲:“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於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又見於《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説,究竟產生於何時?有史料雲:它最晚應形成於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雲:“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於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着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徵的文字。這一奇蹟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於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説: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於夏,流傳於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

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

鼷鼠飲河河不幹,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説。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後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説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後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並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餘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於為什麼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誌,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誌。宋代洪巽的《暘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遊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於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説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豔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後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卧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於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後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於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説法。據説天地生成於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於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説人生於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於是卯時便屬兔。傳説辰時正是羣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於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説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説羊吃了未時的草,並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於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暘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醜、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後足五趾,為奇。這樣,原是奇、偶全佔,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種動物首位了。

在陝西省臨潼驪山人祖廟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的形象,被稱為“十二像石”。這塊“十二像石”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説:古時候,先有天干與地支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在實踐中,我們的先祖覺得干支紀年法比較複雜,不易在民間流行。於是,有人建議以十二生肖來紀年,這一建議得到了黃帝的首肯並命倉頡具體承辦此事。這年正月七年級,即召令天下所有動物到黃帝宮殿前候選。動物們獲悉此訊,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後準備赴會。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腳遲緩,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離家動身,結果趕了個第一名。第二個趕到是虎,第三個是兔,第四是龍,後邊排着是蛇、馬、羊、猴、雞、狗、豬、鼠。龍本來生得威風凜凜,渾身鱗甲,閃光發亮;雙目溜圓,宛若明燈;銀髯金須,隨風飄拂;虎蹄鷹爪,駕霧騰雲。美中不足的是頭頂光禿禿的,似乎缺了點什麼。當龍剛從潭中躍出水面時,一眼發現了大公雞。只見大公雞不僅羽毛漂亮,而且頭上還長着一對美麗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動,上前向大公雞借頭上的角。大公雞搖了搖頭説:“不成,我明天還要參加生肖競選大會呢!”龍説:“你的角長在頭上也是多餘,就憑你那一身五彩斑斕的綵衣,就準能入選。”大公雞愛聽奉承聽好話,有心把角借給龍,但還是捨不得。正在這時,爬來一條大蜈蚣説:“雞大哥,你就把角借給龍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麼樣?”大公雞見有蜈蚣做保,便答應了。龍萬分歡喜,並滿口應承生肖競選大會後立即將角還給大公雞。再説老鼠與貓本來是一對好朋友。貓貪睡,臨赴會前,貓對老鼠説:“明天一早你叫我一聲好嗎?”老鼠點點頭説:“好,我一定叫你。”就這樣,貓放心去睡大覺了。老鼠一覺醒來,天已經不早了。它趕緊去叫貓,見貓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個競爭對手呢?便撇下貓獨自走了,結果是最後一個到場的。

生肖競選大會好不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樹上棲的全都聚到了一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黃帝從百獸百禽中挑選了十二種動物,給它們排次序。黃帝心想:牛雖笨拙,但身材魁偉健壯、力氣大,又來得最早,決定牛排首位。老鼠長得不起眼,來得也最晚,應當排在最後。黃帝話音剛出口,老鼠靈機一動,趕忙跳到黃帝面前説:“要説大,還得數我。不信請讓老百姓鑑定一下。”黃帝聽了老鼠的話,覺得好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便説:“我們既然是為百姓選生肖,自然由百姓來鑑定一下更好:”於是傳下旨意,讓十二種動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們對它很友好,有的摸摸頭,有的讚揚幾句,卻沒有一個人説牛大的。這時,老鼠突然竄上牛背,把人們嚇了一跳。只聽人羣中有人驚呼:“哎呀!從哪兒蹦出這麼大一隻老鼠!”這一喊讓老鼠得了逞,黃帝不好違言,只好將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競選大會上,老鼠不僅入選,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後,見貓剛剛睡醒,便説:“貓兄,生肖大會開完了,我被選為第一。”貓一聽急了,吼道:“什麼?你為什麼不叫醒我?你這個心術不正的壞東西。”説罷,便猛撲向老鼠。老鼠見貓真的翻了臉,嚇得慌忙逃回鼠洞。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對頭,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説大公雞被排在龍的後面,心裏很不服氣,後悔自己真不該把角借給龍。散會之後,大公雞急忙去找龍討要自己的角。龍見了大公雞自知理虧,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還給它,猛地跳進身邊的深潭,躲起來了。大公雞不會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説:“你還得找龍去討要你的角,他硬是不還,我有何辦法?”説完,蜈蚣也躲了起來。從此,大公雞頭上沒有了角,只留下紅紅的雞冠。每天早晨登上高處大叫:“龍哥哥,角還我!”平時,到處用爪子刨尋蜈蚣,只要見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選定並排列次序後,黃帝便命創造文字的倉頡,把十二種動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至今。

===============

十二生肖的來歷

我國古代根椐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徵,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説這是羣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於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説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於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説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着,甚至睡覺也站着,從不躺着。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説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癒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於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併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

在我們中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屬相,你屬虎,他屬兔,我屬龍等等。欲知一個人的年歲幾何,只要問一下他的屬相便大概知曉了。

每當新春佳節來臨,由於華夏民族的傳統習慣,人們都愛説今年是龍年,是屬龍人的本命年。明年是蛇年,後年則是馬年……。追溯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藴,自然地引出瞭如下的一些話題。

十二生肖的典籍記載

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以動物紀年的方法最初起源於我國古代西、北部從事遊牧的少數民族中。《唐書》載:“黠戛斯國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清代著名考據學家趙翼在《陔餘叢考》會考證雲:“益北狄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人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十二生肖最早見於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又見於《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十二生肖之説,究竟產生於何時?有史料雲:它最晚應形成於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雲:“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又云:“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於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北史《宇文護傳》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內容是:“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由此可見當時民間已普遍使用十二生肖記錄人的生年了。

但是,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即1975年12月間,在湖北雲夢睡虎地第11號秦墓的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上千支竹簡。其中《日出·盜者》清楚地記載着用生肖占卜盜賊相貌特徵的文字。這一奇蹟的出現,證明了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使用十二生肖了。因為第十一號秦墓,據考證葬於始皇帝三十年,即公元前217年。有人説:我們的祖先用生肖紀年,遠在秦始皇稱帝之前就開始了,而且具體地指出“始於夏,流傳於商周。”但如何引證,恐尚待史學和文物學者進一步探究了。

我國古代南北朝不僅使用十二生肖紀年,而且出現了沈炯創作的《十二屬詩》:

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

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

龍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

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

猴慄羞芳果,雞砧引清懷。

狗其懷屋外,豬蠡窗悠哉。

這首詩在首字按序嵌入了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種動物的生性特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

明朝大學者胡儼撰寫的十二生肖詩,不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頗有情趣。詩云:

鼷鼠飲河河不幹,牛女長年相見難。

赤手南山縛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驪龍有珠常不睡,畫蛇添足適為累。

老馬何曾有角生,羝羊觸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雞空自老林邱。

舞陽屠狗沛中市,平津放豕海東頭。

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間牛郎織女的傳説。五句的“驪龍”是龍的一個種類,其頦下有寶珠一顆,故謂之驪龍。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觸藩”指羊角觸籬笆。十一句的“舞陽”指漢高祖劉邦封名將樊噲為舞陽侯,他曾在江蘇沛縣以宰狗為生。最後一句是指漢武帝丞相公孫弘,當年曾在東海放過豬。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説

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着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後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並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餘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至於為什麼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誌,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誌。宋代洪巽的《暘谷漫泉》、明朝郎瑛的《七修類稿》等對此都作了解釋。另外佛經《大集經》記有十二生肖輪流遊行的故事,但其中無虎而有獅子,因此有人認為,十二生肖是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以虎代獅,可能與中原不產獅有關。

也有人認為,十二生肖首先出現於記時。一晝夜是二十四小時,古代天文學家將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同時他們在觀天象時,依照十二種動物的生活習慣和活動的時辰,確定十二生肖。夜間十一點至次日凌晨一點,屬子時,正是老鼠趁夜深人靜,頻繁活動之時,稱“子鼠”。凌晨一點至三點,屬丑時。牛習慣夜間吃草,農家常在深夜起來挑燈喂牛,故稱“丑牛”。凌晨三點至五點,屬寅時。此時晝伏夜行的老虎最兇猛,古人常會在此時聽到虎嘯聲,故稱“寅虎”。清晨五點至七點,屬卯時。天剛亮,兔子出窩,喜歡吃帶有晨露的青草,故為“卯兔”。早晨七點至九點,屬辰時。此時一般容易起霧,傳説龍喜騰雲駕霧,又值旭日東昇,蒸蒸日上,故稱“辰龍”。上午九點至十一時,屬巳時。大霧散去,豔陽高照,蛇類出洞覓食,故作“巳蛇”。中午十一點至一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午後一點至三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下午三點至五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為“申猴”。下午五點至七點,屬酉時。太陽落山了,雞在窩前打轉,故稱“酉雞”。傍晚七點至九點,屬戌時。人勞碌一天,閂門準備休息了。狗卧門前守護,一有動靜,就汪汪大叫,故為“戌狗”。夜間九點至十一點,屬亥時。夜深人靜,能聽見豬拱槽的聲音,於是稱作“亥豬”。就這樣,一天的時辰和動物搭配就排列了下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後來人們把這種紀時法用於紀年,就出現了十二生肖。

對十二種動物配十二時辰,還有一類似的説法。據説天地生成於子時,生之初,沒有縫隙,氣體跑不出來,物質無法利用,被老鼠一咬,出了縫隙,才使氣體跑出來,物質便能利用了。老鼠有打開天體之神通,子時就屬鼠了。老鼠打開了天地之縫,牛便出來耕耘在地,於是丑時就屬牛了。傳説人生於寅,“寅”字有敬畏之意,古時人最怕老虎,寅時便屬虎了。卯時已經進入清晨,但太陽還沒有出來,照亮大地的還是月亮,而月宮中唯一的動物是“玉兔”,於是卯時便屬兔。傳説辰時正是羣龍行雨的時候,此時自然屬龍了。蛇善於利用草掩藏其行蹤,據説巳時蛇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動,不能傷人,所以巳時屬蛇。午時陽氣達到極限,陰氣剛欲產生,馬跑離不開地,是屬陰類動物,故午時屬馬。傳説羊吃了未時的草,並不影響草的再生,未時就屬羊了。申有“伸”的意思,而猴子最善於伸屈攀登,故申時屬猴。本時雞開始歸窩,此時當屬雞。戌時天漸漸黑了,狗開始“工作”,看家望門護院,這時就屬狗。亥時已入夜,萬物寂靜,天地混沌,而豬和天地混沌一樣,除“吃”以外一無所知,亥時自然就屬豬了。

《法苑珠林》引《大集經》言十二生肖由來曰:“閻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獸,並是菩薩化導。人道初生,當菩薩住窟,即屬此獸護持、得益,故漢地十二辰依此行也。”又云:“其所以分配之義,則《暘谷漫錄》言之頗詳。據之,子、寅、辰、午、申、戌俱陽,故取相屬之奇數以為名的鼠、虎、龍、猴、狗皆五指,而馬單蹄也;醜、卯、巳、未、酉、亥屬陰,故取相屬之偶數以為名的牛、羊、雞、豬皆四爪,兔兩爪,蛇兩舌也。”據此,十二種動物按足趾奇偶排列為:牛四趾,為偶;虎五趾,為奇;兔四趾,為偶;龍五趾,為奇;蛇無趾卻兩舌,為偶;馬一趾(單蹄),為奇;羊四趾,為偶;猴五趾,為奇;雞四趾,為偶;狗五趾,為奇;豬四趾,為偶;十二種動物中,只有鼠最特殊,前足為四趾,為偶;後足五趾,為奇。這樣,原是奇、偶全佔,因此就排在了十二種動物首位了。

在陝西省臨潼驪山人祖廟的西北方,有一巨碑,上面刻有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的形象,被稱為“十二像石”。這塊“十二像石”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説:古時候,先有天干與地支配合的“干支紀年法”。在實踐中,我們的先祖覺得干支紀年法比較複雜,不易在民間流行。於是,有人建議以十二生肖來紀年,這一建議得到了黃帝的首肯並命倉頡具體承辦此事。這年正月七年級,即召令天下所有動物到黃帝宮殿前候選。動物們獲悉此訊,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爭先恐後準備赴會。其中牛知道自己腿腳遲緩,便在大年三十晚上就離家動身,結果趕了個第一名。第二個趕到是虎,第三個是兔,第四是龍,後邊排着是蛇、馬、羊、猴、雞、狗、豬、鼠。龍本來生得威風凜凜,渾身鱗甲,閃光發亮;雙目溜圓,宛若明燈;銀髯金須,隨風飄拂;虎蹄鷹爪,駕霧騰雲。美中不足的是頭頂光禿禿的,似乎缺了點什麼。當龍剛從潭中躍出水面時,一眼發現了大公雞。只見大公雞不僅羽毛漂亮,而且頭上還長着一對美麗的角,不由地抨然心動,上前向大公雞借頭上的角。大公雞搖了搖頭説:“不成,我明天還要參加生肖競選大會呢!”龍説:“你的角長在頭上也是多餘,就憑你那一身五彩斑斕的綵衣,就準能入選。”大公雞愛聽奉承聽好話,有心把角借給龍,但還是捨不得。正在這時,爬來一條大蜈蚣説:“雞大哥,你就把角借給龍大哥吧,你要不放心,由我做保怎麼樣?”大公雞見有蜈蚣做保,便答應了。龍萬分歡喜,並滿口應承生肖競選大會後立即將角還給大公雞。再説老鼠與貓本來是一對好朋友。貓貪睡,臨赴會前,貓對老鼠説:“明天一早你叫我一聲好嗎?”老鼠點點頭説:“好,我一定叫你。”就這樣,貓放心去睡大覺了。老鼠一覺醒來,天已經不早了。它趕緊去叫貓,見貓睡得正香,心想:何必多一個競爭對手呢?便撇下貓獨自走了,結果是最後一個到場的。

生肖競選大會好不熱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樹上棲的全都聚到了一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黃帝從百獸百禽中挑選了十二種動物,給它們排次序。黃帝心想:牛雖笨拙,但身材魁偉健壯、力氣大,又來得最早,決定牛排首位。老鼠長得不起眼,來得也最晚,應當排在最後。黃帝話音剛出口,老鼠靈機一動,趕忙跳到黃帝面前説:“要説大,還得數我。不信請讓老百姓鑑定一下。”黃帝聽了老鼠的話,覺得好笑: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便説:“我們既然是為百姓選生肖,自然由百姓來鑑定一下更好:”於是傳下旨意,讓十二種動物都到街上去走一趟。牛上了街,人們對它很友好,有的摸摸頭,有的讚揚幾句,卻沒有一個人説牛大的。這時,老鼠突然竄上牛背,把人們嚇了一跳。只聽人羣中有人驚呼:“哎呀!從哪兒蹦出這麼大一隻老鼠!”這一喊讓老鼠得了逞,黃帝不好違言,只好將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在十二生肖競選大會上,老鼠不僅入選,而且排在首位,自然十分得意。回家後,見貓剛剛睡醒,便説:“貓兄,生肖大會開完了,我被選為第一。”貓一聽急了,吼道:“什麼?你為什麼不叫醒我?你這個心術不正的壞東西。”説罷,便猛撲向老鼠。老鼠見貓真的翻了臉,嚇得慌忙逃回鼠洞。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冤家對頭,一直延續到今天。

再説大公雞被排在龍的後面,心裏很不服氣,後悔自己真不該把角借給龍。散會之後,大公雞急忙去找龍討要自己的角。龍見了大公雞自知理虧,可又不想把如此漂亮的角還給它,猛地跳進身邊的深潭,躲起來了。大公雞不會水,只好去找做保的蜈蚣。蜈蚣説:“你還得找龍去討要你的角,他硬是不還,我有何辦法?”説完,蜈蚣也躲了起來。從此,大公雞頭上沒有了角,只留下紅紅的雞冠。每天早晨登上高處大叫:“龍哥哥,角還我!”平時,到處用爪子刨尋蜈蚣,只要見到蜈蚣就啄。

十二生肖選定並排列次序後,黃帝便命創造文字的倉頡,把十二種動物名刻在石碑上,一直流傳至今。

===============

十二生肖的來歷

我國古代根椐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徵,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老鼠排行第一(與“子”時搭配),以下次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説這是羣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於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説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游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於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説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着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着,甚至睡覺也站着,從不躺着。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説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癒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於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併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關於生肖的故事,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話題,這裏所説的故事,包括神話傳説、典故等。

在十二生肖的排位上,為什麼鼠小為大,排在第一位呢?這個問題首先就讓人類的先哲和當今的智者百思不得其解:論體形,老鼠小得可憐,讓人一把提住能玩開在股掌之間,十二生肖動物中,它是最小的一個。;論蠻力,它與牛的強壯、虎的威猛、龍的神力、馬的騰躍,簡直不能同日而語;論品質,牛的踏實、兔的善良、馬的勤奮、羊的温順、豬的實在,也都顯得比老鼠好上許多倍;再論智慧,猴的靈巧、狗的聰慧,也都在老鼠之上。退一萬步説,就算比誰最狠毒,恐怕蛇也該排在鼠的前面。但事實是小小的老鼠是十二生肖的排行老大!

這個問題至今仍是個懸案,有人説,今日説法,大概只有一個解釋:分管十二生肖排行的傢伙,是個貪贓枉法的貪官污吏,他收了老鼠的巨大好處而做了權錢交易的色當,把第一名的金冕加在了無德無才的小小老鼠頭上。這當然只是一個牽強附會的玩笑。但確確實實的是,人類對此始終沒有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釋。不過,人類畢竟是動物裏最聰明的高級動物,在十二生肖確定了許多年後,人們終於編出了一個或許是自欺欺人自圓其説的民間故事,藉以説明為什麼老鼠在十二生肖排行第一。這個叫做"老鼠第一大"的故事流傳在中原的湘鄂一帶:

老鼠和牛馬羊等當選十二屬相後,老鼠説:"我應該擺在第一位。"牛、馬、羊它們不服氣,説:"你憑什麼排第一位呢?"鼠説:"我大,所以我要排在第一。"牛馬等忍俊不禁笑了:"你有我們大嗎?"老鼠説:"我們幾個爭了不算數,還是讓人來説吧。"牛馬羊等都同意讓人來評議。於是它們商量了辦法:由牛領頭,馬、羊、鼠先後一個接一個從大街上走過,看人們怎麼評議。

在大街上,牛走過來了,人們説:"這頭牛很壯。"馬過來了,人們説:"這匹馬真高。"羊走過來的時候,人們説:"這隻羊很肥。"最後,老鼠大搖大擺地挺着肚子走過來,人們看見大街上突然走出一隻大老鼠,都追着它喊:"好大一隻老鼠呀,好大的一隻老鼠呀!"這樣一來,牛馬羊也無話可説了,讓老鼠排在了第一位。

另外,民間還有類似的十二屬相排位的故事。

關於十二生肖是如何排列次序的,説起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混沌初分,天干地支剛定時,玉皇大帝下令普召天下動物,要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選拔十二個屬相。

消息傳出後,驚動了花貓和老鼠這兩個相好的朋友。花貓對老鼠説:"明日五更去天庭應選,我有個貪睡的毛病,到時你可要喊我一聲啊!"老鼠連聲道:"好説,好説!"可是第二天一早,不講信義的老鼠卻偷偷起牀不辭而別了。

這天,靈霄寶殿上禽獸雲南集,開始應選,玉帝按天地之別,單挑了龍、虎、牛、馬、羊、猴、雞、狗、豬、兔、蛇、鼠十二種水陸獸類來作十二屬相。公雞當時長着兩隻美麗的角,也被列入獸類裏。

玉帝剛要給它們排一下座次,只見黑狸豬閃了出來,別看它生得笨嘴拙腮,卻專愛惹事生非,它奏道:"玉帝既已選好首領,小臣願替君分憂解愁,當個公正人,為兄弟們依次排位。"玉帝聞言大喜,囑咐豬要秉公而斷,就退朝了。

玉帝一走,十二生肖就鬧成了一鍋粥。開頭,大家一致推選温和、寬厚的老黃牛居首位,連威武的老虎、蒼龍也敬它幾分,表示同意。可是,縮在牆角的老鼠卻鑽了出來,提出抗議。它説:"論大數我大,不信咱們到人間比試比試,聽聽百姓的評論。"於是,老黃牛和老鼠來到街頭鬧市。

牛在人羣中走過時,人們毫無反應。這時,老鼠"哧溜"一下子爬到牛背上打起立樁來,街上的人們紛紛亂嚷:"好大的老鼠!"等人們拿出棍棒趕來撲打時,老鼠早已跑遠了。

老鼠回來大吹大擂,眾動物都替黃牛打抱不平,只有黑豬暗自高興,它覺得只有這樣大小不分,好壞難辨,才能魚目混珠,自己也從中漁利,於是,它大筆一揮先挑了老鼠,後排了老牛。

這可惹惱了在一旁的老虎和蒼龍,它倆大聲喧叫起來,震得眾動物們發抖。眾動物忙向龍和虎朝拜,一致推選老虎為山中之王,蒼龍為漁中之王,統管天下。猴子為老虎寫了"王"字金匾,掛在老虎前額上,公雞把兩隻角送給了蒼龍。從此,蒼龍戴上了桂冠。老虎、蒼龍有了人間權勢,也就甘居老鼠和老黃牛之後了。這時,又跳出一個多事的野兔,它冷笑一聲説:"嘿嘿!論長相我和老鼠差不多,論個子我比老鼠大,我是山王的護衞,應該排在海王前面。"

蒼龍一聽大怒,説:"你休得胡攪蠻纏,不服氣咱就比試比試。"黑豬一聽正中下懷,忙説:"一言為定,你們就比比賽跑吧,讓獵狗來做你們的裁判員。"

狗和雞素來不和,它見雞討好龍,便想借機捉弄它們一下,它選了條荊棘叢生的跑道,暗地裏對兔説:"你的尾巴太長了,會妨礙比賽的,要忍痛割愛。"它給兔子剪斷了一大截尾巴,只剩下一點尾巴根。

比賽開始了,蒼龍騰雲駕霧,片刻間就飛到了前面去了,可是,當跑到灌木叢中時角就被樹藤掛住了,怎麼也摘不下來。野兔一躥十八個壠,一口氣跑到了終點。

黑豬不顧眾動物的反對,把兔子排在了蒼龍之前老虎之後。

狗去給野兔賀喜,它向兔賣好説:"要是不選這樣的跑道,不幫你割斷尾巴,你哪有今天的勝利呀。"野兔正捧着那截粗大的尾巴惋惜,聽了狗的話,撇着三瓣嘴説:"哼!我是憑本領取勝的,沒有你,我還丟不了這條漂亮的尾巴呢!"狗一聽,眼都氣紅了,它説:"既然你有本領,那咱們也遛一遭!"野兔傲慢地説:"這有什麼難,我先跑,你要能追上我,我請你啃骨頭。"説着就得意洋洋地跑起來。獵狗磨了磨爪子,箭一樣地追了上去。不一會兒,就攆上了野兔,它用嘴咬住野兔的脖子,一邊吃一邊説:"好了,這下該我啃骨頭了。"為這事,狗也受了處分,被排到最後頭。

蒼龍比賽失敗後,經常背地裏抱怨那對雞角掛累了它,公雞聽到了又後悔又傷心,它來到海邊對龍説:"龍哥哥,既然這兩隻角對你毫無益處,那就請你還給我吧。"龍狡猾地説:"這雙角雖然害了我,但能裝飾我的儀表,還你不難,要等太陽出西山,月亮下東海。"説完,便一個猛子紮下海底去了。天真的公雞信以為真,它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盼望太陽從西山出來,還不時伸長脖子,向大海呼叫:"龍哥--哥!角--還--我……"從此,公雞失去了兩隻角,也被排在後頭。

只剩下猴、蛇、馬、羊、豬的排位沒有確定了。豬又別有用心地煽動起來:"猴弟是陸上的雜耍大王,蛇弟是水中的泅渡能手,你們誰先誰後呢?"經過一番議論,它們決定再到人間進行一次民間測驗,進行雜技表演。青蛇邀了紅馬,猴子邀了山羊,讓它倆幫助做服裝道具。

當時,蛇腹下有十二條腿,行走起來又笨又慢。紅馬是個助人為樂的實幹家,它不聲不響地用薄皮給蛇做了一身去筒龍衣,龍衣上面用馬鬃編了方格花紋,煞是好看。紅馬雙從腹下颳了一層油脂塗在龍衣上,使龍衣非常滑膩。青蛇穿上龍衣,遮住了笨腿,用滑行代替了步行,既靈敏又美觀。

山羊平時就討厭猴子,嫌它整天躥上跳下,給它踩壞了青草,所以對猴子的幫助不那麼熱心,猴子想彌補一下光腚的缺陷,身山羊求援道:"羊大哥,請你剪給我一點絨毛,讓我補補後腚吧。"山羊不高興地説:"天要冷了,你知道我全憑這身寶衣呢!"猴子沒辦法,只好仍舊光着腚。

比賽那天,青蛇披着龍衣,一會兒在樹枝上盤卷如藤,一會兒在水面上滑行如梭。它昂起頭頸,只用尾尖着地,表演各種雜技,人們連連喝彩。輪到猴子表演了,只見它攀槓子、盪鞦韆,也贏來不少喝采,當表演到"倒掛竹簾"時,猴子用尾尖卷在樹枝上,頭朝下做起各種驚險動作,忽聽有人喊:"看啊!猴屁股眼着火了!"人們都大聲鬨笑起來。猴子向來護短,它臉紅心慌,忙用尾巴去遮屁股,只聽"撲通"一聲,頭朝下跌了個滿臉花。就這樣,青蛇和紅馬排在了前頭,山羊和猴子排在了後頭。

給眾動物排完座次,黑豬把自己寫在最前頭,心裏説:"這回可是我升官發財、名利雙收的時候了!它來到靈霄殿,見了玉帝。玉帝接過座次表,看了一眼,二話沒説,就把前面黑豬的名字勾掉,填在最後頭。於是,玉帝讓太白金星按地支排寫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辰表,並降下一道諭旨,令值日功曹到人間發佈。排選已定,玉帝怒氣未消,又給黑豬批幾句話:

無用蠢才,顛倒黑白。

罰去吃屢,一年一宰。

黑豬被貶,一下子氣了個大肚子。它終日躺在茅窩裏,再也懶得管閒事了。可是,有時仍然心裏發癢,按捺不住,用嘴巴拱這拱那,撥弄是非。

老鼠回到家裏,高興地捋着三根半鬍鬚跳起舞來,把熟睡的花貓驚醒了。花貓問:"還不到時候嗎?"老鼠説:"早過了,咱還爭了第一呢!"鼠向花貓繪聲繪色地吹噓起自己的乖巧。花貓惱悔地説:"我再三跟你説過,你怎麼不叫我一聲呢?"老鼠卻搶白花貓説:"你自己沒長耳朵?我叫你去,你還興搶了我的位置呢!"貓一聽,氣得長鬚倒豎,杏眼圓睜,它張開鋒利的爪子,一個箭步撲上去,把老鼠吃掉了。從此,貓和老鼠就成了世代冤家。

十二生肖的順序是什麼?都代表什麼意思?!!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説中的龍所組成,用於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長期以來,不少人將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視為最早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所缺者為龍。該書《言毒篇》又説:“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

《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敍事,以會天位。”時間的分割以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

《國語·晉語四》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甚至天子妻妾也有“十二女”之説。

《後漢書·荀爽傳》:“故天子娶十二婦,天之數也;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近年,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干支來歷的故事:“開天闢地之初,玄黃騎着混沌獸遨遊,遇到女媧。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大肉包裏有十個男子,小肉包裏有十二個女子。玄黃説:‘這是天干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於是,為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男的統稱天干,女的則為地支。”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干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遠。

古代歷來以天為主、地為從。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採五行之情,佔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裏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干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乾、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干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着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着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

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

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

後來,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週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曆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子鼠丑牛……戌狗亥豬。天下動物很多,古人為何選擇了這十二種動物為屬相?

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鬆霞館贅言》:

“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

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

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

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犯屬兔。

辰者,三月之卦,正羣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

巳者,四月之卦,於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

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

羊齧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

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

月出之時,月本坎體,中含金雞之精,故本屬雞。

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另一種説法,十二生肖的選用與排列,是根據動物每天的活動時間確定的。

我國至少從漢代開始,便已經根據太陽升起的時間,將一晝夜區分為十二個時辰並採用十二地支計時法來記錄這十二時辰(大時),每個時辰相當於兩個小時,這樣一晝夜便是現在所稱的二十四小時。

夜晚十一時到凌晨一時是子時,此時老鼠最為活躍。

凌晨一時到三時,是丑時,牛正在反芻。據説也是牛開始耕田的時刻。

三時到五時,是寅時,此時老虎到處遊蕩覓食,最為兇猛。

五時到七時,為犯時,這時太陽尚未升起,月亮還掛在天上,此時玉兔搗藥正忙。人間的兔子也開始出來覓食。

上午七時到九時,為辰時,這正是神龍行雨的好時光。

九時到十一時,為巳時,蛇開始活躍起來。

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陽氣正盛,為午時,正是天馬行空的時候。

下午一時到三時,是未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

下午三時到五時,為申時,這時猴子活躍起來。

五時到七時,為酉時,夜幕降

標籤: 鼷鼠飲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41or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