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呼蘭河傳作者

呼蘭河傳作者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呼蘭河傳》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説。文本中的“呼蘭河”不是《呼蘭府志》所記載的那條流動的呼蘭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蘭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呼蘭河傳》共七章,描寫20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蘭,普通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

呼蘭河傳作者

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年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呼蘭河傳》有三重視角,一個是童真童趣的兒童視角——“我”,孩子看不清事件的內涵,於是產生了“陌生化效果”;一個是成年敍述者視角,敍述者是處在一種超然的境界,與小説中人物保持着距離。

第三個是蕭紅視角,蕭紅視角是居高臨下的,讀者可能看不見她,但她隨時會出來發議論,有時連議論也不發,但讀者可以感覺到蕭紅的情感波動。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誰?

中國現代女作家蕭紅。

《呼蘭河傳》以蕭紅的故鄉生活為原型。結構不同於一般小説,各章故事相對獨立,沒有主角人物,也沒有故事主軸。

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年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創作背景:

蕭紅寫作《呼蘭河傳》的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而《呼蘭河傳》故事發生的時間應該是20世紀10年代中期前後,那時,日軍還未侵略中國。

《呼蘭河傳》單本的創作,於1938年開始於武漢,1940年完成於香港。1941年底,蕭紅病危之際要求駱賓基送她北上:蕭紅要回到家鄉去。蕭紅曾計劃寫《呼蘭河傳》的第二部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年),中國作家,原名張乃瑩,“蕭紅”是她發表《生死場》時使用的筆名。1942年因病逝世於香港。主要作品:《跋涉》、《生死場》、《橋》、《牛車上》、《曠野的呼喊》、《蕭紅散文》、《回憶魯迅先生》、《馬伯樂》、《呼蘭河傳》。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誰?

《呼蘭河傳》,中國現代女作家蕭紅的長篇小説。

1940年完稿於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説分為7章,由茅盾作序。

《呼蘭河傳》以蕭紅的故鄉生活為原型。結構不同於一般小説,各章故事相對獨立,沒有主角人物,也沒有故事主軸。

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年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以及這毒瘤潰爛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災難。

文本中的“呼蘭河”,它不是《呼蘭府志》所記載的那條流動的呼蘭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蘭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發表經過

根據現有資料,《呼蘭河傳》大約開始寫於1937年12月。1937年抗日戰爭淞滬會戰爆發後,蕭紅、蕭軍等作家逃離上海來到內陸武漢,期間蕭紅在武昌小金龍巷寫就第一和第二章。

隨着抗日戰爭的擴大化以及蕭紅自身的各種遭遇,這一期間小説創作幾乎停滯。1940年1月,蕭紅抵達香港,同年8月《呼蘭河傳》的創作得以繼續,並於12月20日完稿。

《呼蘭河傳》首先於1940年9月1日至12月27日在《星島日報》副刊《星座》上連載。1941年5月30日,《呼蘭河傳》首次經由桂林上海雜誌出版公司出版。

之後陸續有1943年6月桂林河山出版版本、1947年上海寰星書店出版版本、1954年5月上海新文藝出版社版本、1979年12月黑龍江人民出版社版本以及1998年哈爾濱出版社版本。小説的英文譯本於1979年美國漢學家葛浩文譯,印第安納大學出版社出版(Tales of Hulan River)。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誰?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蕭紅。

《呼蘭河傳》是中國作家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説。蕭紅寫作《呼蘭河傳》的時間是20世紀30年代末期,而《呼蘭河傳》故事發生的時間應該是20世紀10年代中期前後,那時,日軍還未侵略中國。

1938年,《呼蘭河傳》單本的創作,開始於武漢,1940年完成於香港。 1941年底,蕭紅病危之際要求駱賓基送她北上:蕭紅要回到家鄉去。蕭紅曾計劃寫《呼蘭河傳》的第二部。

作品鑑賞:

《呼蘭河傳》,敍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即20世紀10年代中葉前後小鎮民眾的生態與心態,是一曲國民靈魂改造的挽唱。

標籤: 呼蘭河 作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gjnx9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