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教育

> 羣而不黨是什麼意思?

羣而不黨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羣:合羣。與眾合羣,不結私黨。

羣而不黨是什麼意思?

成語名字:羣而不黨

成語發音:qún ér bù dǎng

成語解釋:羣:合羣。與眾合羣,不結私黨。

成語出處:《論語·衞靈公》:“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成語繁體:羣而不黨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不結私黨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反義詞: 結黨營私 

成語例句:唐·權德輿《唐丞相太保致仕歧國杜公墓誌銘》:“公所樞極,喜士容物,羣而不黨。”



羣而不黨的意思

羣:合羣。與眾合羣,不結私黨。

成語出處: 《論語·衞靈公》:“ 君子 矜而不爭, 羣而不黨 。”

繁體寫法: 羣而不黨

注音: ㄑㄩㄣˊ ㄦˊ ㄅㄨˋ ㄉㄤˇ

成語語法: 作謂語、定語;指不結私黨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mix with others but do not be a partisan

“君子羣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羣 ”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君子合羣而不與人結黨營私,小人與人結黨營私而不合羣。原句出自於戰國孔子的《論語》。

1、句中部分字詞解釋:

(1)羣:聚集;會合,聯合。

(2)黨:由私人利害關係結成的小集團:結黨營私。

2、《論語》中的原文: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白話譯文:

孔子説:“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合羣而不結黨營私。”

擴展資料:

羣而不黨也就是孔子在《論語▪為政》篇裏所説“君子周而不比,小 人比而不周”的意思。周而不比就是羣而不黨,普遍團結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團體,不結黨營私。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語言簡練,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還有就是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時語言淺近易懂,接近口語。

“君子羣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羣”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君子合羣而不與人結黨營私,小人與人結黨營私而不合羣。

1、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論語·衞靈公》)

2、譯文:孔子説:“君子莊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鬥勝,團結羣眾而不結黨營私。”

3、這句話講述了君子的所作所為以及與小人的不同。孔子認為,君子他應當注重義、禮、遜、信的道德準則;他行為莊重,與人和諧,但不結黨營私,不以言論重用人,也不以人廢其言。

擴展資料

矜而不爭是莊重自尊,自己對自己很有信心,但卻並不驕傲自滿,所以也就不會去和他人爭強鬥勝。

羣而不黨也就是孔子在《為政》篇裏所説“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意思。周而不比就是羣而不黨,普遍團結人而不搞宗派,不拉小團體,不結黨營私。

君子出於公心,小人囿於私利。

出於公心所以能胸懷寬廣,納百川而歸於海,搞五湖四海而不搞拉幫結派。

出於私利所以就心胸狹窄,結黨營私而排除異己,搞宗派主義而不講道義原則。

君子小人,周比羣黨不同。

説起來的確如陰陽清楚,晝夜分明,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總是霧晨黃昏,陰晴不定,難以識別得清楚。

君子羣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羣的意思

君子羣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羣意思是:孔子通過結黨或不結黨來判定君子或小人。

1、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論語·衞靈公》)

2、譯文:孔子説:“君子莊重自尊而不與人爭強鬥勝,團結羣眾而不結黨營私。”

3、這句話講述了君子的所作所為以及與小人的不同。孔子認為,君子他應當注重義、禮、遜、信的道德準則;他行為莊重,與人和諧,但不結黨營私,不以言論重用人,也不以人廢其言。

擴展資料:

1、(朱熹《〈論語〉集註》:“莊以持己曰矜,然無乖戾之心,故不爭。和以處眾曰羣,然無阿比之意,故不黨。”)

2、譯文:“矜”是內心的傲,(驕傲是兩回事,沒有真本事,看不起別人,是驕;有真本事而自視很高,是傲。)傲要傲在骨子裏,外面對人不必傲,內在有氣節,窮死餓死可以,絕不低頭,這是矜。“羣”則是敬業樂羣,彼此相處融洽,但不營私,不走營私的路,走的大公之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矜而不爭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這裏提到的“矜而不爭”,意思是説,與人相處要莊重謙和,處處忍讓,不要爭強好勝。關於“羣而不黨”,必須搞清“黨”的意思。這裏的黨,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帶有政治性的黨派,而是具有更寬泛意義的因共同利益而結成的團體、派系等。所以,“羣而不黨”是説待人接物平易近人,要合羣,但不搞小團體,不去拉幫結派。

在人類社會中,因為不同的關係,人們總會結成各種各樣的集體或小圈子。有些圈子中的成員有着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有共同語言,能夠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這叫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並不是拉幫結派。這種小團體的存在是良性的,有時還能促進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但是,也有一些團體屬於拉幫結派的性質。這種小團體是在某種利益的驅使下結成的,一切行動都是為了利益,因而對有着不同利益的人,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打擊,手段非常惡劣。這種幫派很多,比如社會上盜竊團伙、黑幫,組織內的小幫派等,他們的存在,不論是對社會還是組織都是非常不利的。在一個區域或組織內,如果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派別,他們的利益必然是有衝突的。這樣一來,就會產生矛盾與衝突。這種衝突,會嚴重影響正常的社會與組織秩序,要不了多久,這個組織就可能會被這種內訌拖垮。

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都存在着黨爭,他們的鬥爭加速了國家的滅亡。其中,以唐末的“牛李黨爭”最為有名。“牛黨”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其成員大多是庶族,門第卑微,靠寒窗苦讀考取進士,獲得官職;“李黨”以李德裕為首,其成員大多是士族,門第顯赫,依靠父祖的恩蔭進入官場。從表面看,牛黨和李黨之間的鬥爭似乎是庶族與士族之間的權力鬥爭,實際上兩黨的政見也多有分歧,分歧的焦點主要幾種在兩個方面:一是如何選拔官僚。牛黨多通過科舉進身,因而主張科舉取士;李黨多恩蔭進身,因而主張恩蔭入仕。二是對藩鎮採取何種態度。李黨主戰,主張對那些不聽朝廷命令的藩鎮以武力鎮壓,鞏固唐朝的統治地位;牛黨與之相反,主張遷就忍讓。

除了政見的分歧,兩黨之爭還捲入很深的個人恩怨。牛黨的牛僧孺、李宗閔評論時政,得罪了當時的宰相李吉甫,遭到貶斥。而李吉甫恰恰是李黨代表人物李德裕的父親,因此,牛黨認為這是李黨打擊本派措施。自此,雙方結下了樑子,牛黨一直在尋求時機,排擠打擊李黨。唐穆宗長慶年間,牛僧孺做了宰相,就想盡辦法把李德裕從朝廷中排擠出去,把他貶為四川節度使。李德裕任四川節度使期間,工作做得很好,接受了吐蕃將領的投降,收復了維州,本應受到朝廷嘉獎。但是牛僧孺卻不以為然,還強迫李德裕把吐蕃降將和收復的城池還給了吐蕃。這使得牛黨和李黨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鋭了。唐武宗時,李德裕做了宰相,動用權勢,把牛黨的代表人物牛僧孺、李宗閔放逐到南方去了。唐宣宗即位後,牛黨成員白敏中做了宰相,牛黨又被紛紛啟用,李黨成員則遭到了全面的肅清。李黨代表人物李德裕被放逐到遙遠的崖州,最終憂鬱而死。

這場黨爭起於政見不合,後來演變為恩怨糾葛和意氣之爭,凡是牛黨贊同的,不論是否合理,李黨一概反對,反之亦然。而且,李黨一旦上台,不管牛黨人物是否優秀稱職,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貶斥,牛黨也是如此。這場鬥爭,到最後沒有一點正當性,完全成了邪惡權爭和鬥氣,大大加深了唐朝末期的統治危機。事實上,唐朝的最終覆滅,黨爭是重要原因。

歷史事實帶給我們很深的教訓,組織的發展靠的是所有成員的共同努力,拉幫結派只能削弱整個組織的力量,阻礙組織的進步與發展,因而,拉幫結派的行為是要不得的。

標籤: 羣而不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jy/06m5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