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維知科普網 >

學前教育

> 秋晚的江上粧表達了詩人什麼意思

秋晚的江上粧表達了詩人什麼意思

《秋晚的江上》的“粧”將蘆葦擬人化,秋季蘆葦的尖頭變白了,但在夕陽的照射下,蘆葦像化了粧一樣,變得十分漂亮。“粧”給全詩平添了一些情趣與生氣,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喜愛和嚮往。

秋晚的江上粧表達了詩人什麼意思

《秋晚的江上》收錄在開明書店1926年版《郵吻》詩集中。這首詩從整體框架上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小詩體,小幅的描寫,簡潔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興的抒發,描繪出了一個江邊秋天黃昏時的景象。

《秋晚的江上》原文:歸巢的鳥兒,儘管是倦了,還馱着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也粧成一瞬的紅顏了。

譯文:疲倦的鳥兒想飛回巢去,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照在鳥兒的脊背和雙翼上,好像是把斜陽馱回巢去一樣。隨着飛鳥雙翅的一翻,這落山的太陽好像是從鳥翅上掉在江面上一樣。
在一瞬間,已呈白色的蘆葦頂端,好像女人美麗的容顏。



秋晚的江上,粧表達了詩人的什麼?

通過“粧”和“紅顏”,把蘆葦人格化了,給全詩平添了一些情趣與生氣,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喜愛和嚮往。

《秋晚的江上》

現代 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儘管是倦了,還馱着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也粧成一瞬的紅顏了。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寫作新詩的詩人受舊詩詞的影響很大,所以那個時候的新詩都有很濃重的舊詩詞風格。除了是用白話來抒寫之外,詩的意境和表達手法,往往和舊詩詞沒有多大差別。這是當時詩歌的一大特色。劉大白也正是如此,他雖想試着去寫純粹的白話詩,但這首詩在格律上還些許遵循古典詩歌原來的要求,所以還是可以看出來其受舊詩詞影響的痕跡。《秋晚的江上》便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

《秋晚的江上》收錄在開明書店1926年版《郵吻》詩集中。這首詩從整體框架上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小詩體,小幅的描寫,簡潔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興的抒發,描繪出了一個江邊秋天黃昏時的景象。

秋晚的江上詩句意思:粧表達了詩人什麼意思

文學賞析

內容

詩中寫詩人在一個秋天的黃昏時所看到的情景。這情景好比一幅畫,但在畫面上的事物是動的,而不是靜的。

“歸巢的鳥兒,儘管是倦了,還馱着斜陽回去。”倦遊的鳥兒想回巢去。這時候,天色已晚。斜陽的餘暉照在飛鳥的脊背和雙翼上,好像是把斜陽馱回巢去一樣。黃昏的景色,在詩人的筆下,帶着一股悲哀的美。“倦”、“馱”是關鍵二字。歸鳥倦了,這是詩人的想像,同時也是詩人情感的移入。鳥倦實在也是人倦。而馱字,一方面是景緻的進一步的渲染和奇麗的想像,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鳥倦的程度,因為馱是一種負荷,而馱的又正是太陽。這樣看到的就不僅僅是一種景緻,而包含詩人對生活的體驗。[3]

“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詩人原只注意江上的飛鳥,照在飛鳥身上的夕陽。隨着飛鳥雙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陽在江面上的倒影。這夕陽的倒影好像是從鳥翅上掉下來的一樣。飛鳥本來已經倦了,但背上還馱着斜陽,並不覺得是沉重的負擔。在詩人看來,正是飛鳥馱了斜陽去點染江面。情景十分動人。第二段是第一段情景的繼續與開展。不説落日沉入江底,而説落日被鳥翅翻掉在江裏,這是極富表現力的。它是極其誇張而又符合邏輯的動態描寫,與其説是鳥馱斜陽的自然延伸,毋寧看作是詩人想像力的深化,它使夕陽沉入江心,這一瞬間的景象更出神入化了。同時,鳥翻雙翅,抖落斜陽,在情緒上也是一種發展,它表明鳥不堪沉重的負擔,希冀於一種自由的生活。[3]

“頭白的蘆葦,也粧成一瞬的紅顏了。”詩人把眼光從江上轉移到江邊的蘆葦。夕陽的餘暉點染了江面,也點染了蘆葦。在一瞬間,白了頭的蘆葦也變成紅顏了。從飛鳥的雙翅到江面,到蘆葦叢中,眼前的景物是一片紅色。構成秋天黃昏江上一個美麗的畫面。

《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詩人劉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錄在開明書店1926年版《郵吻》詩集中。

這首詩從整體框架上採用了當時流行的小詩體,小幅的描寫,簡潔的勾勒,散文的句式,即興的抒發,描繪出了一個江邊秋天黃昏時的景象。

中文名

秋晚的江上

作者

劉大白

創作時間

1923年10月30日

創作地點

紹興

出處

《郵吻》作品註釋

①斜陽: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②頭白:用擬人的手法,指蘆葦頂端已呈白色。

③蘆葦:一種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狀莖,葉寬而扁平,大型刷子狀圓錐花序,廣佈潮濕地帶,用作編制席子、簾子、格子。

④紅顏:此處特指女人美麗的容顏。

創作背景

20世紀20年代,寫作新詩的詩人受舊詩詞的影響很大,所以那個時候的新詩都有很濃重的舊詩詞風格。除了是用白話來抒寫之外,詩的意境和表達手法,往往和舊詩詞沒有多大差別。這是當時詩歌的一大特色。劉大白也正是如此,他雖想試着去寫純粹的白話詩,但這首詩在格律上還些許遵循古典詩歌原來的要求,所以還是可以看出來其受舊詩詞影響的痕跡。《秋晚的江上》便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

秋晚的江上詩句中“粧”表達了詩人?

《秋晚的江上》是一首典型的微型散文詩,通過描寫秋天的黃昏時所看到的江邊的情景,表達了詩人無比喜悦之情。

傍晚,鳥兒歸巢,似乎飛倦了,飛進夕陽的紅色背景裏,遠遠看去,就好像太陽落在鳥背上一樣。夕陽不僅斜照着歸飛的鳥,還照着晚江以及蘆葦;鳥兒翻飛,漸漸飛離出太陽的背景。遠遠看着,就彷彿太陽從鳥兒的背上滑落下來。

“鳥兒倦了,馱着斜陽”採用了想象的手法,“雙翅一翻斜陽掉江”則運用了誇張的修辭,而“粧”“紅顏”則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把蘆葦擬人化,富有情趣。

碧徹秋空,倦鳥歸巢,馱着斜陽,凌江飛渡,小詩第一節創造的意象,就氣勢非凡、誘人矚目,叫人生出這樣的遐思:那鳥兒,儘管飛倦了,但在歸巢的時候,為什麼還要盡力“馱着斜陽回去”呢?是不忍將太陽孤單地留在夜色中嗎?是渴望與太陽日夜相守,不肯有須臾的離別嗎?是害怕漆黑的夜色,嚮往永遠與光明為伴嗎?那麼通過這些遐思,作品的第一節,已可謂一首獨立完美的小詩了。

詩人並沒有就此收筆,而是意緒盪開,繼而寫道:鳥兒“雙翅一翻,把斜陽掉在江上”,不禁叫人浮想聯翩:馱着太陽歸巢的鳥兒,似乎生出悔意,忽又意識到:太陽,是“江”的太陽,是“蘆葦”的太陽,是宇宙萬物的太陽,而不應是自己的太陽。

看那“頭白的蘆葦”,不正是因為斜陽的照射,返老還童,滿面紅顏了嗎?鳥兒俯首回顧的時候,想必也一定會為自己的及時悔悟而自得。

結論:這首《秋晚的江上》滿是情趣和童真,表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敏悦的藝術感受和高超的藝術手法,確實是佳作。

標籤: 上粧 秋晚 詩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zkpw.com/xq/26m4dw.html