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有關從軍行的知識大全

《從軍行》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 《從軍行》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 1、創作背景:唐高宗調露、永隆年間(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唐禮部尚書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唐汝詢在《唐詩解》中認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輕文,只有武官得寵,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詩以發洩牢騷。2、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
  • 23482
《古從軍行》原文是什麼
  • 《古從軍行》原文是什麼

  • 1、原文: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雲(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2、譯文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臺,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昏暗...
  • 5583
《從軍行七首》創作背景是什麼
  • 《從軍行七首》創作背景是什麼

  • 1、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2、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3、《從軍行七首》就是王昌齡採用樂府古題寫的此類邊塞詩...
  • 7545
從軍行古詩意思
  • 從軍行古詩意思

  • 《從軍行七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全詩意境蒼涼,慷慨激昂,充分顯示出盛唐氣象。譯文:其一:在烽火臺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黃昏時分,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調子,無奈這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
  • 15049
《從軍行》的主旨是什麼
  • 《從軍行》的主旨是什麼

  • 《從軍行》的主旨: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鬥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寧願做個下級軍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1、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裡,可見詩人...
  • 8435
從軍行王昌齡翻譯及賞析
  • 從軍行王昌齡翻譯及賞析

  • 《從軍行》翻譯: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賞析:這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通過對塞外遼闊的戰場景象和激烈征戰生活的描寫,抒發了誓死報國的壯烈情懷。《從軍行》原文:青...
  • 4806
從軍行主要內容
  • 從軍行主要內容

  • 此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第三四句描寫了軍隊辭京後的出戰;第五六句通過景物描寫烘托激烈的戰鬥場面;最後兩句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
  • 22486
《從軍行二首》的原文是什麼
  • 《從軍行二首》的原文是什麼

  • 其一原文: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鼓聲鳴海上,兵氣擁雲間。願斬單于首,長驅靜鐵關。其二原文: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其一譯文:從軍到過玉門關,逐虜上過金微山。笛聲高奏《梅花落》之曲,手中的大刀的刀環像明月一樣...
  • 7473
從軍行七首其二原文及翻譯
  • 從軍行七首其二原文及翻譯

  • 01《從軍行七首其二》作者:王昌齡朝代:唐朝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翻譯:軍中起舞,伴奏琵琶翻出新聲,不管怎樣翻新,每每聽到《關山月》曲調時,總會激起邊關將士久別懷鄉憂傷之情。紛雜樂舞與思鄉愁緒交織在一起,欲理還亂,無盡無休。此時秋天...
  • 8764
《從軍行》的作者是誰
  • 《從軍行》的作者是誰

  • 1、《從軍行》的作者是王昌齡。2、王昌齡(698年-757年),字少伯,唐朝時期大臣,著名邊塞詩人。3、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遷龍標縣尉。參加博學巨集辭科考試,授汜水縣尉,坐事流放嶺南。開元末年,返回長安,授江寧縣丞。安史之亂時,慘遭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4、王昌齡與李白、高...
  • 10446
《從軍行七首》原文是什麼
  • 《從軍行七首》原文是什麼

  • 1、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2、其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3、其三: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4、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
  • 30423
《從軍行》屬於什麼型別的詩
  • 《從軍行》屬於什麼型別的詩

  • 《從軍行》是唐代詩人陳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全詩:海畔風吹凍泥裂,枯桐葉落枝梢折。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1、這是一首寫風雪行軍的仄韻絕句,寫得十分壯美。2、前兩句對環境的描寫,竭力突出自然環境的惡劣,用濃重氛圍映襯從軍將士無所畏懼的精神風貌。3、後兩句妙...
  • 9114
從軍行的意思
  • 從軍行的意思

  • 從軍行的意思:青海湖上烏雲密佈,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詩人在開篇描繪了一幅壯闊蒼涼的邊塞風景,概括了西北邊陲的狀貌。在唐代,西邊有吐蕃,北...
  • 25823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 1、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的敵人誓不回還。2、全詩: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11044
《從軍行》唐王昌齡
  • 《從軍行》唐王昌齡

  • 《從軍行七首》唐·王昌齡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其二: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其三: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 13511
《從軍行七首》分別表達了什麼
  • 《從軍行七首》分別表達了什麼

  • 1、第一首詩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情景。2、第二首詩描寫征戍者在軍中聽樂觀舞所引起的邊愁。3、第三首詩描寫古戰場的荒涼景象,寫將軍上表請求歸葬戰死將士骸骨,表現將帥對士卒的愛護之情。4、第四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5、第五首詩描寫奔赴前...
  • 12473
從軍行翻譯及賞析
  • 從軍行翻譯及賞析

  • 邊塞的烽火已經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自然無法平靜。將軍手執兵符,辭別了皇宮。精銳的騎兵包圍著敵方的城牆。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著戰鼓咚咚作響的聲音。我寧願做個低階軍官為國衝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全詩描繪了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的...
  • 23912
從軍行的意思是什麼?
  • 從軍行的意思是什麼?

  • 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名。內容多寫邊塞情況和戰士的生活。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鬥的全過程。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第三四句描寫了軍隊辭京後的出戰;第五六句通過景物描寫烘托激烈的戰鬥場面;最後兩句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
  • 30854
王昌齡的《從軍行》什麼意思
  • 王昌齡的《從軍行》什麼意思

  • 1、意思是:青海湖上烏雲密佈,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2、【出處】《從軍行》——唐代:王昌齡。3、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以上的就...
  • 13684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
  •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

  • 《從軍行》這首詩是王昌齡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所作的,全詩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章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書生。1、意思:這篇古詩的翻譯是,邊塞的報警烽火傳到了長安,壯士的心懷哪能夠平靜。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
  • 10069
從軍行中遙望是什麼意思
  • 從軍行中遙望是什麼意思

  • 遙望:遙遙相望這裡指自己的故鄉遙遠,很思念家鄉但是身不由己不能回鄉。原文:《從軍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齡 【朝代】唐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譯文:青海湖上烏雲密佈,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
  • 14554
從軍行古詩的釋文
  • 從軍行古詩的釋文

  • 譯文:青海湖上的天空,長雲遮蔽,湖北面綿延著的雪山隱約可見,翻過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門關。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雖磨穿但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全詩從軍行唐·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20201
《從軍行二首》屬於什麼型別的詩
  • 《從軍行二首》屬於什麼型別的詩

  • 《從軍行二首》屬於近體詩。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1、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2、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押韻都有嚴格的要求,講究平仄對仗。3、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
  • 18651
《從軍行二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 《從軍行二首》的創作背景是什麼

  • 創作背景:盛唐時期,國力強盛,君主銳意進取、衛邊拓土,人們渴望在這個時代嶄露頭角、有所作為。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而又哀婉動人的詩篇。第一首為五言律詩,寫從軍戰士的作戰經歷和...
  • 13669
從軍行的詩意
  • 從軍行的詩意

  • 《從軍行》古詩的意思是青海湖上蒸騰而起的漫漫雲霧,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黃沙萬里,頻繁的戰鬥磨穿了守邊將士身上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從軍行》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組詩作品。這首詩表現戰士們為保衛祖國...
  • 2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