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白頭偕老是什麼意思

白頭偕老是什麼意思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意思是:不論生死,不論會有多艱難,我與你説定了,握着你的手,我會陪着你一同老去。出自《國風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生死聚散,我曾經對你説過。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白頭偕老是什麼意思

原詩:

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譯文:

生死聚散,我曾經對你説過。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讓我無法(你相會。唉,太遙遠,讓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擴展資料:

關於這首詩的背景有幾種不同的説法。一種是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衞國公子州籲(前人亦稱“衞州籲”)聯合宋、陳、蔡三國伐鄭。此説由《毛詩序》首倡:“《擊鼓》,怨州籲也。”“衞州籲用兵暴亂,使公孫文仲將而平陳與宋,國人怨其勇而無禮也。”鄭箋以《左傳·隱公四年》州籲伐鄭之事實之。

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衞聯合陳、宋、蔡共同伐鄭。許政伯認為是指同年秋,衞國再度伐鄭,搶了鄭國的莊稼。這兩次戰爭間有兵士在陳、宋戍守(《詩探》)。另一種是清代姚際恆《詩經通論》提出的“魯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衞穆公出兵救陳”説:“此乃衞穆公北清北之盟,求陳為宋所伐,平陳、宋之難,數興軍旅,其下怨之而作此詩也。”

姚際恆以為《毛詩序》所説“與經不合者六”,此實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師伐陳,衞人救陳”而被晉所伐之事。清代學者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是“戍卒思歸不得之詩也”。今人多以為姚説較為合理。不管是哪種背景,可以肯定的是:此詩反映了一個久戍不歸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

標籤: 白頭偕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g6k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