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歌德的作品有哪些

歌德的作品有哪些

歌德的作品有:《普倫德爾斯鎮的年市》、《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歐文和埃爾米勒》、《克拉維戈》、《平民將軍》、《論人類與動物的頜間骨》、《列那狐》、《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我的生平詩與真》、《意大利遊記》、《浮士德》、《大科夫塔》、《普羅米修斯》、《羅馬哀歌》等等。

歌德的作品有哪些

歌德,德國文學家。歌德的創作囊括詩歌、散文、小説、戲劇等諸多方面,其中《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説,它描寫青年維特和綠蒂之間的愛情悲劇,反映了當時青年人反對封建,追求個性解放和愛情自由的心聲,使歌德享有世界性的聲譽。

詩劇《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它不僅是德國文學史上一個空前偉大的成就,而且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等齊名,被列為世界文學史上的偉大史詩之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曾給以很高評價。它是馬克思和列寧最喜歡的文學作品之一,列寧被沙皇流放西伯利亞,身邊還常有德文本的《浮士德》。

詩劇《浮士德》堪稱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傑作。劇中人物、事件、環境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想象和誇張,以及神話故事的色彩,卻又都有其現實主義的基礎。《浮士德》塑造人物的一個重要藝術手法是:矛盾和對比。



歌德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説《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1774~1831)和長篇小説《威廉·麥斯特》(1775~1828)。

全部作品:

·《戀人的情緒》(戀愛劇),1768年創作,1806年複印

《同謀犯》(喜劇),1769年開始創作,1787年複印

《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劇本),1773年

《普羅米修斯》(詩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戲》,1774年

《佈雷伊長老的謝肉節劇》,1774年

《普倫德爾斯鎮的年市》,1774年

《神,英雄和維蘭特(Wieland)》(笑劇),1774年

《克拉維戈》(悲劇),1774年

《神靈的問候》(詩歌),1774年

《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信體小説),1774年,第2版,1787年

《哀格蒙特》(悲劇),1775年開始創作,1788年複印《歐文和埃爾米勒》(配唱戲劇),1775年《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原邁斯特”,小説),《歌德文集》《歌德文集》

始於1776年,1911年複印《施黛拉》,為戀人們寫的戲劇,1776年《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戲劇),散文版1779年,1787年複印《托爾誇託·塔索》(戲劇),始於1780年,1790年複印《論人類與動物的頜間骨》,1786年《羅馬哀歌》,作於1788年至1790年《威尼斯警句》,1790年《浮士德》,片斷,1790年《光學論文》(論文,2卷本),1791年/1792年《大科夫塔》(喜劇),1792年《平民將軍》(喜劇),1793年《列那狐》(動物敍事詩),1794年《在所有美好的時刻》(共機會分會會歌),1775年《德意志逃亡者講述的故事集》(框形結構小説),1795年《威廉·邁斯特的學習年代》,1795年/1796年《克塞尼恩》(《贈辭》)(詩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浮士德一部悲劇》(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於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題目複印《邦弗尼託·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人生》(文章),1797年《中篇小説》,始於1797年《赫爾曼與竇綠苔》(以六音部詩行寫成的牧歌),1798年《私生女》(悲劇),1804年《威廉·邁斯特的漫遊年代》(小説),始於1807年,1821年複印,增訂版1829年原文《潘多拉》(為節日創作的戲劇),作於1807年/1808年,1817年複印《親和力》,1809年原文《論色彩學》(科學論文),1810年《我的生平詩與真》(自傳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關於歌手人們有很多可説》(為感謝歌手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5年《當回報最親愛者的時候》(為保守祕密而作的共濟會的詩歌),1816年《意大利遊記》,1816年/1817年《好女人》,1817年《論藝術和古代》(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1816年至1832年《莊嚴的教團節日:“50年已經過去”》(對於授予參加共濟會50週年榮譽證書的詩歌形式的謝辭),1820年《西東詩集》(詩歌),1819年《悼詞起首》對已故共濟會裏德爾(Ridel)分會長的悼詞,1821年《法國的政治運動》(報告),1822年《講話:對於維蘭特(Wieland)兄弟般的紀念》(共濟會悼詞),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詞《浮士德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遺作)《箴言和沉思》,1833年(遺作)

歌德的作品有?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他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作品。

歌德的作品充滿了狂飆突進運動的反叛精神,在詩歌、戲劇、散文等方面都有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劇本《葛茲·馮·伯裏欣根》、中篇小説《少年維特的煩惱》、未完成的詩劇《普羅米修斯》和詩劇《浮士德》的雛形《原浮士德》,此外還寫了許多抒情詩和評論文章。

《葛茲·馮·伯裏欣根》是德國第一部現實主義歷史劇。葛茲原是16世紀德國的一個沒落騎士,他曾一度參加農民起義, 後來背叛了農民。葛茲作為一個騎士、作為一個垂死階級的代表,起來反對現存制度的行動,是騎士階級對皇帝和封建領主的悲劇性的對抗。但是,在歌德的筆下,葛茲被寫成一個反對封建暴政、爭取自由和統一的英雄,他深切的同情人民的苦難,斥責爭取權利、禍國殃民的諸侯,因而受到人民的愛戴。劇中對於當時黑暗社會的譴責,對於自由和統一的熱烈嚮往,對於個人反抗的英雄的歌頌,都表現了狂飆突進運動的精神。在藝術上,劇中採用了莎士比亞戲劇創作的方法。

《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説。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出身市民的青年,他嚮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從事有益的實際工作 。但是,圍繞他的社會卻充滿着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的習氣。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屈從的市民,趨勢傲慢的貴族使他和周圍的現實不斷髮生衝突,他自己又陷入毫無希望的愛情之中,最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維特與社會的衝突 , 具有反封建的意義 ,通過維特的`悲劇,小説揭露和批判了當時德國社會許多不合理的現實,表達了覺醒的德國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緒,因此,它一發表就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形成了一陣維特熱,而且很快就流傳到歐洲各國,成為第一部發生重大國際影響的各國文學作品。

《普羅米修斯》是歌德取材於古代希臘神話的一部詩劇,劇本雖然沒有寫完,但流傳下來的片段已表達出歌德年輕時代的強烈的反封建精神。劇中的普羅米修斯否認宙斯的權利,反對宙斯的專橫跋扈,並且要創造和他一樣蔑視宙斯的新的人類。維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種堅韌的性格,在這個神話人物身上得到了體現。

歌德在魏瑪的最初十年,歌德埋頭事務,很少創作。到意大利後,他陸續完成了早已開始的一些作品,寫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寫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節。

劇本《哀格蒙特》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的鬥爭歷史。哀格蒙特在歷史上是一個動搖不定的貴族反對派,歌德把他寫成一個為民族的自由和統一而鬥爭的、受到人民愛戴的英雄。但是他缺乏積極的行動,主張採取温和的手段,最後被處死。劇中仍然保留着狂飆突進運動的革命情緒,但人物的反抗精神已經降低。

《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取材於希臘神話,主人公伊菲格尼亞身處異國,卻能以完美的品行、博愛的胸懷感動國王,改變了那裏野蠻的風俗,建立人道和公正的準則。

歌德晚年的創作極其豐富 ,重要的如自傳性作品 《詩與真》、《意大利遊記》、長篇小説《親和力》和《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抒情詩集《西方和東方的合集》,逝世前不久,又完成了《浮士德》第二部。這些作品表現了歌德重視實踐、肯定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思想,説明他思想中的積極因素比前一時期有所增長。

《威廉·麥斯特的漫遊時代》雖然不如《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那樣引人,然而它以探求理想的社會制度為中心,認為人們只有在為集體福利而積極勞動中才能獲得人生的意義,思想比較開闊、積極。歌德晚年的許多抒情詩中閃爍着唯物主義、樂觀主義思想的光芒,在當時消極浪漫主義文學風行一時的德國文壇上獨放異彩。《浮士德》第二部的完成尤其突出的表現了歌德晚年思想上和藝術上的新發展。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歌德是德國民族文學的最傑出的代表,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提高到全歐的先進水平,並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歌德: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家。

代表作品〈浮士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歌德的代表作是什麼?

一.歌德的代表作有《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

二.作品簡介

1)《少年維特的煩惱》是第一部讓歌德在德國幾乎一夜成名的小説。本書於1774年秋天在萊比錫書籍展覽會上面世,並在那裏成了暢銷書。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時代人閲讀得最多的一本。由此而來的成功給歌德的一生帶來了名譽和財富。《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初版屬於狂飆突進運動的風格,而修訂版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作品。小説中的主人公——他的行為僅僅取決於他的感覺——是感傷主義的代表性人物。

2)《浮士德》 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這部不朽的詩劇,以德國民間傳説為題材,以文藝復興以來的德國和歐洲社會為背景,寫一個新興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得十分完好的詩劇。

歌德有哪些著作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學家,他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1776年開始為魏瑪公國服務。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瑪去世。

個人作品

·《戀人的情緒》(戀愛劇),1768年創作,1806年複印

《同謀犯》(喜劇),1769年開始創作,1787年複印

《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劇本),1773年

《普羅米修斯》(詩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戲》,1774年

《佈雷伊長老的謝肉節劇》,1774年

《普倫德爾斯鎮的年市》,1774年

《神,英雄和維蘭特(Wieland)》(笑劇),1774年

《克拉維戈》(悲劇),1774年

《神靈的問候》(詩歌),1774年

《少年維特之煩惱》(書信體小説),1774年,第2版,1787年

《哀格蒙特》(悲劇),1775年開始創作,1788年複印

《歐文和埃爾米勒》(配唱戲劇),1775年

《威廉·邁斯特的戲劇使命》(“原邁斯特”,小説),《歌德文集》《歌德文集》

始於1776年,1911年複印

《施黛拉》,為戀人們寫的戲劇,1776年

《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亞》(戲劇),散文版1779年,1787年複印

《托爾誇託·塔索》(戲劇),始於1780年,1790年複印

《論人類與動物的頜間骨》,1786年

《羅馬哀歌》,作於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1790年

《浮士德》,片斷,1790年

《光學論文》(論文,2卷本),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喜劇),1792年

《平民將軍》(喜劇),1793年

《西東詩集》(詩歌),1819年

《悼詞起首》對已故共濟會裏德爾(Ridel)分會長的悼詞,1821年

《法國的政治運動》(報告),1822年

《講話:對於維蘭特(Wieland)兄弟般的紀念》(共濟會悼詞),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詞

《浮士德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遺作)

《箴言和沉思》,1833年(遺作)

歌德的劇作有哪些?

歌德與《浮士德》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1749—1832),是德國著名的詩人和劇作家。他出生於萊茵河畔的法蘭克福,父親是法學博士,並從皇帝手中買得一個皇家顧問的頭銜;母親是法蘭克福市長的女兒,有藝術修養,並擅長講故事。這樣的家庭,對歌德走上藝術之路很有幫助。1765年,歌德謹遵父命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但個人興端卻在藝術與自然科學方面。

歌德像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繼續求學,在那裏結識了很多”狂飆”詩人,並積極參加旨在反抗封建、謀求民族發展和個性解放的“狂飆突進”運動。當時的德國,“一種卑鄙的、奴顏婢膝的,可憐的商人氣息滲透了全體人民。一切都爛透了,動搖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簡直沒有一線好轉的希望,因為這個民族連清除已經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爛屍骸的力量都沒有。”歌德只能藉助自己的文學之筆,來抒發自己的情懷。他的劇作《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1773)獲得成功,使其成為狂飆運動的領袖。

大學畢業後,歌德回到故鄉,1775年,他應邀到魏瑪宮廷做了樞密大臣,試圖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卻不幸碰壁。1786年,他祕密離開魏瑪,到意大利遊歷,研究古希臘,歌德故居羅馬藝術。回國之後,他對宮廷政治不再熱衷,而將興趣轉移到了文藝創作上。先後寫出了《伊菲革涅亞在陶洛斯》(1787)、《哀格蒙特》(1788)、《託考多·塔索》(1790)等劇作。1796年,歌德結識了席勒,兩位德國文化史上的傑出人物,開始了長達10年的藝術合作,他們相互幫助,彼此激勵,各自完成了其重要作品,並以他們的藝術成就,提升了德國文學和藝術的水平。

劇作《鐵手騎士葛茲·馮·貝利欣根》,像歌德的著名小説《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樣,洋溢着狂飆突進式的浪漫的時代精神。劇作取材於16世紀德國的歷史,是一部“向一個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的劇作。葛茲力圖消滅封建割據,促成祖國統一,但是,由於主觀上不切實際的幻想和客觀條件的種種限制,使得葛茲的社會理想難以實現,他所領導的革命運動以失敗告終。儘管葛茲這個悲劇英雄邁向了死亡結局,但歌德卻對其寄予了很多同情。並賦予他許多優秀品質

標籤: 歌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o6x3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