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歷史

> 老子是什麼時期的人物

老子是什麼時期的人物

春秋時期。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

老子是歷史上非常有名望的人,生活在春秋時期楚國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也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就連孔子都曾請教過他問題。

老子是什麼時期的人物

老子原名李耳,字聃,是李姓的始祖,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自古就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其作品《道德經》至今都還有非常大的影響,被翻譯成各國的文字廣為流傳,也是被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中國作品。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主張的是道家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我們在高中政治課本中學到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清靜無為、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等都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思想在觀人、察人方面給我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智慧,在當今社會一直都廣為流傳。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裏。

《老子》,又名《道德經》或《德道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有學者認為《老子》並非成於一時,作於一人。

此書共計五千字左右,最初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後來稱《道德經》,並分成八十一章,編為上下兩篇,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老子大約於周靈王元年(魯襄公二年、宋平公五年、公元前571年)出生於陳國苦縣。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所説,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郭蘭芳在《論老子哲學思想》中寫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國苦縣的厲鄉曲仁里人,生於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圖書館長、管圖書,是孔子的前輩,曾向他問禮。

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老子入周王室任守藏室史(管理藏書的官員)。在被推薦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隨常樅(商容)學習知識。周景王十年(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老子因受權貴排擠,被甘簡公免去守藏室史之職,出遊魯國。在魯國巷黨主持友人葬禮,孔子助葬。

時孔子17歲,問禮於老聃。周景王十五年(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老子被甘平公召回仍任守藏室之史。周景王十九年(魯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二十六歲的孔子適周觀光,拜訪老子。周敬王四年(魯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老子因所管典籍被王子朝攜至楚國,被罷免守藏室史一職,回故里居住。

後去往秦國,確切年代不詳。周敬王十九年(魯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五十一歲的孔子南至老子故里向老子問學。

老子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老子是春秋時期陳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籍貫也多有爭議,《史記》等記載老子出生於楚國 或陳國 。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

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人物簡介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曾做過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是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學派(道家學説)創始人,[2]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養生主張是“無為”---不消耗,《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道:宇宙能量現象)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關於他的身份,還有人認為他是老萊子,也是楚國人,跟孔子同時,曾著書十五篇宣傳道家之用;還有人認為是周太史儋(dān),生活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的時間裏。

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的《老子韓非列傳》中即説明了當時對老子何其人有過此兩種猜測。“或曰:老子亦老萊子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當時司馬遷也疑老子即為老萊子,並不是道家創始人。

主要著作老子在函谷關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或《道德真經》。《道德經》、《易經》和《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鉅著。《道德經》分為上下兩冊,共81章,前37章為上篇道經,第38章以下屬下篇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德經》是後來的稱謂,最初老子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其成書年代過去多有爭論,至今仍無法確定,不過根據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簡“老子”年代推算,成書年代至少在戰國中前期。楚簡《老子》校注,參看丁四新著《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等書。《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老子》書中有着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觀點。此外,《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此外,書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説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教發源其實,道教的創始人是被稱為張天師的張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為道祖,並將其《老子》一書改名為《道德真經》,作為宗教的主要經典。從《列仙傳》開始,把老子列為神仙;東漢時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聖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

成為了道教創世説的雛形。而在漢桓帝時,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號稱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其道教尊稱名稱為“太上老君”,亦被尊稱為“混元皇帝” ,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肌膚?有何貴賤?於是乎求仁義、傳禮儀之心頓消,如釋重負,無憂無慮,悠閒自在。”老子接着説:“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佈環宇矣而無處不在,周流不息矣而無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論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敗、資助萬物而不匱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時得之而序,萬物得之而形。”孔丘聞之,如騰雲中,如潛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體,天我合為一體,己皆萬物,萬物皆己,心曠而神怡,不禁讚歎道:“闊矣!廣矣!無邊無際!吾在世五十一載,只知仁義禮儀。

豈知環宇如此空曠廣大矣!好生暢快,再講!再講!”老子見孔丘已入大道之門,侃侃而談道:“聖人處世,遇事而不背,事遷而不守,順物流轉,任事自然。調和而順應者,有德之人也;隨勢而順應者,得道之人也。”孔丘聞之,若雲飄動,隨風而行;若水流轉,就勢而遷。

喜道:“悠哉!閒哉!乘舟而漂於海,乘車而行於陸矣。進則同進,止則同止,何須以己之力而代舟車哉?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妙哉!妙哉!再講!再講??老子又道:“由宇宙本始觀之,萬物皆氣化而成、氣化而滅也。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人之死也,氣之散也。人生於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矣。

萬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無而至於有者;眾類繁衍,變化萬千,未始不由有而歸於無者也。物之生,由無化而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為無也。有,氣聚而可見;無,氣散而不可見。

老子是什麼時期的人物?

一、老子是春秋時期的人物。二、簡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

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厲鄉曲仁裏 ,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老子是哪個時期哪國人

老子是春秋時期陳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諡伯陽。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胡適曾推測老子生於周靈王初年,當公元前570年 ),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 。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並稱之為“太上老君”。

老子是什麼朝代的的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1] ,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

[2-10]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11-12] 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13]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

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4-8] 老子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

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

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9-10] 因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為“太上老君”。

老子是哪個朝代?

春秋時代思想家,隱居邢台廣陽山。李聃,名耳,字伯陽、外字聃,世人尊稱為“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生於東周的苦縣厲鄉曲仁裏(原屬陳國,後併入楚國,今河南省鹿邑縣),據《史記》記載,老子是婚生子。

他母親先天太后益壽氏生他時168歲,而父親先天太上王李敬已經658歲了,父親李敬活到了700歲,而母親益壽氏活到了251歲 ,師從殷商末臣之商容,於東周春秋末之周守藏室任吏(柱下史)。

此人有著作被人們廣泛奉為《道德經》,是道家的經典、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李聃被尊為道家與道教始祖、東方三大聖人之首,唐朝追認李聃為李姓始祖。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擴展資料:《德道經》,又被人們廣泛稱為《道德真經》、《老子》。

書名是後來的稱謂,最初這本書稱為《老子》而無《道德經》之名,或可能始於韓非子“解老”、“喻老”兩篇更前之先。全書形成於東周末期至春秋戰國時期,分上下兩篇,原文順序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篇文不分章,相傳是老子留下約五千言的著作。《道德經》論述了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闡述自然無為的思想,其中包含了不少對立轉化的樸素辯證觀點。

在形式上,此書是語錄體韻文,語言精練,多排比對偶之句。修辭凝練,音節鏗鏘,理雖玄遠,文實多姿。其修辭比況,多以政治為旨歸,被後世文士取法,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作品,又是早期中國哲學史上非常罕見的一部關於宇宙本體論的思辯書卷,被尊為“內聖外王”的必學之書,以及“萬經之王”。

標籤: 老子 人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zh-mo/ls/ow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