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十八般武藝十八白打是什麼意思

十八般武藝十八白打是什麼意思

十八般武藝十八白打的意思是:白打就是赤手空拳的博鬥,唐代詩人王建雲:“寒食內人嘗白打,庫中散與金錢”,是説寒食節時,縣府會禮聘府中能搏擊的人,表演白打作為餘興節目。清初周亮工《閩小記》也説:“白打,即今之手搏,名短打者是也。昔日白手不持寸鐵為白戰,武藝十八,終以白打。以白打為終,明乎其不持寸鐵也。

十八般武藝十八白打是什麼意思

白打的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拳術”,講求眼明手快,騰挪閃避,明朱國禎《湧潼小品》説:“即手搏之戰,俗稱打拳,能拉人骨至死,死之遲速,全在手法,可以日月記。”戚繼光《紀效新書》説得較清楚:“拳法似無預幹大戰之技,然活動手足慣勤肢體,此為初學入藝之門也。大抵拳、棍、刀、槍、叉、鈀、劍、戟、弓、矢、鈎、鐮、挨、牌之類,莫不先由拳法活動身手。其拳也,為武藝之源。”

清初大儒顏習齋五十七歲時,曾拜訪當時有名的俠士李木天,李俠士就對他説:“你願意學武藝的話,應當先學拳,拳法是練習武藝的基礎。”説罷,乘興於月光下解衣為顏習齋表演各家拳法。所以武術家也流行一句話:“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戚將軍又總結歷代白打的經驗,説:“拳打不知,是迅雷不及掩耳,所謂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這些精闢的論述,至今在武術界廣為流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80dr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